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邮政建设
2021-12-26叶美兰
徐 鸣,叶美兰
(1.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南京邮电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23)
晋冀鲁豫边区由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个省各一部分组合而成,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北起“正太”、“石德”铁路,南止“陇海”铁路的徐州——潼关段,东临“津浦”铁路的德州——徐州段,西界“同蒲”铁路的榆次——风陵渡段[1]。晋冀鲁豫边区内有山区、有平原,进可攻、退可守,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解放区。抗战结束后,为了适应和平建设的需要,中共各边区及时将战时交通组织转变并健全为邮政组织系统,邮政建设成为解放区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把抗战时期的交通局改为边区邮务管理总局。在解放战争期间,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逐步实现垂直领导,推行企业化经营,业务上统一管理,经济上独立核算,建立健全了邮政通信网络,为解放战争服务的同时,也面向社会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巩固了边区政权,为新中国人民邮政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术界对解放战争时期边区邮政建设的研究相对薄弱。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对边区邮政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史料的整理编纂方面,如《华北交通邮政史料选编》《华东战时交通通信史料汇编》和《陕甘宁边区邮政史》。论著仅有张哲的《军邮岁月》,这是一本回忆录性质的著作,记述了从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华北地区的军邮建设概况。论文仅见晚晴的《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交通邮政》和袁武振的《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邮政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21世纪以来,围绕此方面研究的专著尚未出现,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仅有少数几篇,(1)参见期刊论文:牛建立的《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邮政建设研究》(2017)、冯前明的《从服务解放区看人民邮政的“初心”》(2019),硕士论文:孙悦的《华北解放区人民邮政工作述论》(2007)、段瑾的《晋绥边区的交通邮政研究》(2017)、宋燚锦的《太行区邮政研究(1940—1949)》。所述内容仅对某一地区邮政发展概况及其经验简要介绍,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如对中共邮政建设特点的研究,邮政建设对巩固边区政权、对促进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对新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贡献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也无关于晋冀鲁豫边区邮政建设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即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充实学界对边区邮政建设的研究。
一、晋冀鲁豫边区邮政发展历程概述
晋冀鲁豫边区的交通邮政是随着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逐步建立与发展起来的。早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年代,晋冀鲁豫各地党组织就创立了党内交通工作系统以传递党的文件、指示和情报。抗战爆发后,随着铁路沿线和城镇的陷落,国民政府管理下的中华邮局绝大部分沦陷敌手,留在根据地的也逐步撤走,社会通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地党政军民机关团体着手建立自己的交通通信机构,报社逐步建立健全发行分销系统,为统一边区交通邮政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用于传递公文、信件和报纸的机构统称为交通局。抗战胜利之后,中共致力于将党政交通发展为人民邮政,邮政系统开始推行企业化经营,全面发行邮票,实行有资寄递。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成立晋冀鲁豫边区交通管理总局,之后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又将邮政与路政、电政分设,将交通管理总局改为晋冀鲁豫边区邮务管理总局[1](下面简称“邮务总局”),同时各区的中华邮局一律并入各县邮局,行署、县的原交通局、站统一改称为邮政管理局、邮政局和邮站,县局局员改称为邮务员,交通员改称为邮工[1]。至此,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共辖有太行区、太岳区、冀南区和冀鲁豫区四个邮务管理局。
