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理念下新农村建设策略初探
2021-12-26刘任欢
刘任欢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0)
利用制度与技术加强低碳经济的创新,可帮助减少资源与能源消耗,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温室气体产生,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朝着可持续方向前行。随着新型农业的发展,建设新农村已成为国内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能全面缩小城乡差距。在低碳经济理念下,积极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减少能源消耗,有助于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1.新农村低碳经济含义
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使用不同方式,减少石油与煤炭等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保工作的协调发展。新农村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生活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应用牧业、林业与农业等开展低碳建设,可降低农村区域温室气体排量,全面改善生态环保现状,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2.低碳经济理念下新农村建设意义
自改革以来,国内经济得以空前发展,在社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中,资源应用与废弃物排量逐渐增加,资源与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加上国内人口较多,资源相对较少,生态环境发展较弱,尤其在人口快速增长中,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现阶段,低碳城市建设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在重工业发展期间,工业节能减排与低碳生产工作开展较好,农村低碳建设仍旧被忽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承担着向城市运输水、粮食、原料的重任,因此有必要关注农村环境建设,避免由于农村环境恶化引发系列反应。一直以来,在农村环保建设中,除投入部分重点示范村与建设项目外,很多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仍面临短缺,加上缺少充足资金支持,农村人口为了生活,经常会选择牺牲环境而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农村环境不断恶化,有效资源日渐减少。此外,农产品种植期间,因化肥与农药用量较大,不仅危及人们身体健康,还会增加农产品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低碳经济做为新型环保经济形式,将其应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中,低碳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选择,有必要将这一理念融入其中,促使其和新农村建设有效融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发挥作用。
一,低碳经济可推动农业建设朝着可持续方向前行。随着人口增长与土地矛盾的增加,低碳经济建设可帮助农民减少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实际收入,确保人们生活质量;
二,低碳经济发展有助于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确保经济结构合理。要知道,现在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粗放,这些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低碳经济做为新型经济模式,将其应用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很容易改变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朝着多样与集约化方向转变;
三,低碳经济发展,可改善农村环境,减少农村生态污染。随着低碳经济的落实,不仅可以实现资源整合,还能充分发挥农村资源潜能,促进农村生产与生活朝着可持续方向前行;
四,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提升低碳意识,可帮助提高人们社会责任感,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随着低碳经济的开发,人们逐渐意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人们的责任感,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村人口提高整体收入。
3.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在国内经济发展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变革,有必要将其融合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身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兴旺,国家发展兴旺,农民富裕国家也富裕。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在转变当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加强低碳经济理念,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加强国内农村经济的发展转型,有助于提升农业竞争力,同时坚持人本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如此可以推动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3.1 环境污染加重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此既会影响农村生活,还会经由食物、水、空气危及城市居民的健康。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农村环境污染多由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决定,比如,生活污水与农药化肥等使用不当,都容易引发水污染。再者,受技术等限制,农村治污水平较低,这也会破坏农村环境。最后,部分农村区域居住位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也容易引起环境污染。
3.2 产业结构问题
农村产业结构问题多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产业竞争力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技术人才短缺,教育水平滞后,缺少技术创新能力。乡镇企业设备不完善,人员素质较低。
二,产业比例明显失调。在国内农村发展以及非农产业发展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且多停留在运输与餐饮业中,新兴产业发展十分缓慢。
三,产业间缺少关联性,农村产业链相对很短。通常来讲,产业链间关联应为正相关,即拥有较长产业链,产业关联效应才会十分明显。
3.3 高能耗问题
因农业一直承担支持工业与城市发展的角色,故而使得城乡差异巨大,传统农业发展会制约新农村经济建设。当前,国内农村区域多面临三高经济问题。农业生产期间,化肥、农药的大量应用,导致农村地源污染十分严重;加上农民缺少环保意识,生活垃圾到处可见,常常发生污染物乱排的情况;很多家庭借助稻草与秸秆等当做主要燃料,清洁能源与节能炉灶的应用并未全面推广。
3.4 缺少低碳环保意识
