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2021-12-26胡颂华
胡颂华
(安徽省绩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徽 绩溪 245300)
进一步合理有效地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进一步从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审视当前社会形势,放眼未来,确保城乡规划健康快速发展。
1.城乡规划建设的作用
1.1 宏观经济形势有效调控
城乡规划建设对促进城乡整体发展,运用专业规划理论科学配置城市人居空间和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城乡市场交易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建设行动的介入,让整个城镇在规范的环境中成长。在城乡规划过程中,通过掌握发展的动力来实现对城乡建设的管理,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势和实际发展,制定相应的发展措施,实现科学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调控。
1.2 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保护
城乡规划最根本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符合社会演进特点的活动空间。在一些人口稠密地区,实施有效的城乡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公共资源和空间的公平分配,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此外,根据城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特点,制定区域未来发展目标规划,综合考虑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结合土地资源分配理论,实现城乡公共利益,通过合理发展、严格控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1.3 维护公平的社会利益关系
在城市和乡村的长期发展中,竞争与发展的多重关系逐渐形成,主要是因为个体需要生存空间,竞争成为获取更多资源的手段,面对利润竞争,导致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因此,城乡规划运用科学的协调方法,改善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恶性循环,从而促进城乡和谐竞争与合作的建立,维护公平的利益关系。
1.4 有效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城乡规划最重要的作用是科学布置和规划城乡生活区和基本空间,提供有效的配套设施,全面提高各种资源的协调性,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需要和生存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此外,通过城乡规划设计城乡绿色环境,有效维护现阶段社会的生态平衡,净化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的相应生活环境质量,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进一步有效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2.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2.1 城乡规划建设体系不健全
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完善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和谐稳定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尽管我国现阶段的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工作经过近段时间的有效发展,但在相应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具体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进一步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发展。
2.2 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不均衡
城乡规划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各级政府更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而忽视了农村建设的强度。直接结果是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2.3 规划缺乏远见
交通拥堵已成为几乎所有城市的通病。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缺乏预测的原因非常明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普及率的提高,城市道路现阶段的使用数量以及路面宽度暂时不能有效满足发展需求,道路在使用方面的困难突出,许多相应的老城区的人口稠密,公共设施数量却比较匮乏,室外的有效使用空间相对有限,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城市生活质量。
2.4 城乡规划建设中缺乏保护历史文物的意识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在没有抹去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流传至今。但是,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对这些珍贵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严重缺乏,为了当前的利益,会毫不犹豫地破坏和拆除,这对研究关于相关领域的历史和文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5 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专项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农村专项规划编制质量水平不统一,规划方法和实施形式过于陈旧,对村庄整体发展速度和规模没有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严重滞后于农村实际发展需要。
2.6 农村基础设施不足
农村建设规划还存在基础设施滞后和不健全的问题,当前农村的整体基础设施构成,清楚地表明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科学指导,无论是住房和道路建设的具体顺序,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随意爆满,都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2.7 农村规划和住房建设不合理
在农村规划建设项目中,多数农村住房规划存在不合理问题,许多农村居民在住房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全面、周密的规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诸多问题。比如房子的布置有问题,房子比较整洁,但是没有合适的存放场所,不适合存放农产品。也缺乏人性化设计,比如乡间别墅设计缺乏针对老年人的辅助设计,很多老人独自在家,这种住房设计难以提高幸福感,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不利于农村规划建设的发展。
3.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办法
3.1 增加《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力度
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系统的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规划建设意识。同时,认真总结城乡规划建设经验,积极宣传交流,引导群众切实了解和支持城乡规划建设,逐步形成良好的环境规划。
3.2 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
按照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统筹兼顾城乡、区域和整体的关系,逐步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长远发展,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协调稳定推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城乡规划中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的衔接,不断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创造农村地区城乡规划水平,进一步严格要求相应的标准和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有效衔接,以便可以有效保持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有效协调性,进一步提高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