进入全面内战之后,解放区的邮政实际上又成为战时邮政,为了适应大规模运动战的需要,有力地支援战争,晋冀鲁豫边区组织了军事邮政及支前邮局,担负起前后方的通信联系工作,军队打到哪里,军邮、支前邮政就通到哪里,地方邮政与军邮密切配合,保证了战时通信任务的完成。这一时期,边区的地方邮政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战争的影响,但在邮政系统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地方邮政仍向着既定的目标发展,为新中国人民邮政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1948年,华北的广大地区均获解放,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等边区连成一片,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边区合并,成立华北人民政府[1]。1948年8月10日,晋冀鲁豫邮务总局与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发出联合通知第1号,两局合并,成立了华北邮政总局[2],随后改为华北邮电总局。至此,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晋冀鲁豫边区邮政建设的特点
这一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邮政建设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是实行企业化经营,通过精简机构、缩减编制,健全邮政业务和技术制度,实行职工薪金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使邮政系统由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转变为自给自足、为民服务的新民主主义国营企业;第二是重视邮政干部员工的素质提升和权益保障工作,建立和健全职工轮训制度和职工会制;第三是注重进行有效的政治动员,即开展大规模的提高速度、为民立功运动,充分调动邮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使邮政工作提速增效,支援了前线和土改运动,而且进一步推动了边区邮政建设的发展。
(一)实行企业化经营
在解放战争时期,走以邮养邮、自力更生的企业化道路是冀鲁豫边区邮政建设与经营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此之前,各边区的交通邮政都是党政机关的一个通讯单位,任务只是传递机关文件,一切经费与财物开支都是向领导机关统领报销,不对外营业,也无业务收入。而实现企业化则意味着邮局不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不再依赖政府供给维持运营,而是作为国营企业,以科学的方法和企业的精神来管理经营和建设。邮政开支来源于邮政收入,实行统一核算和调度;通过科学管理、精打细算和提高技术、工作效率来创造利润收益,为邮政建设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1]。
正如当时董必武在华北交通会议邮政小组的讲话中指出的,“邮政经营过去一般是机关化,今后非企业化不可,现在虽然一下是不能发展为完全的企业化,不过要慢慢向这方面发展”[1]148。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也指出,“我们过去长期处在游击环境,生活于机关,仰赖于供给,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计算和管理,因此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等的浪费甚为惊人,本着改进工作、建设邮政、服务人民的精神,必须坚决地予以扭转”[2]308。因此,从1946至1948年邮务总局提出的工作方针和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推动邮政事业向企业化方向发展,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邮政系统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第一,精简机构,缩减编制。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为了支援前线、争取早日胜利,晋冀鲁豫边区上下都开始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厉行节约。边区的邮政建设和发展,也迫切需要精简减少层级,加强管理,精确计算,增收节支,以推进邮政的企业化经营。
经过1946年的精简,晋冀鲁豫边区邮政系统减少了机构,除冀鲁豫,其他各区取消了分局,由区局直接领导县局;减少了站,调整了线,加快了速度。如,“太行原有46个站,精简后只剩下12个,而少一个站速度上就快1天,如由晋城到沁源,原来要花费10~15天的时间,经过调整5天就可到达。在人员工具动力上,全区原有5 304人,精简后只有3 282人,减少了五分之二,而工作效率则提高了1~2倍”[2]290。到1947年,边区邮政共取消分局17个,太行太岳87个邮站合并了60个,全边区原编制共5 195人,减为3 420人, 减少近2/5。
精简之后邮局的组织更加健全、更加精干,在战争时期能够更加灵活机动地应对突发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干部员工都能各司其职,分工细密准确又灵活可变,克服了过去混乱和机械的缺点,解决了劳逸不均、人浮于事的问题。
第二,健全邮政业务和技术制度。
