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智造创想空间”平台的建设研究
2021-12-26罗扬艺陈劲文林卓煌冯铿宁林思思
罗扬艺,陈劲文,林卓煌,冯铿宁,林思思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者主体而言,目前很多高校都大力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但各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各有差异。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创业活动激发与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近年来,智能制造学院一直致力于创新创业的研究,通过搭建以“智造创想空间”为载体,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科技,创业起航”的交流平台,以达到整合校内校外创新创业资源,以及建立一体化“智造创想空间”的目的,形成资源综合体。以竞赛为始,以落地为终,打造多方共赢平台。
1. 高校众创空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自我国开展素质教育以来,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如何把创新想法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实现创新创业一体化的目的,是很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团队开展了调研分析,参考多个高校的众创空间文献,从中发现了如下问题:创新创业单打独斗的比较多,缺少相应的思想交流平台,这也反映了大部分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偏向于构建教育体系和政策解读等方面,缺乏实践性的创新创业经验。对项目的实际落地帮助较小。
一是大学生先天性存在创新创业资源匮乏,面临着资金募集、技术指导、人脉资源等众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创业止步于“纸上谈兵”,即便有项目落地,也面临着试错成本较高、市场承受能力弱、失败率大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创业项目难以进一步推进。
二是大学生创业团队素质有待提升。具体体现为负责人领导力不足,难以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项目团队缺乏向心力、凝聚力以行动力,导致项目运营起来比较困难;部分团队成员由于能力不足以及懈怠等原因,导致项目发展困难;团队部分成员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能力较低,导致其缺乏创新与创业的想法,难以融入团队之中。
三是大学生创业者无法摆脱学生的思维和习惯,也没有商人的头脑和手段来强化过程管理,导致大学生对市场数据分析无法做到全面透析的能力,对市场发展趋势不明确性,难以对项目的市场趋势给予准确定位,导致主攻方向不集中,项目难以生存。并且,对市场调研条件有限,无法对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有精确的定位。对项目商业模式不够成熟,盈利模式吸纳不足,对竞争对手商业行为分析不足,盈利变现能力不强。
2. 一体化“智造创想空间”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一体化“智造创想空间”平台致力于建设成为: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科技,创业起航”的交流平台,帮助老师和学生找到自己的合作团队的平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连接校园与社会,服务学生创新实践的平台。做到为高校整合项目资源,为同学们提供与老师一起合作的机会,推动学院创新创业新浪潮。
2.1 一体化“智造创想空间”平台原理机制
“智造创想空间”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号召,为我院师生搭建合作社群、创意实践、开放资源的生态空间;对已有的资源或者拓展资源进行统筹整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一体化“智造创想空间”的资源综合体;为我院师生的创业需求链接有效的资源,助力创新创业项目、培养高素质多维度人才的服务平台。
2.2 一体化“智造创想空间”平台运作模式
一体化“智造创想空间”平台整体运作建设结构,由平台运营、平台宣传、三库管理三大板块构成,围绕这三大模块开展平台建设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的运营模式,符合现代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
平台运营:主要分为大创项目管理、资源纽扣链以及招募与管理人才三大部分,大创项目管理主要依据“创想萌生—团队组建—初步形成—项目打磨—创业项目—项目孵化—项目落地”的全链条式与进阶式实践。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项目, 构建不同层面的平台, 提供不同层面的教育资源。可根据创新创业项目不同孵化阶段的时间错位, 做到资源驱动式孵化,目标导向性运营;整合校内外资源,在不同孵化阶段提供差异化的梯度结构资源。这也是资源纽扣链的核心。招募与管理人才是招募对创新创业有浓厚兴趣或者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和持有项目的负责人或团队,为我院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达到“先创带动后创,人人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目标。
平台宣传:主要对平台形象宣传、活动宣传、创新创业比赛等竞赛的宣传,以及开展关于创新创业学术研讨会(交流分享会)、政策解读和大创比赛宣讲会等相关活动。
