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研究

2021-12-26郑俊彦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3期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仪器

郑俊彦

(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2)

引言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如果控制措施不及时污染物就会发生扩散,危及周边地区的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而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物的潜伏期和危害相比普通环境污染要严重得多。因此,国家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出台有关的法律文件,文件要求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机制、事故原因调查取证机制、事故责任追诉机制、事故治理和跟踪监测机制等,最大化地将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近年来我国对环境防治工作不断重视,环境监测防治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目前在设备、人员、体系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监测水平的提升。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定义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相对常规环境污染而言,常规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指污染物在可控时间范围内以允许的标准排放量进行排放。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污染物在不明类型、不明数量、不明浓度、不明时间、不明方式、不明场所、未制定计划的情况下进行排放。由于其具有的一系列特殊性,一旦发生后往往会对周围人口和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预估的危害,治理的难度也较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非人为的自然原因所导致,例如:地震、暴风雪、洪水、海啸、龙卷风、地质塌陷等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另一类是由于人为的违规违法行为所导致,例如:环保设施故障、生产设备故障、物料存储容器爆裂导致化学品发生泄漏等。

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

2.1 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由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污染物类型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目前按照其发生的类型不同分为泄漏型与爆炸型;按照其污染物性状不同分为有毒有害型、易燃易爆型、毒气污染型、溢油污染型和放射性污染型;按照被污染对象不同分为大气污染型、土壤污染型、水体污染型和混合污染型。

2.2 产生危害具有严重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严重危害性是指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后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随着时间推移会向周边区域扩散,对周边区域人员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3 事故发生具有突然性

事故发生的突发性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尤为显著的特点,经验证明其发生与时间节点、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呈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见性,事故的发生往往十分迅猛且非常突然,这也给应急监测、应急救援和后续治理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

2.4 事故呈现复杂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诱发原因、表现出来的形式、污染物质的种类等都具有多样性,事故应急监测,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后续治理的难度大,综合这些原因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

2.5 事故影响具有持久性

经验证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其产生的污染物会长期潜伏下来并持续地对周围区域的人口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要想从根本上对其治理从而彻底消除其危害,需要消耗的时间较长,消耗的成本较高,而且难度也较大。

3.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现状分析

3.1 尚未形成系统化、完善化和统一化的全国性应急监测规范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需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按照事故应急监测规范及时地、有效地、有条不紊地对事故的相关数据信息开展应急监测,为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开展后续治理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将事故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化、完善化和统一化的全国性应急监测规范,虽然我国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颁布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规范》,规范要求事故发生后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要按照规范要求并结合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展应急监测工作。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事故应急监测工作时,虽然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规范》作为指导,但是系统化、完善化和统一化的全国性应急监测规范尚未形成,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主要以平常环境监测工作中所积累总结的工作经验作为应急监测的依据,这些经验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都不强,不能对应急监测作出准确的指导。

3.2 缺乏应急监测相关的资金经费保障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配备相应的通信设备、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样品采集工具、样品保存设备、现场分析监测仪器设备、人员防护用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这些硬件设施的配置和人员成本会产生大量的经费消耗。此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需要具备很高的时效性才能有效防止事故态势的进一步加剧,这就要求所有应急监测硬件设施和人员一直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这就需要做好仪器、设备、工具、器材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和更新升级工作,也要做好应急监测工作人员的日常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这些准备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只有以稳定可靠的资金经费作为保障才能确保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目前我国给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尤其是给予地市级和区县级应急监测部门的经费支持更为缺乏。

3.3 应急监测设备仪器的性能有待提升

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应急监测设备仪器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下,高度自动化、功能完善化、种类齐全、微型小巧、便于携带、操作便捷、高效精准、保养维护要求高、快速更迭等已经成为应急监测设备仪器发展的主流趋势,只有应急监测设备仪器的性能足够先进才能在应急监测工作中快速准确地分析出事故中污染物质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为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和采取事故后续治理措施提供依据。然而目前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设备仪器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只有经济相对发达的重点地区的环境应急监测设备仪器进行了更新,大部分地市级和区县级城市受到经济条件限制环境应急监测设备仪器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导致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设备仪器的性能整体较低。