3.3 构建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
我国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安全高效并且有效满足现阶段城市的基本流动性以及进一步有效支持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进一步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构建既满足现阶段城市发展需要,又可以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相应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行和建设,也体现了低碳生态城市对发展道路的需求。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工作中,要进一步有效体现我国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相应理念,将现阶段的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视角以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全方位贯彻到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所有环节。在管理工作以及有效的引导层面,交通需求管理控制总体的交通量以及相应的结构分布。
3.4 加强功能区划规划
在许多城市,地理上隔离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或办公区导致了城市扩张、交通拥堵和污染加剧。新兴城市规划专家在功能分区和结构上强调生活、生产、休闲的结构特征,引导人们走向以紧密相连的居住区为基础的城市规划模式,使社区居民可以方便地工作和生活,避免交通拥堵之痛,减少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通过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防止居民频繁使用自己的汽车作为出行方式。
3.5 重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合作,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和谐发展
城市与区域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城市和地区之间不断交换材料、能源和信息。城市越发达,这些交流就越频繁,互动也就越强。每个城市都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应资源、文化底蕴以及相关的建设条件,需要进一步有效尊重城市自身的特色,开展有效的研究,建设独具特色的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集山城与田园城市、乡村城市以及美丽城市于一体,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着眼于生态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分工,可以有效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的和谐发展。
3.6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的保护
文化古迹是城市的骄傲和无价之宝。比如伊城市华山的花阳宫,经过多个部门的保护使之更加完整完善,是国家的无形财富,但破坏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不可随意占有、吞食、破坏,也不允许破旧、建新、取真、造假,原汁原味最大化,需要正常保养,但是不允许做假。
3.7 城乡规划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
保障现阶段的当地生态环境是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有效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城乡发展规模以及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以超过该地区现阶段的最大环境容量。为进一步有效加强对现阶段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指导,需要进一步有效建立环境规划与城乡规划工作的有效结合的战略环境体系,规划工作阶段的合理沟通必不可少。因此,在城乡规划中,需要专家对不利于未来环境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规划人员可以进一步有效利用相关信息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规划工作,以便可以有效保障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现阶段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进一步的城市合理建设阶段不会造成太大的环境破坏,使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实现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3.8 加强人居环境规划治理
过去城乡建设管理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从规划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城乡生活和生产环境更加规范有序。同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水质环境、植被和自然风光,应用先进的环境工程控制环境污染,营造真正优美宜居的乡村环境。
3.9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在乡村规划建设业务中,要不断改变传统的乡村建设发展模式,做好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转变农村规划建设发展方式,要注重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结合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同时,要根据农村的特殊情况,建立科学、全面的管控体系,明确各单位和机构的职责,落实相关规划,建立环境保护制度。
3.10 推动产业创新
当前,许多资源型企业过度利用能源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支持相应的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有效实现现阶段的绿色低碳城乡规划的宏伟目标,需要进一步有效转型发展一些相对资源型的企业,停止一些相对消耗较大的自然资源、破坏相应的生态环境的行为,转变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力。通过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相关政策引入资金,进一步有效促进城市相关工业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1 引导资金加大农村建设,提高农民对城乡规划的整体参与度
根据当地经济资源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尊重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农村建设资金的引进,是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农村建设和规划,提高农村建设宏观决策的整体水平。加大具体的城乡规划建设力度,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城乡规划建设难以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农民积极合作和参与方面,要进一步有效提高农民积极参与相应的规划工作,充分有效地调动村民的自主性以及相应的参与意愿。
3.12 相应的规划需强调前瞻性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体系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规划建设依据,在保证城市和谐发展的同时,改善城市环境,构建绿色和谐交通体系。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既要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要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在增加道路数量和道路宽度的计划中,高架桥可以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必要选择。
4.结束语
总之,中国的城镇化目前正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城乡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的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如此庞大的工程,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而实施中仍要积极求实,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城乡规划在内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