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1-12-26崔智德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3期
关键词:树苗营造造林

崔智德

(桦南县柳毛河林场,黑龙江 桦南 158200)

1.营造林技术应用的作用

对于营造林工程而言,其有效建设能够在维护生态环境中起到积极作用。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而环境质量则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少数国家或者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在以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极为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该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会对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并且要对经济与生态环境这两个方面抱有同等重视的态度,做到两手抓,使得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能够维持平衡状态,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过程中,植树造林与退耕还林是其中重要的工作措施,而在进行营造林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则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营造林技术,提高林木的存活率,保障营造林的质量,使其能够在减缓土地沙漠化、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在应用营造林技术时,相关部门会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构建独属于当地的“绿色长城”,使其形成大片森林,进而产生固土、净水等多种效用。在林业建设区域内,相关部门若是选用科学的营造林技术,则能够对林业建设区域内的整体环境进行改善,提高其生态环境质量。

就传统林业建设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该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木材资源,而无度砍伐则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并且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当前,若想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林业建设思想,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紧抓生态建设。近几年,林业的建设发展进程正在高速推进中,而营造林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在林业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林业本身所具备的经济价值也被充分挖掘出来,比如,培养种植珍贵苗木,培育种植特色的木本中草药等,大大提升了林业营造林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实现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统筹发展。

2.林业营造林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营造林规划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营造林规划设计时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从而导致营造林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设计方案不仅缺少美观性,同时也缺少可操作性,影响了营造林工程的建设进度。部分设计人员对营造林区域的调查并不认真,没有对周围环境的情况实施有效考察,多数只是结合其他前期准备人员的数据进行设计,对工程建设区域缺少实际性的认知,这也是影响营造林效果的主要因素。个别营造林设计方案过于重视表面化的美观度,设计内容并不实际,难以发挥营造林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或者还存在设计专业性过强的问题,使用了较多行业内的术语,使得工程施工人员无法理解设计图纸,影响了正常施工。

2.2 缺少造林规划

生态修复中营造林技术设计不规范,缺乏科学性,直接影响林业营造林的成活率以及生长速度。受传统造林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部门只关注造林的数量,并不关注种植地区的地形、地势是否符合树木的生长需求,在种植时也不会对实际地形进行系统察看与分析,缺少明确的植树造林计划,从而导致在造林时出现管理混乱。在实际种植工作中工作人员缺乏敏锐性与操纵性,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使林业部门出现组织工作困难的问题,使造林计划受到影响。为改善这一情况,我国必须建立起完整的监察机构与管理系统。

2.3 树苗管理技术存在问题

在开展林业造林的建设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种植完树木之后,开展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营造林的质量,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将后期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日常保护措施缺失。在树苗的生长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结合其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与实际需求,对树苗进行定期合理的施肥与浇灌,导致树苗生长所需的养分与水分不足,以至于影响到树苗的存活率,进而降低营造林的质量。比如,在种植完杨树苗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在其生长过程中,针对杨树可能会产生的病虫害,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此确保杨树苗的健康生长。当前,林业营造林的养护管理工作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模式单一这一情况,在具体的养护管理工作中,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对养护方案进行科学调整,难以实现对树苗的有效保护。

2.4 缺少科学的管理方式

林业管理模式过于落后也会影响到营造林技术管理的整体质量,难以发挥林业管理工作的效果。部分管理人员对树木的长势极其重视,但是并没有及时对森林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导致森林管理质量不断下降,增加了病虫害威胁森林资源的概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都是病虫害出现后才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工作人员不能尽早根据病虫害选择相应的预防措施,给林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降低了树木成活率。在树木种植过程中也没有对种植密度进行管理,经常出现密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不利于树木健康生长。

3.优化营造林技术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林地修整工作

林地修整是林业营造林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工作环节,该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树苗的生长创造出健康的环境,进一步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林地修整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林地区域的杂草予以全面清除,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的翻土工作。因为不同的地区土壤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在开展整地工作时,需要明确该林地区域的实际土壤条件,并选择合适的修整方式,以此提高林地修整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土地的含水量、肥沃度、养分含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与检测,对于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进行改善。此外,在林业育苗过程中,还需要将相关育苗技术应用其中,并采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对于苗木的生长情况也要予以定期观察,以此为后续的种苗栽培提供较大便利条件。在育苗之前,需要将种子存放在合适的环境之中,并且要提前进行整地,还要在之后施加适量的化肥,对于种苗培育区域内的土壤要予以全面消毒,并保证树苗的播种密度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3.2 选择合适的树苗