身为农业大国,国内农村人口占比70%。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农村区域高碳生活越来越普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常常危及农村居民的健康。加上被污染的耕地与农田很多,加上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一些乡镇污染治理较差,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向外蔓延。现今国内部分农村区域,多以传统资源为主,例如树枝叶等,上述物质燃烧会产生很多二氧化硫与吸入颗粒,会带来空气污染,最终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些区域农药化肥用量控制不当,故而使得很多农药在植物当中的残留,如此既会影响作物质量,还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最终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但很多农村居民不重视环保问题,更别提低碳经济,所以,也没有意识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4.低碳经济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4.1 确立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符,该理念以物质循环应用为基础开展经济建设,随着国内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农村经济逐渐朝着循环经济方向前行,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可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4.1.1 改变传统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提升群众循环意识,使用辩证法看待人和物间关系,全面认识经济增长和发展间关系,确立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4.1.2 政府部门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企业加强循环经济建设。农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更多的要解决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利用资源税等方式,帮助提升企业与消费者资源节约认识。另外,政府部门应增加对再生利用资源的财政补贴,促进废物循环应用,鼓励企业加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研究,及时淘汰落后生产技术。
4.1.3 在全国内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全面推广经济技术生态园与技术开发区,支持各大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建设,优先发挥模范作用。
4.2 健全低碳经济政策
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等方面支持,国家应给农村低碳经济发展制定一定优惠政策,例如免税、低税等,引导农村乡镇企业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向前。另外,还应加大农村低碳产业与生态环保立法,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使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为低碳经济发展助力。
4.3 增加政府投入
低碳经济发展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技术与服务方面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发展前景广阔,与此同时,还会带来很多投资机遇,便于吸引各大企业关注。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仍处在起始阶段,企业与政府投资规模有一定的放大趋势,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再者,为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村不同行业应及时淘汰旧设备,积极引进使用新的设备与技术。
4.4 确立低碳消费理念
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中,人们消费需求逐渐增加,相应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也会发生明显改变。站在碳排放视角去分析,炊事使用能量十分稳定,因采暖与家电等方面需要消耗较大能量,故而常常会增加碳排放量。在生活中,人们应秉持节能思想,做好生活细节上节能工作,坚持下去终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比如,11瓦节能灯和60瓦白炽灯亮度相同;同比非变频空调比变频空调可节省电能30%。低碳经济的全面推广,需要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努力在人们心中确立节能减排意识,培养人们低碳生活消费习惯。
比如,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等。鼓励全民积极参加低碳经济建设,如此方能带动农村区域低碳经济增长。
4.5 促进农业低碳化发展
低碳农业作为低碳经济中的主要构成,可促进生产力全面发展。国内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如下:
一,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等用量,努力建设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二,充分使用林地、湿地与耕地来固碳,积极开展固碳农业建设;
三,发展低碳乡村工程,例如,在国内开展试点建设,发挥示范作用。结合国内农村现状,参考相关理论成果,积极寻找适于农村区域发展的低碳农业模式,便于改变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比如,在农村建设期间,积极落实“一池三改”模式,联合沼气、改厕、改厨等方面的建设,借助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进行发酵生成沼气,如此即可满足农民需求,也可代替农药化肥,起到美化环境,节约农民开支作用。
4.6 能源战略调整
国内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区域能源供需平衡问题相继引起社会的关注。身为农业大国,人口对能源需求较多。在成品油与煤炭产业快速发展中,其为农村区域能源发展带来新契机;受到能源价格因素影响,其对农村区域能源供需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另外,农村区域应加强区域可再生资源开发,这既符合农村环保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能合理应用农村新能源。
4.7 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技术即利用可持续方式应用各项资源,防止对环境与资源产生不利影响,便于维护水、土地与动植物的健康安全,避免本地环境退化。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发展中,应保证经济与生态合理、社会适宜。
具体而言,一,合理应用基因工程、资源再生等技术,在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便于生产出生物农药、肥料等产品。
二,妥善使用克隆与遗传等技术,努力培育水产及新的农作物产品;
三,加强生物固氮技术应用,方便农作物应用氮气,从而有效地减少氮肥适用量;
四,利用卫星定位与计算机技术,加强精细农业建设,实现农作物高产。
五,在生产生活期间鼓励群众使用节电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4.8 “绿色建筑”推广应用
绿色建筑即由住建部下达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建造的建筑,其概念为:在建筑寿命周期中,全面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便于为人们提供安全、适用的空间,确保自然和谐。在农村低碳经济发展中,政府部门应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将这一观念植入人心。国内东部区域乡镇发展较好,一些建筑物具备较强的节能效果,但因村民缺少“绿色建筑”理念,装修期间常常随意更换窗户与天花板,破坏了建筑原有的节能环保性,故而很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农村低碳经济发展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需做好落后区域发展布局,如此方能为农村人口创造最佳低碳环境,进而推动农村低碳经济向前发展。
4.9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即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借助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该过程可推动农村信息化、工业化建设发展。为了逐步缩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有必要加强城镇建设,利用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便于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传统产业改造,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将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农村产业结构朝着信息化方向调整,便于减少企业能耗,从而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期间,充分发挥低碳经济理念的优势,有助于帮助新农村建设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行。此外,还应注意到,低碳经济建设除了要改变生产方式,还应改变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如此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朝着低碳经济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