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应用探索
2021-12-26朱永骞刘海庆赵丽明刘新宇王晓霞
朱永骞,刘海庆,王 帅,赵丽明,刘新宇,王晓霞
(佳木斯大学,甘肃庆阳 745000)
地膜玉米种植技术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应用较广的一项优质的、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气候、温度、水分等自然因素对玉米生长周期的影响。地膜覆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地表水分进行束缚,具有良好的保墒功用;地膜能够收集雨水,并将其直接输送到玉米植株根部,在很大程度上使玉米的生长不受环境影响。
1 地膜种植的分布
地膜种植具有克服外界环境、气候突变以及地理地形等因素限制的优势,我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新疆、西藏等气候严寒的地区都逐渐规模化采用了地膜种植技术,尤其在甘肃地区的山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甘肃地区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季风和砂土造就黄土高原山大沟深、气候干旱、常年少雨、砂土肆虐。因此,地膜的保墒、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生长、降低病虫害等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我国东北地区,漫长的冬天积蓄了大量的水分在地表,利用地膜将水分牢牢保存起来以待春天播种,能够极大程度对水分进行存储和利用[1-3]。
2 地膜玉米种植的优势
2.1 恒定地表温度
我国西北地区终年干旱少雨,缺少降水,生态系统破坏现象严重,植被覆盖面积少,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且冬春交替时段气候严寒,而夏季气温又极高,气候分布极不均衡。春季时分昼夜温差较大,地膜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耕作层土壤温度和水分。使用地膜覆盖之后,土温一般比直接裸露在外的耕作层土壤温度提高2~3 ℃,可保证玉米种子处在适宜生长的温度环境,又可促进玉米苗早发育,可将春播时间提前10~20 d。
地膜的种类多样,白色薄膜能反射太阳光,在夏季能够防止太阳光线直接照射地面蒸发水分,保温的同时还避免了水分散失。黑色薄膜能够吸收太阳光,在春季吸收太阳光转化成热量输送给玉米植株,使地表温度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避免植株被冻伤。
2.2 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率
地膜覆盖将地表与空气分割开来,播种者将肥料从玉米植株的根部注入,肥料的营养大部分会被在地膜之下,在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植株的根部会更好地吸收养料。
在地膜覆盖之下的土壤,由于氧气、温度、水分以及营养充足,会形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使得蚯蚓等生物以及微生物的活动大幅增强,加速土壤中营养物质、有机物、矿物质以及无机盐等养分分解,而微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又会被根系吸收再利用,形成一个小型的营养循环,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地膜的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率。
2.3 实现水分循环最大化
地膜的使用隔绝了风、光等对地表的直接影响,抑制了地表水分的蒸发,而一部分水分即便被蒸发成水蒸气,也会被地膜阻挡并重新流回到土壤之中,进行下一个生命周期循环。此外,下雨时雨水也会顺着玉米植株的根部流入薄膜之下,被植株的根系吸收,以最大程度吸收和利用雨水。
2.4 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使用地膜保护了玉米植株的根系,且会使杂草生长空间受限,从而抑制地表杂草的生长和繁衍。此外,地膜的使用将外界的飞虫、爬虫等隔绝在地表之外,不会产生被害虫噬咬植株根系的情况,在植株生长2~3 个月的时候喷洒农药即可全方位保障植株的叶片安全。综上,地膜的使用可以降低杂草的生长量和害虫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2.5 改变耕种层土壤性状
在使用地膜覆盖之后,雨水会携带大量的氧气进入地表耕种层,有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和发散以及蚯蚓等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动,能够疏松土质,使土壤不易结块,防止土壤板块化,进而改变耕种层土壤的性状,提高玉米植株的成活率和产量[4]。
2.6 缩短作物的成熟周期
地膜的使用使玉米植株的生长环境成为一个湿度、温度、营养以及含氧量等因素都适宜的空间,根系生长的空间具有调节、促进等作用,能够使植株生长速度加快,成熟期提前,产量提高。
2.7 预防土壤盐碱化
在覆盖地膜种植之后,土壤中的水分会由下向上蒸发移动,从而出现表层土壤含水量提高的现象,而土壤中的盐碱会随着水分的上升移动到薄膜表层结晶,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耕种层土壤的盐碱化,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3 玉米地膜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
3.1 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玉米地膜种植技术被普遍应用。地膜覆盖种植也确实体现出了其明显的提升土温、保墒保湿、促肥促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以及增产增量等诸多优势,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低了温度突变对玉米生长周期的影响。
3.2 缺少系统化的培训
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山区的玉米种植中优势并不明显。当前,很多农民对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认识不够清楚到位,没有受到过系统化的培训,不了解这种先进的技术。
3.3 缺少广泛的宣传讲解
在山区,对于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宣传不到位,政府对其也缺乏统一的宣传讲解。因此,应定期在种植户中开展技术讲座以及种植技术示范。
3.4 机械化程度不高,产量上升幅度较小
黄土高原的许多种植地处于山脊和山坳中,坡度较大、土质疏松,不适宜使用机械耕种,而传统的牲口拉犁耕种效率低下,使得地膜玉米种植技术不能有效开展和使用。此外,黄土高原地区风沙较大,且常常是以季风为主,风力较强。如果不用机械铺膜,极易造成薄膜边缘压不实,导致薄膜被风刮走。
3.5 气候干旱时效果不佳
甘肃境内常年少雨,气候干燥,降雨降雪量匮乏,风沙大,土壤呈多样性,地表含水量少,即便使用地膜种植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难免会导致种植户对这种种植技术持怀疑态度,进而导致技术应用效果不佳。
4 发展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对策
4.1 加强引导
政府应引导农民积极收看农业类节目,接受先进科学的种植思想和知识,提高自身意识。应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向广大种植户普及专业技术、覆膜技术以及栽种技术等。此外,也可深入试验田为种植户现场指导和讲解,让他们认识到地膜种植技术的优势,进而转变思想,以扩展地膜种植技术的应用范围。
4.2 合理整地,保证地膜覆盖达到要求
应加大对土地的整理力度,将坡度较大的山脊和山坳整平,确保地膜能够正常铺设。上级部门应确保资金配套,下级部门应动员农民全力配合平田整地,确保玉米地膜覆盖顺利进行。且平整的土地更容易将雨水吸收到地膜中,促进植株的吸收和利用。玉米播种方法按盖膜和播种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先盖膜后播种或先播种后盖膜2 种,一般根据土壤墒情来确定前后顺序。盖膜时一定注意把好盖膜质量关,膜要紧贴地面,并铺平压实,加压土带,防止风揭[5-6]。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
当地的科技部门可以根据现状设计一些小型玉米播种机,比如手推式播种机、人工点播机等,尽可能减小农户的劳动量。
4.4 研究良种良法
对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优选良种良法配套。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大力研究玉米品种的特性、特点、适宜种植区域等,因地制宜种植,采用最优的种植方案,真正做到根据种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将产量最大化。
5 结语
应用地膜种植技术能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降低外部因素对作物的直接伤害。而且地膜种植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适宜在大多数地区应用,且就目前来看,其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