为提高边区邮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自1946年起,边区开始全面统一与改进各项业务规章制度。首先根据形势发展,及时修订并颁发了新的邮寄章程,同时修订了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编发了业务技术制度丛书,统一了各项制度与业务表册。同时,根据邮寄章程和实践经验,进一步规定了各项业务的具体制度;统一了每项业务的收寄、封发、经转、接收、开拆、兑取与投递的业务处理手续;明确各种表册、戳记的填写、粘贴、编号、装发与盖用的作业规格、次序与要求;提出预防差错的措施,每项作业的注意要点与差错处理办法[2]。新邮寄章程与业务技术制度丛书的颁发与贯彻,迅速有效地统一了各业务规章制度,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水平,对推动边区邮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机关邮件的寄递方面,由于处于战时阶段,为了保守秘密和保证邮件安全,边区实行了领导机关邮件信箱转寄办法。边区领导机关按党政军三个系统,分别变为×字信箱第×号,一切邮件一律不再写原机关名,只写××邮局转××信箱。信箱字头冠规定地名,以免误转。1946年先后统一了各项邮寄戳记,规定业务用戳记为交通公事、抗属免费、外区邮件免费、欠资,退件和曾按无着件处理六种,军邮局另有军邮免费和烈士遗物两种。每种戳记的式样、盖用范围、颜色和保管责任都做了统一明确的规定。特别强调对交通公事和军邮等免费戳记更需严密保管与严格使用。此外,还用各种方法改进封口器、邮包、邮袋等邮用工具和计时方式。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定力求统一和适用[2]。
在制度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边区还开展了提高技术消灭差错运动,并对邮政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要求每个人都要熟练自己的工作,成为技术能手,一切作业合乎规定并力求标准化。具体而言就是每个干部要学会并熟悉挂号、包裹、汇兑三项业务。业务员要做到收快、退少、发对、交清。严格查单、验单、排单制度,有错必查,有查必报,追根到底。同时要学习会计技术,提高使用各种邮政工具的本领,邮票保存得好,日戳常洗,邮称常校,不断提高饲养技术和汽车技术[2]。在强调必须统一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改变的同时,号召员工们根据实践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创新以求实用,群策群力为邮政发展服务。
第三,实行薪金制。
落实企业化方针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实行薪金制。从1946年下半年开始,薪金制在晋冀鲁豫边区各地逐步推行,薪金制规定了邮政人员的升降和年功加俸制,按工作表现评定等级,有升有降,赏罚分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各局站领导来说,原来难于解决的一些事务性问题,如生活待遇、病号医药、借故请假、不爱惜公物等明显减少,由此在管理上更加便利,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提高邮务技术上。实行薪金制后,人员减少,工作效率却加强了。因为要按照工作表现,通过民主评议来进行等级评定、执行升降和年工加俸制度,使得每个人职责明确。有事请假时必须找人替班,变工互助,谁替谁工作都有情有份有往有来,由此也改善了人际关系。员工即使有点小病也往往不再请假,即使请假也极少逾期。此外,自行车等邮运工具实行折价归私制度,由此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冀南区是抗战胜利之后边区邮政实行薪金制最早的地区,从业务员到区管理局长月薪小米185~360斤,邮工分三等九级,月薪小米230斤~270斤。之后太行行署也决定邮政各局站实行薪金制。“邮务员,站长分六级,月薪小米180~230斤,三等县局长、支局长及科员,一二等局长及科长各分三级,月薪小米分别为240~260斤,280~302斤,管理局长340斤;邮工也分九级,月薪小米180~252斤。”[2]431-432薪金制的推行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节约明显,成效显著。
(二)重视邮政职工的素质提升和权益保障工作
为培养邮政专业人员,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加强邮政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同时为接受中华邮局、团结教育改造旧邮政人员做好准备,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在1946年创办了邮政学校。学校的教育计划是,“政治课占40%,邮政业务课占40%,其他文化、地理及运动课占20%。政治课主要是学习形势和边区统一部署的各项运动(三查、整风)。邮政业务课是讲邮政各种业务,主干线的建设,开展和建设乡邮工作,要求做到准确迅速,大力支援前线,支援土改,节衣缩食,艰苦奋斗,英勇奋战”[2]85。同时还要学习如何挂号、汇兑、邮寄包裹等新业务以及如何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邮政学校第一期学习时间四个月,共培训了45名县局长一级的干部;第二期培训班学期六个月,培训方针为“储蓄干部,提高技术,改造思想,迎接民主运动高潮的到来”[3]。太行区则自行开办了邮政职业学校,主要是招收新参加革命工作的年轻人,学业务、学政治、学习革命传统。
在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同时,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非常重视对邮政工人利益的保护,积极建立和完善邮务工会制度,以充分体现工人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正如董必武所说,“工会本身作用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利益是多种的,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现在我们的工人是我们事业的主人,邮政事业就是我们邮政职工的事业”。“工会在经济上要保护工人的利益。例如工人工资问题,一个时期工资指数应高应低,工会做调查了解,不适当处工会应向管理方面(行政上)提出意见,工人个别有困难,要由工会解决,工会应给工人谋福利,应给创办劳动保险,工人自己储金,邮政行政上应抽一部分基金,政府亦应补助一部分。”[2]149除此之外,工会还需要对工人进行文化教育,不仅是识字教育,还要进行业务方面的教育,使工人加入工会后能够参加事业管理及各种政治活动(如选举)。此外,工会要经常考察工人生活情况,对于工人的疾病或死亡,工会要负责救济,从工人福利基金下抽用或从工人保费内开支。