3.4 应急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待加强

专业性强和责任重大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突出特点,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丰富的环境应急监测实践经验,过硬的心理素质,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为保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需要建立起专业化的环境应急监测队伍。目前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人员主要由其他岗位的环境检测工作人员、质量检测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临时兼任,这样的应急监测队伍不具备扎实的应急监测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优良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相关的实践经验也缺乏,平时也没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队伍,导致监测工作人员在开展应急监测的过程中无法做到高效准确的监测,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也无法保障。

4.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强化对策

4.1 建立相对完善的危险源档案和应急监测预警体系

各地区环保部门应当了解和掌握当地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当地危险源统计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危险源档案,对当地危险源的数量、种类、规模、位置分布等信息详细记录,为建立应急监测预警体系以及制定应急救援和后续治理方案打好基础。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区环保部门要重视应急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增设应急处理系统。例如:通过在工厂和生产基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周围,布置相应数量的工作人员和自动化感应设备来建立应急监测预警系统,当有突发性环境事故发生时,应急监测预警系统便可以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有关部门,以便有关部门及时掌握事故的位置、规模、类型等信息,相关部门便可以根据掌握的事故信息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方案,组织附近人员撤离疏散并组织开展应急监测、应急救援及后续治理工作。

4.2 建立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优良的专业化应急监测队伍

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要求应急监测工作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并开展实时动态的应急监测工作,因此,建立起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优良的专业化应急监测队伍是顺利开展事故应急监测的重要保障。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优良的专业化应急监测队伍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严格把握人员进入门槛,聘请环境应急监测专业人才进入环境应急监测岗位,并聘请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家来建立环境应急监测专家库,定期对专家库进行确认和更新。其次,加强岗位人员环境应急监测专业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通过系统化的环境应急监测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使得应急监测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的专业化应急监测能力、各类风险特性的判断识别能力以及必要的人身防护知识。再次,重视典型案例的教育作用,从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工作中和环境应急监测领域中筛选出一批典型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让应急监测工作人员吸取相关经验和技巧从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最后,加强应急监测日常演练,通过演练帮助应急监测工作人员熟悉应急监测相关技术和技能并积累实践经验,也能提升应急监测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觉悟,以便事故发生后有条不紊地展开应急监测工作。

4.3 加强应急监测设备仪器的更新升级、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

环境监测设备仪器是开展应急监测的基础性保障,因此,为了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加强应急监测设备仪器的建设。首先,加大对先进性应急监测设备仪器采购的资金支持,购置科学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引进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便于携带、可现场检测的应急监测设备仪器,淘汰老旧监测设备仪器,对现有的应急监测设备仪器进行性能扩展和升级;其次,加强应急监测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定完善可行的应急监测设备仪器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把应急监测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交由专人负责,做好监测设备仪器的使用登记,定期做好应急监测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确保应急监测设备仪器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严格落实,保证应急监测设备仪器一直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4.4 定期进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排查

各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应做好管辖地区内工厂、企业和生产基地的环境风险源的排查和登记工作,以此来掌握辖区内环境风险源的分布情况,对重大的环境风险源进行标记并重点进行日常巡查。同时,检查工厂、企业和生产基地有无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和环评要求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检查污染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排污情况,通过排查工作及时地发现工厂、企业和生产基地在日常运行中潜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并责令其进行完善整改,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各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通过对辖区内环境风险源的排查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巡查,另外,在排查工作的基础上能够对辖区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诱因、位置、类型、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分析预判,进而通过推演能够得到事故发生后事故发展态势和污染物扩散趋势,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事故应急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以及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

结语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得非常复杂,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环境污染源的数量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居高不下,各类环境污染隐患普遍存在,其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就是一类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环境污染事件。相比常规环境污染而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都难以预见,一旦发生往往来势汹汹而且防治的难度很大,污染源的种类也更为复杂,应急处理反应时间短,危害性高且持续时间久,其后续治理难度高,如果预防措施不到位,应急处理措施不及时,很容易引起连带事故。由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积极开展应急监测并配合应急救援和后续治理工作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猜你喜欢

突发性环境污染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