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视角下的农产品销售途径分析
2021-12-26杨国栋
杨国栋
(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 潍坊262700)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在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下实现了迅速发展,逐渐向着规模化、专业化的势态靠拢,农产品质量和销售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与此同时,农产品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提升,使得我国农产品总量持续创新,有效防止市场上出现的供不应求情况。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稳定增长的势态,在此基础上进入到新常态中,经济发展也随之减慢,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行业都面临着产生过剩的问题。 对于农产品企业而言,要想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发展,就要勇于创新,以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理念为导向,对现有的农产品销售途径进行优化创新,同时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线上销售平台。 唯有此,才能确保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长久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概述
经济新常态(New normal of economy)是指在经济结构对称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稳定增长。 追溯我国新经济常态的起源可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 年5 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同年12 月5 日,在中国政治局会议上,中国政治局会议公报中三处提到“新常态”,其中第一处: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脚步相对缓慢,但有着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第二处:经济新常态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第三处,根据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规律对自身的发展理念进行适当调整,保持合理的经济运行速度。 经济新常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平衡”。 具体特征如下:首先,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形式占据主导;其次,在互联网的依托下,多元化的商品营销模式逐渐显露;再次,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最后,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二、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传统农产品销售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互联网的应用,效益提升较缓慢
研究发现,经济效益提高速度缓慢,是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农产品销售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互联网的有效应用。 当前,农产品销售依然以“线下销售”为主,这种营销方式的传播范围有限,十分容易受地域的影响和限制。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背景下, 新媒体、 电子商务等应运而生, 它们的出现, 为农产品销售方式与销售途径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的建立,可有效保证农产品不拘泥于固定地域,单一的“线下销售”也会衍生出“线上+线下销售”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农产品的传播范围,还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农户与市场相分离,销售缺少创新性
在新经济穿常态下, 农产品销售途径的拓展容易受农户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销售手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农产品企业的发展速度停滞不前,经济收益也呈负增长。 据了解,我国农产品营销过程中,部分农户依然存在“分散性强”的问题,也就是说农户与企业之间无实质性的联系, 大多通过中间商传达双方的意愿,这样不仅会增加销售成本,还会存在偷梁换柱的可能。 另外,农产品销售形式单一,缺少创新,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由此可见,要想推动我国农产品企业的向前发展,使农产品成为农业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就要加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重视销售手段的创新。
(三)各主体间缺乏合作,经济结构难升级
各主体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 不但会影响经济结构的升级速率,还违背了经济新常态的有关要求。众所周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呈“三足鼎立”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与服务业,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在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并未体现, 正因如此, 使得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面临诸多困难。 物流作为服务业中的佼佼者,它的诞生和广泛应用,为农产品销售途径的拓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如果实现农产品与物流行业的相互结合,以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为销售平台,将有助于农产品销售途径的拓展,农产品企业、物流行业及有关电商平台均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视角下农产品销售途径
(一)开展生态化营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农产品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饮食所需。 为防止市场上的农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些农产品商家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加大农药、化肥等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剂量,或者是运用其他非正规手段提升农产品的产量。 这种违背常理的操作虽然可以提升产量, 但农产品质量却直线下降,各类农产品安全事故比比皆是,进而导致农产品安全成为广大消费者谈虎色变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当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开始将关注点放在安全健康上,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农产品,人们更是颇为关注,特别是农产品的生产源、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此,我国农产品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本”注重生态理念的渗透,将其与市场营销建立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打造生态化产品和服务链,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掌声, 并且在逐步发展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开展自媒体营销
农产品自媒体营销是指农产品生产企业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建立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与终端消费者直接沟通、互动,根据消费者提出的要求为其提供相应的农产品。当前,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自媒体平台中, 农产品企业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善于运用自媒体营销和终端用户二者之间的优势,借此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并在不断的发展中优化产品服务,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以此深化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农产品企业的外界形象。由此可见,自媒体营销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人生追求,企业也能以此为契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呈现平台、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三赢”的势态。
(三)开展旅游式营销
快节奏的城市化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曲径通幽处,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忙,置身于乡间的恬静之中,人们可以寄情山水、放松身心、回归自我。 故此,农产品在寻找销售路径时,要立足于当下人们的真正需求, 以旅游为依托达到销售农产品的目的。 比如说,通过农耕、采摘、垂钓等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这时游客在享受“归园田居”乐趣的同时,还能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本身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使其树立良好外界形象,企业的自身效益和经济实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比如说,种植葡萄的农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增设相关旅游消费项目。 游客置身于葡萄园中,不仅可以欣赏美景,品尝酸甜可口的葡萄,还能亲自体验葡萄酒的制作过程,并且将自己酿制的葡萄酒带走留作纪念。 如此一来,在吸引越来越多游客的同时,还能推动当地葡萄和葡萄酒的销量。 所以说,不论何种农产品企业,都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旅游式营销, 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提升农产品销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开展国际化营销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产品营销途径的多元化拓展,不仅是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提升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推动农产品走向国际,向着国际化营销方向发展。 农产品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为国内市场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农产品发展中,相关的技术手段也实现了优化创新,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等的不断发展,可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 除此之外,农产品国际化营销路线的建设与实施,不仅可以实现我国农产品的广泛传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彰显我国的农业实力,实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长久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视角下,农产品企业要想在持续而缓慢的发展势态下占据一定的地位, 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就要以新经济常态和互联网技术为导向,通过推陈出新的方式拓展营销路径,如开展生态化营销、开展国际化营销、开展旅游式营销、开展自媒体营销等,同时保证农产品的口碑与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