邮务总局在1946年5月颁布了《晋冀鲁豫边区邮务职工会章程草案》,其中提到工会成立的宗旨为:“1.领导与组织全边区邮政职工,积极参加边区的和平民主建设工作,以求阶级解放。2.团结与教育全边区邮务职工,建设人民邮政事业。3.保护与提高全边区邮务职工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利益。”[2]295当时,冀南邮政职工会创办了福利性质的合作社,帮助职工安排家务,集合大家的力量帮助困难职工,使其能够安心工作。太行邮政职工会发动员工支援前线,“共收员工捐款五万四千八百九十元,小米一千五百八十五斤,书籍三百四十八斤,还有鞋袜,毛巾,肥皂等慰问袋数千件”[2]36。同时还发动员工向模范邮员学习,爱护邮件,遵守制度,贯彻企业化精神,努力建设人民邮政。在此过程中行政领导也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使得各区邮政工会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树立起工会的威信。
(三)有效的政治动员:提速立功运动
为了提高邮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为民服务的热情,及时圆满地完成艰巨的邮传任务,有力地支援前线,推进边区邮政发展,边区邮务总局深入开展了大规模的提速立功运动。1947年颁布了《晋冀鲁豫边区邮务员工立功暂行条例》,将立功条件分为工作立功条件、生产立功条件、节约立功条件、学习立功共7章24条,对组织领导、评功记功、奖励办法和立功条件都做了统一的具体规定。各级都建立了评比组织,要求定期评比。功分四等,即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对于集体和个人(包括干部和邮工),军邮、武交队秘密邮线邮工、干线邮站、乡邮站所有人员、职工会工作人员、杂务人员等各类人员,以及生产节约,政治思想和业务、文化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规定了具体的立功条件。立功条例的公布和贯彻实施,激发了广大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了新英雄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员工互促互助,努力工作为民立功。
同年,《保护邮工暂行条例》公布,目的是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密切前后方联系,保持邮件的速度和安全,使邮工能够畅通无阻地完成工作。这就进一步鼓舞了广大邮务干部和职工为民立功的斗志和热情。邮务工作者们通过调整路线、改进班期,担多走快、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带病上岗,邮递速度普遍全面提高,加快了边区上下的文件、命令以及中共党报传送和群众通信,保证了前线后方的联系。随着提速立功运动的开展与深入,普邮、军邮、干线、乡邮及线路、班期、时限和动力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少创造与改进逐步落实,进一步推动了边区邮政建设的发展。
三、晋冀鲁豫边区邮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内战的爆发和支援前线的需要,使这一时期边区邮政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为节衣缩食,原先为推进企业化而实行的薪金制不得不改为包干制或供给制;又如,为了便于战时的统一管理和行动,原先的邮局垂直领导又改为邮局归同级党委和政府领导。这就使邮政事业的企业化进程一度受阻。同时,因为当时一些邮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思想认识不到位,邮务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邮路组织不合理、班期不衔接、不爱护邮具等现象,由此导致了不少信报传递速度缓慢甚至积压延误等。对此,边区邮务总局在这一时期进行了积极的政治动员,通过开展提速立功运动,统一邮政员工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前述问题在动员下慢慢得到了纠正。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边区邮政建设成效显著。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全体员工发扬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设法推进邮政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具体如下:
(一)邮政业务的开办和扩大
1.发行邮票
邮票制度是实行企业化的第一步,除军邮免费外,一切公私信件都应贴邮票,这意味着邮件开始实行有资寄递。1946年,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所有邮票收入统归邮务总局管理和掌握,邮寄各种邮件的资费由邮务总局统一规定。晋冀鲁豫边区颁布的新邮寄章程规定,边区邮政局所发行的邮票,暂分为以下六种:二角、五角、一元、二元、伍元、十元。邮票价格一概以本边区的本位币为标准。卖邮票时,一概不许赊欠或暂借,邮票一经卖出,一律不许出价收回[2]。1947年,各区邮票收入80%作为地方财政开支,20%归邮务总局,作为邮政事业建设基金[3]。
邮票的发行不仅为边区邮政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资金,同时这也是边区政权机构存在和巩固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为各解放区的通邮和新中国成立后各项邮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开办新业务