树苗种类的选择是保障营造林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选择合适的树苗能够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苗木的健康发展。在选择树苗时应当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土壤结构进行合理挑选,对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做好前期调查准备。在现代林业科技技术发展速度的背景下,应当加强科技投入,利用现代科技来对林木品种实施优化,以此来丰富林木品种结构,提升林木的自身抵抗能力。不同类型的苗木之间可能会存在互补的效果,因此应当对造林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对树木种类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以此来充分发挥营造林技术应用的效果和作用。

3.3 加大监督力度

监督是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对工作具体执行者执行过程与结果的一种检验,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构是植树造林工作中最重要的保障,是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把“利剑”。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实现高效、高水准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有效提升监督管理的水平,相关监督部门需要继续引进新型的技术以及专业性人才,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进而使营造林工程良好地发展。除此之外,应加强营造林的监督工作,有利于后期工作的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责任到个人的制度,对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态度,对促进修复营造林具有显著的效果。护理林木也是修复营造林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林业部门可设立护林员,护林员每天巡查,及时发现树木生病情况、发生的病虫害以及乱砍滥伐,还能有效预防森林火灾,促进树木健康生长,这对营造林的建设有积极的影响。

3.4 合理改进营造林设计技术

3.4.1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林业营造林的规划设计要求予以明确,并对营造林的相关技术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以此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改进,同时还要收集更多的数据信息,制定出合理的营造林建设方案。

3.4.2 针对一些重点区域,需要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予以全面勘察,而且还要预先进行技术试验,确保技术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营造林的技术水平。

3.4.3 主动与当地的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为林木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林业营造林工程本身就具备系统性这一特点,且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这就要求相关林业部门应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对林业造林进行长远规划设计,并结合我国的相关发展战略要求,设计出更加完善合理的造林计划。并且要对林木幼苗的生长情况予以全面掌握,对其生长环境及周围土壤进行多次有效的勘察,进一步提升栽培计划的合理性。另外,林业部门还应该了解树苗本身的生长特点及栽种的最佳密度,明确树种的栽培条件,进而选择合适的栽培技术,还要选择适应性比较高的树种,便于提高其成活率。

3.5 做好选苗工作

在设计营林工程建设方案之前,相关部门应该落实好相应的调查与选苗工作。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对理论方面的区域生态环境价值予以深入分析与考量,同时还要对当下市场的实际需求予以明确,而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对林业建设区域进行全面的考察,并将相关数据信息详细地记录下来,结合相关信息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树苗,确保其存活率。一般情况下,一些地方性的林业营造经济价值通常都会处在生态环境的价值之下,所以,在选择苗木时,应该确保其灵活性。若是从市场方面来看,相关营林单位则要结合市场需求,对选苗运作机制予以合理改进。而且还要根据林业建设区域的环境,以及当地的实际需求,选择出合适的树苗。比如,在西北地区进行林业营造林建设时,相关部门需要选择抗旱性能、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的树苗,这样也能够减少后期的人工维护费用,对于降低市场成本极为有利;而在一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相关部门则需要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树苗,便于涵养水源、巩固土层。

3.6 做好造林、补植工作

3.6.1 采伐迹地的造林或者补植。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其各自的伐桩萌蘖更新能力都不一样,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若是在阔叶树的采伐迹地之中,其伐桩、幼苗以及萌蘖丛的密度在900株/hm2以上,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对选育工作的重视,针对密度不达标且分布不均的树种,做好相应的补植工作。另外,在对杉木采伐迹地进行块状清理时,应该将植被规格控制在150cm×150cm,而在开展补植工作时,则要按照900株/hm2~1200株/hm2的密度范围,进行造林的合理配置。

3.6.2 病虫害迹地造林或者补植。这种迹地造林技术与杉木采伐迹地基本一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病虫害迹地进行处理时,可以将阔叶、乔木树种保留下来,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因为病虫害而死亡的树木进行全面清理,而且要予以集中烧毁,对于各种杂草以及灌丛也要进行科学清理。另外,在选择营造林树种时,要尽可能地选择抗病虫害性能较高的树种,减小其产生病虫害的概率。

3.7 重视植物检疫工作

植物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森林内部出现的有害生物,确保生物检疫工作的有效性,对于营造林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营造林技术应用管理过程中,经常忽视了植物检疫工作的进行,只是针对后期病虫害问题的出现采取防治措施,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森林质量。在对苗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培育方法,加强林业育苗技术管理有效性,以此来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苗木种类。除此之外,还应当对苗木实施检疫,及时发现苗木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除,以此来保证苗木自身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苗木抵抗病害和虫害的能力。为了能够确保检疫工作的落实,应当在单位内部制定详细的植物检疫制度,对负责植物检疫工作的人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结论

相关部门若是能够对林业营造林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改进,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营造林的质量,提高林木的存活率,使得各类树木能够健康生长,同时也能够改善相关环境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营造林技术的重视,而且要做好技术改进工作,使其能够在营造林建设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树苗营造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移栽树苗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数字
合影
三棵桃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