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培育 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路径探究*

2021-12-26韩铭哲初金哲李智欣王文清赵艳荣

南方农机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研究所公众

韩铭哲 , 初金哲 , 李智欣 , 王文清 , 赵艳荣 , 李 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微媒体作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信息交互平台,对信息的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腾讯公司出品的微信(WeChat)为例,自2011年推出以来,至今微信用户使用者已达11亿人次,是全球目前第三大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因其移动性、便携性、个性化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的欢迎,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1]。近年来,随着大众需求的变化,社会各界对微信平台的研究课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可是对于将微信平台与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共同研究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价值观念的双向影响几个角度出发,依托微信公众平台,紧跟学生思想变化情况、总结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扩宽研究发展路径。根据研究情况,总结一些新的发现,对解决微信公众平台在培育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帮助大学生建立具有时代特性的正确价值观念。

1 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

2019年8月26日,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汇聚超2000万公众账号,其中活跃账号350万,覆盖200多个国家,使用语言超过20多种。微信公众平台被各大政府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争相注册创建,用作相关人员的日常学习与交流的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最初以官方号为主体形式运营,至今已经超越最初设计的愿景,兼顾于工商农教等几大行业管理运营、文化宣传的各个领域。以公众平台“文化研究所”为例,在我国官方认定的公众号中关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培养的公众平台比较少且做的内容过于老旧、生硬,缺乏创新。建立“文化研究所”平台影响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的新路径,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单一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给学生提供学习实验的网络平台及丰富的实验信息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2]。同时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大学生广泛运用网络的普遍现象,被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并关注,成功运用平台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热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践行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2 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趋势

2.1 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价值意识也在不断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价值思维意识的重要内容,它是新时代产物,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大学生普遍思想活跃,善于迅速接受新鲜事物。时代的变革,科技的日新,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振兴发展的传承人,有足够充分的把握面对世界变革、多元文化兴起所带来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同时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呈纵向多元化发展。以在校大学生对选修课程科目选择的理念为例,将网络教育普及进入大学课堂平均期设置为基准节点,节点之前常规教育下的大学生选修课程往往以授课教师引导为主,根据自身需要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或根据学校安排统一选修公共科目,形成学校规模内的特色教育理念,学生对课程的自我需求程度的掌握没有形成基本概念,单一的选择模式并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选修课程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节点之后网络教育模式乘势而上,学生选修课程的选择、教授、评比模式发生变革,多元化模式教育不仅为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简化了师生之间常规教育理念下的办公程序,更是对新生教育环境下教育行业的一次大考验。

2.2 价值方向朝现实主义发展

如果说家庭教育时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启蒙阶段,那么校园思想文化教育时期就是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对固有家庭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升华阶段。大学生涯是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日趋多元化的变化过程中,一种或者是说一些正确的思想引领对大学生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在没有步入社会之前,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理念还是处于形成中的状态。所有的大学生在课堂上都需要进行通识必修思政课的学习,这只是一方面。课堂上的文化教育熏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需要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熏陶,在生活上更要如此。微信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工具,现在更像一件生活必需品,要把握机会使之成为一种思想熏陶的宣传渠道,借此向广大大学生群体输出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突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实施之初可以进行思想引导,后逐步转向于大学生自己进行思想建设的自主学习。由此一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带动宣传作用,优秀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成为一个正确引领思想的阵地。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受益的是不仅仅是思想领域,由此可以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去。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下,大学生往往可以良好地实现由学生到社会自然人的转变,经济上实现独立,思想上逐步成熟,表现出以实现现实目标为主体的价值理念。

3 “文化研究所”运营以来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影响

3.1 灵活掌握文化题材,为大学生提供恰当的微文化链接

“文化研究所”自2019年运营以来,截至2020年10月11日,累计点击浏览量接近8000人次,超出了计划时间内的预期目标。“文化研究所”打破传统公众号固有模式,针对传统账号信息单一化等缺点,“文化研究所”将读者每日反馈信息进行数据整合,灵活分析出读者喜爱的知识链接文化类型,完整地推送至读者的微信账号。

“文化研究所”以推送时事政治类新闻与热点文章的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新视野、新方向,当今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义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百年之大变革,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时事政治的了解对认识世界有重要的意义。而了解时事政治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仅体现的是他们个人的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4]。作为当代大学生、新青年,他们是把握国家未来命脉的栋梁之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美满的中流砥柱。少年强则国家强,“文化研究所”网罗国家基本方略以及政治动态等时事话题,不断收集世界变化形势与社会发展最新意识的即时信息,给予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动向、社会发展要求、个人前途规划等基本信息,强化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

