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森林防火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2021-12-26付开萍
付开萍,成 松,王 芳
(1.毕节市应急管理服务中心,贵州毕节 517100;2.七星关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贵州毕节 517100)
贵州省毕节市位于川、滇、黔结合部,喀斯特山区,现有森林面积133.33 万余公顷。2019 年后,应急管理部门承担起了综合协调森林草原火灾防治的有关职责,重点负责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灾害调查和救援统筹等工作;林业部门则组织编制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规划,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宣传教育、督促检查等工作[1]。职责调整后,虽然各级应急、林业部门强化沟通协调,主动担当作为,全市未出现较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成灾率远低于省下达的0.8‰的考核指标,但仍存在群众意识不高、基层干部不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急救援力量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森林防火机制,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
1 毕节市森林防火现状
1.1 人员配置情况
毕节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原有编制5 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 名,工程师2 名,工作员2 名,其中划转到应急部门1 名,其余4 名留在林业部门。同时,各级“三定方案”明确,林业部门职责为组织编制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指导林场和草原做好相关防火工作[1]。此外,从目前改革情况看,县区基本上只划转部分职能,人员基本没有转隶,原从事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员仍在林业系统。
1.2 队伍建设情况
森林防火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工作重点为巡山护林和火源管控。目前毕节市共有护林员13 511 名,主要负责巡护工作。护林员的聘请、工资发放、工作考核由林业系统完成,人员由林业系统支配。此外,各县区林业管理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应急扑火队伍,尤其是七星关区和百里杜鹃,分别建立了40 余人和60 余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一旦发生小型森林火灾,主要由林业部门调动力量进行扑救工作。
1.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目前,毕节市森林防火实施了一期和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接近收尾阶段,其中建设的防火瞭望塔、防火巡逻车、运兵车、视频监控、防灭火物资等均由林业部门完成。此外,修建防火隔离带也需要林业部门批准。
1.4 森林资源状况
当前,毕节市共有森林面积133.33 万余公顷,其中用材林15 443.47 万公顷,经济林999.57 万公顷,薪炭林177.85 万公顷,特种用途林2 440.61 万公顷[1-3]。共有国有林场12 个,面积4.53 万余公顷,仅占全市森林面积的3%,且各林场树种均为华山松、柳杉、云南松、杉木等易燃树种。此外,大部分集中连片的森林均为易燃草灌结合,森林火灾发生率较高。
2 毕节市森林防火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因素
2.1.1 环境因素
毕节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森林面积大,地形复杂,山高坡陡,而森林火灾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波及范围广、扑救难度大,加大了森林火灾的防控难度。
2.1.2 气候因素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候趋势预测,毕节市气温受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呈不断上升趋势,加之近年来气候异常导致降水不均或连续干旱等情况时有发生,更是加大了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和频次。
2.2 客观因素
2.2.1 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不强
毕节市是喀斯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人口基数大,人员结构复杂,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祭拜和节庆活动较多,上坟烧香烧纸、燃放鞭炮、烧荒种地等行为时有发生,加之大多数老人未接受过或者不接受防火宣传教育,对于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到位,极易引发火灾[4]。
2.2.2 基层干部对防火工作不够重视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视不到位,尤其对森林防火任务的艰巨性和形势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导致火源管控不到位,防火宣传不到位[5]。
2.2.3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毕节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地方财力不足,地方政府投入森林管护、森林防火工作中的经费不足,使得当地虽然基本完成了三期项目建设,但是林区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特别是一、二期建设的森林防火设备,由于投入不足、维护不到位,大多已不能充分发挥其防火功能。此外,由于近年来生态修复力度加大,原始林区不断增多,林业通讯设施匮乏,护林站点通讯盲区较多,瞭望台设置不足,未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或者设计不合理,林下枯枝落叶等易燃附作物增多等,都加大了森林火灾的防控难度。
2.2.4 缺乏专业的森林防火扑救队伍
当前,毕节市仅七星关区、百里杜鹃分别成立了40余人和65 余人的临时聘用制半专业扑救队伍,此外再无专业的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小型火灾救援力量主要靠乡村干部、林业系统干部,大型火灾才启动县级或市级应急预案,调动相应的森林防火成员单位尤其是消防、武警等参与扑救。为此,大部分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落在了乡镇干部、护林员、村干部和居民的身上,但是他们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3 毕节市森林防火的应对措施
3.1 转变思维模式,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机构设置和调整坚持科学有效、协同高效的原则,结合部门优势和本地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找准防和救的最佳结合点,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职能配置和协同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应急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综合协调、风险评估、应急救援、调度指挥、灾害调查等职责;林业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巡山护林、火源管控、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等森林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的职能职责。
3.2 强化协同配合,压紧压实责任
强化各级应急、林业、气象、消防等部门“三定”职责落实的同时,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乡镇作为火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此外,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参照毕节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模式,扎实履行好统筹、调度、督查、考核、通报等工作职能,全面抓好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责任制度的落实,不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基层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确保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织牢防火责任网。
3.3 抓好监测预警
各级林业、气象等部门要充分运用其专业水平和队伍优势,畅通部门之间、县乡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在高火险区、高火险期单独或联合有关部门,准确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同时,推动同级人民政府发布禁火令,真正起到提醒、预警的作用。
3.4 抓好风险评估
各级应急、林业部门要督促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对所有林区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林区内及周边住户的居住情况,坟墓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分布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风险级别,对高风险林区要督促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及权属单位采取更加严厉的管控措施,严防失管漏管酿成火灾。
3.5 抓好灾害调查工作
森林火灾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参与林业部门、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处理。所有调查要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模式,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即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确保责任追究到位,从而实现堵源头、防事故。
3.6 强化应急救援
救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技术业务。在当前应急部门无救援队伍、无装备物资、无技术人才的“三无”特殊环境下,要坚决按照政府的统筹安排全力工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充分依靠基层力量,督促打早打小打了;主动对接林业部门,积极深度参与森林火灾的救援工作。
3.7 充实防火力量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专业的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同时加强对现有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防火队伍的森林防火应急救援能力。专职扑救队员不仅仅要参与火灾扑救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参与森林防火区的日常巡排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汇报灾情,配合做好火灾初期的援救和人群疏散工作。此外,要引导鼓励山区干部群众和社会救援队伍参与护林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