APP下载

基于雷电数据库的雷灾预警方法初探

2021-12-26周蔚敏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雷电灾害预警

周蔚敏

(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0 引言

雷电作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以其短暂性、及突发性的破坏特点,严重阻碍着电力行业与居民生活的正常且安全进行,雷灾预警开始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部门为提升雷灾预警效率与质量,将雷电数据库引入到雷电预防工作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地区性自然灾害特性,科学性分析和预测不同地区的雷电特性、频率与破坏范围,从而让管理部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防工作的开展,减少对于重要项目运行与居民人身安全的影响,提升单位与个人自身的雷灾预防意识,提升雷电防护工作的质量水平。

1 基于雷电数据库的雷灾预警存在意义

1.1 预测准确性

基于雷电数据库的雷灾预警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是预测准确性,要知道以往的雷电预测工作主要的劳动力就是预防人员。预防人员需要定期性进行自然环境的监测,再结合监测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雷电灾害预测,但面对巨大数量的数据信息,预防人员分析能力有限,无法掌握一些细节数据变化,便很容易出现雷灾预测错误问题;而雷电数据库就能够改变这种情况,其内部有独特的数据信息处理流程,能够在得到相关数据信息后,自动进行分析与处理,因为是自动化处理分析,其所得到的数据信息结果不会受到预防人员工作状态影响,具有客观性与真实性,保障着雷灾预测的准确水平,又降低预防人员的工作量。

1.2 预警高效性

在实际雷电预警工作中,预防人员不仅仅需要进行自然环境变化监测以及数据信息采集,因为自然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其还需要提前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特点,以及城市内部各个重要运作项目情况,制定不同的雷灾预警与监测方案,虽然工作完善却降低了整体预警效率;而利用雷电数据库其能够不同数据分析需求,自动对不同监测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与处理,形成相应的图形与数据表格,以多样化、直观化的形式展现在预防人员眼前,简化不必要的分析流程;并同时预估潜在的雷电灾害影响因素,对现有的预防方案进行安全评估,提升雷灾预警工作的效率水平,及时维护各个行业与居民的切身利益不被损害。

1.3 系统管理化

雷电数据库加入到雷灾预警中,是意味着原有人力化的雷电预警工作模式开始被改变,从单一化的运作模式转变为转向自动化与人力化多样性的运作管理模式,一则能够提升雷灾预防工作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出现工作被动型“打断”问题,确保雷电数据信息处理和分析的高效率,更好的保障雷电预防工作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另一则实现机械运作与人员管理的有机融合,即雷电数据库降低预防人员在数据处理中的人为问题,预防人员则维护雷电数据库能够稳定高效运行,真正实现系统化管理雷电预警工作,提供更为准确性的雷电预警信息,积极做好雷电预防工作,减少雷电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安全隐患问题。

2 基于雷电数据库的雷灾预警方法种类

2.1 区域历史雷暴数据统计分析

虽然说雷电自然灾害存在的不确定性、高破坏性的问题,但是通过巨大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可以分析出一定程度的雷电发生规律或者雷电破坏强度,从而让预防人员有针对性进行雷电能量的躲避与减弱,若是缩小范围整体分析的准确性便会更高,而雷电数据库中的区域历史雷暴数据统计分析便是这样的道理。通过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将所要监测地区范围进行明确,调出相应区域中雷电数据库中信息,依据雷电发生频率、电力能量以及雷电数量密度等进行详细各项数据的归类与分块,并采用具体数值或者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雷电灾害情况,对这些不同区域分块进行标注,直接输入到雷电数据库中,当预防人员调选信息时便可直接明确的了解不同区域的雷电灾害情况;且后期再有相关雷电灾害出现时,这一整套信息分类流程便会自动启动,自行进行历史雷电数据信息比对,从而提前判定未来该地区整体雷电灾害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造成的破坏与损失,让预防人员又针对性对不同区域进行科学预防,及时控制雷电带来的影响范围,保障重要项目的稳定运行不会受到影响。

2.2 历史雷灾数据统计分析

相较于区域历史雷暴数据统计分析,历史雷灾数据统计并不以区域作为划分标准,而是以雷电灾害所带来影响程度与破坏程度为标准。这是因为雷灾预警设定的初期就是为了降低雷电灾害对于重要项目与居民生活的影响,而经济与安全便是最直接的影响,则通过在雷暴数据统计系统中建立经济层面与安全层面两个数据分析标准,对历史的雷电灾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归纳,科学分析各个区域的雷灾损害情况,以及常见的后续反馈问题,在原有的雷电预警机制基础上,投入向相应的资金与人力,研发更好的雷电检测系统、雷电躲避设备等,减少雷电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并同时结合现代雷电定位系统与雷电监测仪,实时把控后续雷电灾害的发生情况和基础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强度等等各项信息,完善雷电数据库同时,同前期雷电数据信息进行比对,记录新情况、验证旧预测,从而不断对雷电数据库运行体系进行优化和提升,提升雷电预警工作的质量水平,确保历史雷灾数据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尽可能减少相似雷电问题的再次出现,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 对象特性分析统计

常见的对象特性分析统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同雷电灾害等级的特性为对象,依据现有的雷电灾害等级(具体分为6级),明确每一等级中雷电等级的电流强度、时间长短等等,将这些数据信息作为基础,分析不同种类下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与破坏问题,从而将现有的维护与预防措施进行分类与综合,一旦遭遇雷电灾害,便可立即根据雷电等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雷电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或者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而另一种则是以城市内部重要设备项目与电力线路分布对象,因为这两种是雷电灾害中最容易被破坏和影响的,则通过对于雷电预防范围内,各个重要项目以及容易被破坏场所的特性评估,能够从不同方面上寻找到造成雷电破坏和引发雷电的根本因素,从而确定不同地区中雷电自然灾害发生的敏感点,并一一对应其相关的雷电类型,在雷电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数据文件,如此一来便可以有针对性制定或者进行不同等级、内容的预警服务内容,利用最少资源得到最大的预防效果,保障城市内部各项重要项目的安全运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雷电数据库在雷灾预警防护工作中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仅是雷电工作进行提升与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新电力发展背景下,对于电力行业、居民生活更好保障的必要选择,则雷电预防部门要重视对于雷灾预警技术提升,引入更多的雷电数据库等先进数据分析技术,优化雷电数据库处理程序细节,有针对性进行雷电灾害的特性、频率以及破坏进行分析,从为提升雷灾预警系统内部的数据分析准确性与效率性,保障各个重要项目设备能够提前制定好预防措施,降低雷电灾害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推动雷电数据库在雷灾预警工作中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雷电灾害预警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避雷妙招
雷电
灾害肆虐
多星联动紧急服务地震灾害监测
预警个啥
雷电能治病吗?/自杀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