3.2 问卷调查收集大学生综合理念

“文化研究所”开通并提供公益调查问卷推送功能,教师、团队可关注“文化研究所”公众平台,并通过它设计出与价值理念结合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不定期发放调查问卷的分类收集、数据整合,以及对平时“文化研究所”推送内容的链接融合分析,不难从不同角度设计的问卷中梳理出大学生近期的思想脉络与综合理念。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多元功能特性,微信的发展有赖于网络世界的多元发展,“文化研究所”借助互联网络多元发展特性,将网络电子调查问卷系统与微信公众平台“文化研究所”完备结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定期制作电子调查问卷,选择与大学生价值观念息息相关的类型题材。如制作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时,设置包括职业类型、地域选择、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一系列与大学生想法息息相关的选项板块,根据系统导出内容,形成就业大数据单元。通过整合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群体整体就业价值取向,结合互联网就业平台实时信息,将形成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减轻学校和教师关于帮助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的负担,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就业信息、确定就业方向、选择合适工作。

3.3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文化研究所”自建立以来,通过打造多元化文化板块,针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转变平台运营模式,寻找优秀文化题材。

截至2020年10月11日,“文化研究所”累计推送优质文章300余篇。在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大众化、多样化、高效化等基本服务特性的同时,打破传统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与当代大学生具有时代特性的理念取向相结合,这使得大学生接受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文化价值观培养网络基地的培训方式时感受更为新奇与仰赖。另外,“文化研究所”通过不定期更新原创图文、转载消息以及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不断发掘改变运营策略,切实达到真正积极影响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的目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贡献。

3.4 有助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发

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2021年正是建党100周年。教育是国家发展之重、民族发扬之本。传统模式教育下往往体现出知识系统的复杂性,或者可以说是知识单元孤立,对于知识缺乏完整的整合框架概念。以“文化研究所”为例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整合模块收集系统,利用微信大数据收集能力将零散化碎片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框架,结合“文化研究所”运营管理传播模式趣味化地把知识传播给需要的学生。

电子信息传播微文化教育模式已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文化研究所”紧跟时代风向,开通精品课程、传统文化等多元化板块内容,通过电子信息传播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云互动模式的教育理念。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精品课程的选择与学习,文化研究所团队根据最新教育方向,网罗各大教育媒体、国家官方微博的精品课程,其中包括精神内涵类、成长教育类、科学文化类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主流信息。该方式不仅解决了对于培养学生价值观念选择方式方法的问题,而且极大地解决了教师对于传播主流文化教育模式理念的核心问题,以及解决了学校教育方式方法选择上的问题,有利于鼓励学生教师参与到新模式教育方式方法的开发与普及中。

4 现状总结及解决方法探究

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面对新形势培养方法大学生适应接受能力强,能较快地接受和运用。然而微信公众平台多元化的阅读设计也可能会给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障碍。面对新兴事物,大学生往往会以一种猎奇的心态接触,主观意识上并未真正对新事物产生兴趣。

针对这个问题,“文化研究所”加强了微信公众平台正面宣传引导。制作发送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普遍关注喜欢的公众平台类型,建立缓冲运营预案机制,及时追踪连续时间内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根据当下所收集的情报分析制作专属文化信息数据库,坚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同时结合“互联网+”时代特性,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价值观念培育环境。

中国上下五千年,教育的进行却从不间断,古以师者为尊,“师者仁心,香远益清”,“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是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亦是新型教育环境下必须坚持的传承理念,如果说微信公众平台是教育大军中的主战场之一,那作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即是战场中的主要引导者。

发展新型教育模式不代表改变一个行业的发展规则,教育的本质是将更多的、更好的、更正确的时代发展特质传递给青年人。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于2018年4月13日正式提出教育信息化2.0的概念,将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等8大行动,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5]。“互联网+”推动的教育变革亦有不同的路径选择,不同教育领域、类型以及不同地区惟有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地开展探索与尝试,才能探索出互联网环境下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应有之道[6]。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培育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是发展教育的新模式,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极易忽略教育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教师正是以教书育人作为职业道德的工作前提。所以开展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的线上教育新模式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教师作为教育行业传播人的基本地位。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应从理念上将理想目标与现实需求统一,内容上由“快消文化”向“精英文化”回归,形式上由单向灌输向多维互动发展,方法上由封闭被动向主动开放转变[7]。面对出现教育选择基准失衡的研究问题,可以从大学生的思想理念管理入手开展教育主题课,促使大学生对新模式教育理念有正确的态度与认识;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后端服务框架程序,利用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络过程中产生的兴趣特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拉近教师与大学生在网络范围内的距离,真正将常规教育模式与新型教育理念融合。切实达到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建立联合机制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目的,给予教师与学生一定的教育发挥空间,确立大学生文化价值发展理念,最终达到突出解决培育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路径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研究所公众
睡眠研究所·Arch
公众号3月热榜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睡眠研究所民宿
公众号9月热榜
未来研究所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昆虫也会便便吗?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