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中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2021-12-26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4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营造造林

戚 洲

(国有昌图县付家机械林场,辽宁 昌图 112517)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为了让森林资源更加的丰富,恢复生态环境,国家积极推进森林再造林活动,让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项目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营造林质量对林业项目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丰富我国的林业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林业项目的经济效益。

1.营造林在森林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1.1 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木材,而且也为不同的动植物提供了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情况,对于森林资源来说,空气净化效果非常明显,森林能够对空气中存在的灰尘进行吸附,同时运用光合作用,在对氧气进行释放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此外,森林可以有效地进行降噪,减少噪音的污染,降低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

1.2 土地荒漠化改善。荒漠化是威胁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一个时期以来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荒漠化等环境问题不断涌现。林业项目中的造林建设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土壤条件,有效保护植被和树木。植树造林可以充分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有效缓解土壤荒漠化问题的发生。

1.3 生态经济效益比较高。在林业项目中,森林本身的经济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与其他行业进行对比,森林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数字货币上,环保的生态效益也更加突出。营造林的效益可以划分成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在种植苗木后,苗木会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增加木材储备,提高经济价值。生态环境的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例如,有些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比较低,当雨季来临时,雨水会带走大部分的泥土,对河流和农田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当大量泥沙流入到河床时,河床增大,泥沙会对河口造成堵塞,大量的泥沙进入到农田中,土壤变成沙质,降低土壤的肥力。树的根系是非常密集的,可以容纳土壤并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森林具有保水功能,可以吸收或释放水分,防止水分流失。田园风光往往在风沙的影响下遭到破坏,建造防护林可以减弱风沙的影响。此外,植树种草可以减少风沙量,森林减少城市噪音,恢复大气条件,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创造和谐的环境,有助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4 森林生态功能优化。通过进行营造林项目,能够对森林结构进行适当地调整,提高森林冠层密度,推动人工林模式、纯林以及单体林的健康发展。建设混交林和森林,极大地提升生态功能,能够极大地提升森林抵御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能力。

1.5 培育备份资源。植树造林的基础是育林,要抓好育苗业务,通过选育、嫁接,培育优良健壮的苗木,达到预期目标。种植质量和壮苗可以加快。更新后备资源可以提高后备资源的整体质量,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1.6 降噪处理。森林资源是天然的消音器,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噪音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发达城市。相关研究表明,50dB以下的噪音对人的影响不大,达到70dB时对人的危害明显,超过90dB时,人们很难进行工作和学习。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具有良好的防噪效果,如果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可以有效过滤噪音,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2.林业工程中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

2.1自然气候条件。在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地质以及降水量因地区而异,严重影响了植树造林。自然气候条件对森林质量的影响较大,降雨对森林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选择降水量多的季节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但也要考虑到长期下雨或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也会降低成活率。一般来说,春季是种植和造林的最佳季节,但部分地区春季降水不足,会出现树木枯死的情况,这对营造林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土壤条件对营造林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荒漠化、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树木很难进行生存,不适合造林。此外,要因地制宜,考虑当地土壤酸碱度,选择适宜种植的植被,提高造林质量。

2.2 小企业主意识,浪费森林资源。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林农已经拥有林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但即使分山入户,农户仍沿用旧的种植方式,林地分散,在某种程度上,造林质量受到了影响。此外,在林农中有很不同的相关意识,这也会增加植树造林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之间的冲突,从而给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2.3 不完善的森林规划。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也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现在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越来越高,国家也对林业建设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在实际的营造林建设中,造林质量仍受制于森林规划,在造林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造林工作的完善而忽视了苗木的养护管理,也对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4 造林技术水平需要进行提升。现阶段,我国营造林建设理念以及施工技术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而且由于受造林技术的制约,不仅缺乏专业技能,而且缺乏实践经验。而且,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等因素正在严重制约着造林建设的质量。尤其是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发展,各地加大了植树造林工作量,加大了各地区人力调动的频率,导致植树造林资金短缺。这也制约了营造林建设的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最终影响造林质量。

2.5 制度因素。虽然我国现在对环境治理十分重视,但植树造林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明确法律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植树造林的监管,制定完善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造林质量,使我国环境的改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6 造林管理和维护的因素。首先,林业建设项目的后期管理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对森林管理缺乏兴趣,管理方法也比较粗放,因此营造林的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的植树造林项目中,出现了林业间作作物的现象,在森林中种植玉米、棉花等多种粮食作物,可以产生森林所必需的养分。一些森林病虫害降低了林木的生存能力,并对重新造林项目的整体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此外,森林管理和林木养护不科学,病虫害防治、补水、林木管理等管理不到位。虽然没有实施修剪落叶、病叶等养护措施,造林面积不断扩大,但难以有效改善森林质量。