全边区在努力发展原有业务的同时还积极创办新业务,增加了商务传和货样,各局站陆续全面开办包裹业务,冀南和冀鲁豫还开办了快信。邮务总局与冀南银行合作在全边区开办了新的汇兑业务,冀南银行为邮局配给汇兑基金,兑付时到银行取款,所收汇款存入银行,按活存透支办理,按日计息。必需时可以透支,但以不超过存款和基金的50%为限,汇兑基金严禁挪为他用。由此,原来的解款办法一律改为票汇,新的汇兑业务迅速在全边区开办开来。1948年还开办了邮寄粮票业务。“凡区级以上机关、学校、团体及工作人员持有证明均可交寄,每次限量300斤,按挂号信办理。并积极试办电汇、邮转电报以及农村储蓄等,以适应需要,尽量便利群众通信。”[2]379边区邮政业务的扩展,加快了边区信息传递和商品流通的速度,便利了民众的经济往来,有力地支持了边区的经济建设。
3.报刊的登记与发行
在新闻纸、杂志登记方面,1946年起邮务总局先后两次进行了整顿并根据新邮章的内容作了详细规定,要求立券新闻纸必须向邮务总局登记,普通新闻纸必须向各区管理局登记方为有效,各局站一律不得办理。各种不定期或临时出版的小报、通报等,也均不予登记。
在报纸发行方面,邮务总局大力发展《人民日报》《新大众》等主要报刊,特别指出《人民日报》是边区人民的主要报纸,并将发行《人民日报》作为邮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邮务总局在在党报发行工作中明确要求:树立发行报纸是政治任务的观念,克服单纯“代订”“代办”的消极思想;努力做到村村有报,随时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使报纸发行向农村、向边沿和前方广泛深入[3]。1946年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邯郸市创刊,每天发行一万份。同时,邮务总局将各级邮局优先作为《人民日报》的派报社,并悬挂“人民日报派报社”的牌子。
《新大众》则是专门为广大基层民众办的报纸,主要是为了配合土改复查运动,让民众了解中共的大政方针。1948年,为贯彻发展工商业政策,繁荣边区经济,各区邮局对城市村镇公私企业尤其是私营工商业者进行广泛宣传,在自愿原则下征订工商业报纸,在城市着重发展《人民日报》与各区日报,在村镇则着重发展《新大众》以及各区日报[3]。
(二)邮政线路的拓展与运输工具的改善
邮政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依靠统一、组织严密、运行可靠的邮政网络系统来完成,邮政线路的建设和运输工具的改善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组建了9条干线,即:由冀南威县至武安(当时为边区政府驻地),冀鲁豫菏泽至武安,太岳士敏至武安三条主干线,以及太行内邱至冀南尧山,邢台至冀南南和,冀鲁豫滑县至太行汲县,内黄至安阳,太岳济源至太行沁阳,襄垣至沁县等6条区际干线,全长1 075里。之后经过努力,各区区内干线长达10 000余里。邮运动力工具随着邮件量的不断增加加以调整,在山区发展了驮班,在平原发展了自行车班和马车班,到1946年底,已有自行车577辆,牲口306头。
1948年为贯彻华北交通会议决定,各解放区间的通邮总干线相继建立。经过晋冀鲁豫边区的干线共有五条,分别是:自陕甘宁、晋绥经长治、邢台到石家庄;自晋绥经绛南、平陵到豫鄂陕;自石家庄经衡水、龙化通山东;自邯郸通山东;自邯郸到苏鲁豫皖通大别山。同年4月,边区开始利用汽车、火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运送邮件,边区邮务总局与有关方面签订了载运邮件合同,并发布了火车、汽车载运邮件决定。规定火车载运邮件重量不限,汽车限重250斤,火车按每华里收费1角,汽车按货运价20%收费,押运人员均免费乘车押运邮件。各区利用火车汽车运输邮件均照此办理。当时,利用火车汽车载运邮件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它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形势,为邮运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乡村邮政的普遍建立
乡村邮政建设是建立人民邮政的基础。“没有乡村邮政的建设或组织得不好,就很难将党的政策、工作命令,迅速正确与全部地贯彻所有村庄,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人民邮政的任务。”[2]299-300在建设边区乡邮之前,党政民各有一套邮传方式,导致机构重叠,彼此互不相关。区村之间的邮件从抗战时期就是沿村转送,人人送信支差,有信即送,无信等候,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民力,而且经常出现邮件丢失、挤压、延误等问题。
晋冀鲁豫边区的乡邮建设分为县至区和区至村两段。县至区段由县局邮工按班期投递,各地都相同;而区至村段则要综合各区组织群众力量的方法。乡邮建设一般有四种方式,即:县局邮工之县干线(到区、代办所、大村镇及沿路所经村庄);大干线邮工沿线投递(只限路过村庄);代办所(利用集市捎转邮件);群众力量(区至村主要力量,如青壮年、老少班、小学生等)。前两种方式发挥的作用大致相当,且班期稳定,路线科学,易于掌握,所以一般县至区与沿线投递邮件是没有问题的[2]。最困难和复杂的是区至村,需要组织好群众,发挥分工的力量,同时要节省民力。组织群众进行投递的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一、组织起来等价交换,包括按分计工和固定待遇两种;二、变工互助,差役分工;三、区增设乡村交通员;四、义务邮工,使用半劳力;五、文化交通网(发行)及报站,并发动小学生;六、专办所;七、代办所;八、边沿区及尚未组织者。以上八种方式都视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各有侧重。
