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治方法探讨
2021-12-26李铁锁
李铁锁
(丹凤县棣花镇便民服务中心,陕西商洛 726201)
马铃薯营养丰富、口味极佳,种植效益好,市场潜力大。据调查,目前市场上马铃薯品种虽多,但马铃薯病害较严重,导致产量极不稳定,如何有效防治马铃薯病害成为马铃薯丰产的关键。针对目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探索马铃薯病害常态化防治方案已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生产实践,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 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治
1.1 田间管理
马铃薯作为茄科作物的一种,忌与番茄、辣椒和茄子等茄科作物连作,可与十字花科、禾本科和豆类等不同种属作物轮作。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病害产生的客观条件,播种前应筛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马铃薯结薯主要集中在耕作层,根系较浅,因此马铃薯适宜在土层深厚且疏松的土壤中生长。马铃薯一般种植前需深耕土壤25 cm 左右,土壤以小块为宜,起垄种植。马铃薯施肥过程中,应避免过量偏施速效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1]。
1.2 土壤处理
马铃薯种植前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向阳且肥力较好的地块,播种前应深翻晾晒土壤进行杀菌。以农家肥作为基肥,施用前充分发酵腐熟,以避免农家肥携带的病菌进入土壤中。连年耕作的土地播种前最好进行杀菌消毒,一般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12 g拌上5 kg 细土混合,均匀撒在土壤中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1.3 马铃薯种薯处理
1.3.1 种薯的切块和切刀消毒
将马铃薯种薯从窖中取出后在场院摊开晾晒2~3 d,不宜在水泥地上晾晒,否则易伤种薯。选择种薯时,应挑选无病虫害、皮质光滑、芽眼饱满的整薯,质量以30~50 g 为宜。种薯质量为50~100 g 时,应纵切2~4块,每块确保有2~3 个健壮芽为宜。种薯切块不宜过小,以免切块中水分、养分不足,影响幼苗发育,且不抗旱,易缺苗。在切块时,应将腐烂、染病的种薯去掉,同时对切刀进行彻底消毒,阻断病菌通过切刀传染,避免大田种植造成大面积染病,影响产量。切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4 种,1)用75%浓度酒精消毒;2)用5%浓度来苏尔溶液消毒;3)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4)用火烧或沸水消毒。切块后要进行草木灰拌种,并在17~18 ℃和80%~85%的湿度条件下保持3~5 d,使切口木栓化,以避免播后烂块缺苗[2]。
1.3.2 整薯播种
播种时以小整薯为宜,因为小整薯播种具有增产、抗干旱、发芽早、芽眼健壮、出苗齐和发挥顶端优势等特性,同时可避免因切刀引起交叉感染,产量效益较切片种薯具有明显优势。小整薯播种后可实现高产增产,较切片种薯可提高产量20%以上。
1.3.3 加强后期管理
严格实行与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种植,播种后覆盖地膜,防止土壤中的病菌感染茎叶。地膜覆盖后,应定期观察后期出苗情况,如果发现播种孔与幼苗错位时,应立即打孔放苗,以免造成烧苗。在出苗后如发现病苗,应及时除去。全膜覆盖栽培可在两株间打孔追肥,在植株封垄前,每667 m2需用10 kg 尿素使用追肥枪注入马铃薯苗根部位。在干旱时不宜追肥,待到雨量充沛,土壤墒情好时追肥,可保证幼苗能够适时得到养料,以获得丰产[3]。
1.3.4 运用化学防治方法
植株一旦发生病害,要第一时间去除,并把受感染病株拔掉,同时对周围植株喷药防护。可使用以下3 种化学药剂进行防治:1)喷洒浓度75%百菌清800 倍液;2)喷洒浓度70%代森锌500 倍液;3)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在使用过程中药剂可交替使用,这样防治和喷施的效果会更好。在发病初期,感染植株较少可相应减少喷洒次数和降低药物浓度。
2 马铃薯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2.1 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十分普遍且危害性极大的流行性疫病。只要种植过马铃薯的地方,晚疫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对于不抗晚疫病的品种,每年产量可损失25%~50%。
2.1.1 晚疫病症状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茎、叶均易被晚疫病浸染。在晚疫病发病初期,叶边缘或叶尖出现暗绿色斑点,在空气潮湿时,疫病斑点发病迅速,在叶边缘正面、背面同时形成一圈白色霉轮。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叶柄和主脉布满病斑,叶片枯萎下垂[4]。气候潮湿时发病迅速,整个叶片及茎部都会产生明显伤害。气候干燥时,叶片上病斑部分会干枯变成褐色。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后应迅速处理,如处理不及时,会很快导致全部地块感染,植株迅速枯死腐烂,产量下降。
2.1.2 发病规律