2.7 数据统计存在不足。林业数据统计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因为营造林数据统计是保障林业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制定准确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但现阶段,部分林业部门对这项工作重视不足,从而造成数据统计的规范性不足、内容准确度低、虚报、瞒报的情况出现,这也对林业项目的建设规划以及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数据准确度较低,也造成数据分析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缺失,无法对营造林建设的实际状况和进度进行有效地掌握。例如,将自然森林区报告为人工造林区,会严重地影响营造林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3.提升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减少自然环境因素对造林质量的影响。在进行林业营造林工作之前,应部署专家对重新造林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评估和准确分析。造林期间,适应当地气候,满足幼苗的生长要求,最终确定最适宜的种植期。此外,在植树造林前,要充分监测当地土壤状况,结合当地土壤状况选择适合生长的苗木,让幼苗能够健康地成长。

3.2 市场化运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在林业企业建设中,由于小农的认知,对散地、窄地、林地的管理不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造林质量。林业资源、市场机制和林业工程要结合起来。在营造林的建设中,利用集体资金购买优质品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开垦林地,林农负责种苗。林业管护补贴政策是为了补偿林农的初始资金投入成本,从林农的角度看,把林地的经营权转移给造林大户,对森林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林地利用率,还能够实现营造林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3 合理规划林区建设。在对营造林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营造林建设质量,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营造林计划。首先,我国的林业部门需要结合营造林林地实际情况,科学地布置任务,结合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总量以及各类林业数量等因素,明确具体建设任务。二是对种植企业给予补贴,努力培育优质品种,加强苗木供应。同时,需要合理地制定营造林不同建设阶段中的资金投入,为营造林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3.4科学合理地造林规划设计。在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植树造林设计方案和方案。植树造林的设计和规划应充分考虑植树造林时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土壤、水源、天气、社会等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树种。因此,选择应尽可能多样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林木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确保了生物多样性。造林工程必须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林规划设计必须做到这三种效益的平衡,不能忽视其中一个方面的效益,否则会对造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前做好森林密度、灌溉水源、病虫害防治计划、各种造林准备工作,尤其是防火设计方面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森林保护设计保持高标准,否则,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林业企业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科学合理地造林规划设计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造林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筹备工作。

3.5良好的森林管理。森林经营是种植完成后的必要操作,主要包括除草、灌溉、施肥和病虫害处理。科学的林间管理有效提高森林整体质量,确保林木成活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让林木能够正常的生长,充分地发挥出生态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必须构建完整的森林经营体系,监督森林经营体系的实施和发展,确保各项森林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提升林业项目的整体质量。

3.6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员工的技能水平对造林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对员工进行良好的技术培训。为建筑精益管理工作颁发相应的技术证书提供依据。上岗后还应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林业工程服务部要定期对造林项目规划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员工掌握最先进的造林技能,运用高水平技能整体提升造林绩效。对员工技能进行分类培训,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确保员工技能水平达标、岗位一致,使森林整体质量成为根本。

3.7切实做好林业工作,提高林业统计的准确性。为了有效地提升林业营造林质量,首先需要重视林业建设工作,把相关的造林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中最重要的是确保启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做好对相关人员的思想教育,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让员工能够意识到数据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数据统计的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对数据进行收集,与统计数据配合良好。其次,必须对数据进行核查验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有效避免虚假报告、掩盖报告和失实陈述的发生。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开展员工工作,严格监督,严惩工作失误。负责人编制造林特定区域和树木成活率统计数据,分析实际的情况,为造林项目提供支持,提升造林质量。

3.8加强处理和检查以保护种植效果。为提高森林建设质量,需要加强管理,确认和保护造林在林业项目推广中的效果。一是,森林工程单位需要进行造林完成后的保护方法和自查制度。二是国家需要做好对林业项目的监督以及指导工作,派出专人检查林业项目的实施情况,杜绝串通、虚报和毁约情况。同时,要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进行宣传,提升人们对森林建设工作的有效认识,动员林业经营者进行自动治理和定期保护工作,确保森林质量。

3.9加大造林资金投入。融资是林业项目发展的先决条件,许多地区往往缺乏造林资金投入。由于缺乏资金,造林工程实施无法继续。但是,造林工程的实施单位只能采取购买劣质树种或减少造林面积的方法进行造林,导致造林质量下降。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加大造林投入,可以通过专项债券加大林业项目投入,继续扩大造林队伍规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造林项目。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资和福利补贴,增强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达到提高森林质量的目的。

3.10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由于造林项目实施对造林技术要求较高,要加强相关人才引进,不断升级完善造林技术,加大造林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由于造林技术直接影响造林质量,需要提前调查造林区的特点,结合林业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树种,利用科学的造林技术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种植技术还包括病虫害处理技术,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时有效地根除林地病虫害,清除病根,防止人工林受病虫害侵袭。通过消灭害虫,提高造林质量,支持林业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造林质量,保障我国林业工程的长远发展,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应加强造林工程设计,不断提高造林技术科学实施,有效管理造林,为我国林业工程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林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营造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数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