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从县到区的乡线普遍建立,全区乡邮线约在6万里以上。“以全区200个县,每县平均5个区,以每县300里(实际上有7~9个区,路程有500里以上的)即为60 000里。以太岳一区而论,即为19 460里。”[2]293之后在边区开展提速立功运动的形势下,乡邮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尤其是当时要使党报在深入乡村、配合支援土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为了全面提高速度,冀南、冀鲁豫各县都将乡邮路的隔日班改为逐日班;县与县乡邮路可联通的,即直接分发不再绕经干线,干线途中的代办所之信报改由干线直接发,不再绕路发回县局经转。在土改中,区村工作和广大群众对于书报的需要都非常迫切,“冀南区为使乡线与干线紧密结合,加快报纸传递,许多县的乡邮都改为下午出班,报纸到了再出发。结果当日出班的冀南日报,当天可到区、村的就有17个县,次日到有18个县,最远不过三天即到”[2]404-405,由此大大提高了农村征订报纸的数量,广大农户得以及时了解中共的方针政策,县区村之间政权联系也更加紧密。
四、晋冀鲁豫边区邮政建设的深远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尽管处于战争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技术落后,但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通过实行企业化经营,完善制度,健全机构,科学管理,使业务种类和数量不断扩大,邮路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解放区政权、促进其他事业建设和新中国邮政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在发展地方邮政的同时,从各地邮政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支前邮局或军邮局,支援前线,随军南征北战。晋冀鲁豫军邮局就是第二野战军军邮局的前身。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2]。军邮局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与老区断绝了联系的情况下,军邮局除传递军队文件、捷报、传单外,还和部队一起参加了政权建设、筹粮筹款、运送伤员、看管俘虏以及战斗等战勤工作。直到1948年豫陕鄂广大地区取得了胜利,并建立起北起陇海路,南抵长江,东抵大别山以东巢湖至徐州,西抵汉水以西沙市至安康线,拥有三千万人口的中原解放区。这时军邮工作逐渐恢复,与老区的通邮恢复。之后,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军邮担负了广大指战员和广大支前民工的信件和前后方党、政、军、民上下之间的信件、公文和报刊、印刷品、政治传单等的传递。
战争时期各级军邮机构和地方邮政部门真正担负起了“联络党、政、军、民的枢纽,沟通前后方桥梁”的任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为中共赢得政治上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前,国民政府的中华邮政主要在城市,是“为国民党的军政机关、达官贵人、资本家和大中型商业服务,一般市民和贫苦群众是很少使用的”[5]177。中共解放区邮政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农村及边远地区的乡邮建设,方便了广大群众的信息传递,密切了中共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普通民众成了邮政的主要服务对象,边区邮政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邮政。
毛泽东曾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么?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6]138,老百姓是最现实的,他们在对比各种政治力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从而坚定地拥护中共革命。邮政建设使中共获得了占根据地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为新中国人民邮政奠定了人员和物质基础
由晋冀鲁豫边区和晋察冀边区邮政合并发展而来的华北解放区邮政事业,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经营管理、业务内容、邮政网络、邮政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为新中国的人民邮政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8—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快速推进,华北解放区的很多邮政干部职工随军接管新解放地区的邮政,成为这些地区邮政恢复和发展的主要领导和骨干力量。1948年12月10日,华北各解放区邮电局合并为华北邮电总局[4],华北人民政府任命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局长苏幼农为邮电总局局长,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局长成安玉为副局长。1949年6月5日,华北邮电总局改为华北邮政总局;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成立,辖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统管全国邮政、邮电;1949年12月26日,政务院任命苏幼农为邮电部邮政总局局长。1950年1月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正式成立[4],这标志着新中国的人民邮政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