晚疫病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形式寄生在病薯中越夏、越冬,成为田间初侵染源。带菌种薯及遗留土中的病薯萌芽时,病菌即开始活动,逐步向植株地上茎叶发展,成为中心病株。其上产生孢子囊,经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也可随雨水进入土壤,通过植株伤口、皮孔和芽眼侵入块茎,以菌丝体在块茎内越冬。病菌喜欢冷凉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为10~30 ℃,最适发病温度白天在22 ℃左右,夜间在10~13 ℃,相对湿度在95%以上。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易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弱、阴雨潮湿和温暖多雾的条件下,发病严重[5]。
2.1.3 防治方法
2.1.3.1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种薯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最好的途径,选用不同抗病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差距较大。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品种垂直种植几年后其抗病性就会消失,在种植时应隔2~3 年选用不同抗病品种,如克新1 号、克新3 号、陇薯3 号、陇薯5 号和陇薯6 号等品种。
2.1.3.2 选用无疫病新地块繁育种薯
选用无疫病新地块繁育种薯,可有效切断晚疫病的传播。繁育种薯地块应3~5 年未种植茄科作物,应与大田距离在2 km 以上,这样可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选育种薯时应严格淘汰病薯,降低种薯染病率。在生产中,可采用药剂泡种来杀灭种薯上的病菌,每100 kg 种薯用浓度25%甲霜灵100 g 进行浸泡[5]。
2.1.3.3 加强田间后期管理
1)选用排水通畅,地势坡度在25°左右的地块,播种前疏松土壤,除掉杂草,每677 m2地块用2 500~3 000 kg 农家肥作为基肥,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2)通过药剂防治。在晚疫病发生的初期,要及时发现并清除病株,同时,对染病植株周围20~30 m 范围内的潜在染病植株,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视情况间隔7 d 喷洒1次,喷洒2~3 次。药品可选择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72%杜邦克露、69%安克锰锌等。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00~9 000 倍液兑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5~7 d喷1 次。
2.2 青枯病
马铃薯植株感染青枯病后会出现主茎或者分枝茎青枯萎蔫,剩余的茎叶短期无症状,3~5 d 后会逐渐枯死。
防治时,可选用浓度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灌入根部,每隔7 d 灌药1 次,灌药2~3次实现灭杀。易感染青枯病的地块用100 kg 石灰粉提前作为基肥均匀撒入土壤,通过改变土壤酸性来达到预防青枯病的发生。通过轮作种植可降低土壤中的含菌量来预防青枯病。起垄种植可降低土壤湿度,并在基肥中增施钙、磷、钾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避免发生青枯病。
2.3 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圈,是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在我国,环腐病在几乎有马铃薯种植的地区都有发生,可造成马铃薯10%~30%的损失,同时在窖藏中仍可继续发病。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为害输导组织的细菌性病害,常造成死苗、死株,甚至引起烂窖,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可发病。
为预防环腐病,可用50 mg·kg-1硫酸铜浸泡薯种10 min。发病初期每667 m2用72%农用链霉素14~28 g可溶性粉剂4 000 倍液或3%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喷雾。
2.4 病毒病
2.4.1 发病类型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3 种类型。1)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2)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3)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
2.4.2 防治措施
1)药物防治。为防治病毒病,在马铃薯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 倍液,或20%病毒A 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2)间作。利用生物屏障,防治病害。马铃薯可适当与一些高秸秆作物进行间作种植,或者进行密植,对土壤起到一定的遮阴保墒作用,可以抑制病毒病的产生。同时,也可在地块间放置黄板,诱杀蚜虫并起到防病作用[6]。3)强化栽培管理。马铃薯生长早期不能用大水漫灌,浇水后应在第一时间锄地除草,以促进植株生根,尽早定植。在马铃薯结薯期,应确保足够的肥水养料,避免早衰。
3 结语
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促进马铃薯生产品质及产量,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结合试验研究,更多尝试新的防治方法,才能获得最佳防治效果,保证马铃薯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