三库管理:“智造创想空间”平台的三库已经建立,三库即为创新创业的一个3D数据库,具体为:导师库、人才库、项目库的管理与更新。三库的连接机制也已经在尝试中。在连接导师库和人才库之时,平台还会不断整合资源,根据项目组的发展深度与诉求匹配相对应资源,帮助项目孵化。
人才库:收集我院参加过大创比赛的学生及其获奖情况,邀请其团队加入人才库,招募对创新创业有浓厚兴趣或者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入库;导师库:由平台工作小组收集校内导师信息,按照导师教学方向和研究方向等信息分类建立成库;引进校外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导师,构建“校内教师—SYB创新导师—产业与技术导师”的导师链条;项目库:我院师生优秀的项目、导师指导的项目、学生自己研究的项目以及正在孵化的项目建立成库。同步推进周边高校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等方式,以此加大项目库规模,形成“校内项目—校企项目—高校项目”的项目链,互相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趋势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人才,引进至人才库。
三库的运营方式:平台工作小组对三库的数据有效分析,进行三库之间高效连接,例如;某企业有项目需求,需要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则会及时同步到项目库中,从导师库和人才库中精确匹配专业对口的项目成员;并对项目的诉求提供资源,做到有效跟进,促进项目高效出成果。
2.3 平台初期建设响应
该项目已经在智能制造学院实施开展半年之久。平台构建过程中,我们的初创成员以及指导老师和智能制造学院多位专业老师进行了沟通,向其阐述平台构建理念,并邀请加入“智造创想空间”平台成为第一批导师。随后举行了多次的平台宣讲会;通过在智能制造学院公众号和学校官网进行宣传,使平台知名度得到提升。
目前该平台的校内导师已有二十余位,在平台与“青创100”交流分享会中有幸聘请了广东省创新创业学院曾准院长加入;平台正在打磨三个项目,举行多次项目研讨会,与项目负责人到盟大集团、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多家知名企业探讨项目的可行性。
2.4 优化平台运行机制
2.4.1 内外结合,打造引领性品牌
内部融合:对校内外已有的资源进行融合,通过结合现有的资源,让各方面的资源都能切实投入到各个项目中,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建立一个资源管理库,纳入导师库中统一管理,以实现创想空间的项目推进过程中资源问题的快速解决,优秀的内部融合机制,能让新加入创想空间的同学实现想法快速成型,资源快速对接,项目快速落地,缩短新成员的适应期和适应成本,丰富创想空间的创业项目,提高创业项目的成活率。促进创想空间的内部融合,更好地实现融合性创新、课堂创新、专业创新和师生创新;
外部共生:项目的发展必然需要一个“肥沃”的土壤,良好的外部共生环境才能让创业项目更好的发展,为了实现外部共生,创想空间着力推动校企合作,引进优秀的企业来扶持项目的发展,让创想空间中优秀的项目在企业的沃土中快速地成长。创想空间亦能结合企业所需,创建企业所需项目,利用创想空间人才库中充沛的人才资源成立项目组,对企业项目进行专项攻坚,做到项目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缩短项目实现盈利所需的时间,推进创想空间与外部企业之间的共生,为学生提供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
2.4.2 创新与创业实践
创新与创业融合:智造创想空间的核心是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创新与创业的有机融合,将创业者的创新点进行孵化并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大学生创业项目只具有创新点是不完善的,在创业进程中,还必须具有商业性。那么我们从创新创业落地三步法分析:市场调研、技术核心和市场营销。第一步:市场调研,可以分析市场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量大小;第二步:技术核心,根据客户的需求与体验,了解行业痛点,并分析掌握的技术核心是否能解决;第三步:市场营销,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等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从而使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更加契合客户需求。
驱动式孵化:任务型驱动:通过拟定项目计划时间轴,在不同时间阶段,通过路演的形式进行汇报成果以及中期检查等任务驱动打磨形式;激励型驱动:制定积分激励机制,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表现,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资源型驱动:根据项目进展的深度适当匹配资源驱动项目的进度。
项目打磨团队:邀请产品技术导师、SYB导师、优秀项目代表等组建成项目打磨团队,在不同阶段,通过路演的形式对项目的成果进行展示,打磨教练会从技术、商业和市场等不同的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发展方向,以及会根据项目团队在路演中提出诉求,进行核心讨论,并梯度匹配资源。这样的形式不仅能锻炼团队的“软实力”,还可以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并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确保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地落实。
2.4.3 人才培养建设
开展双创讲堂: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沙龙、论坛或研讨会,例青创100企业交流分享会,邀请创新创业专家学者、优秀创业企业代表为学生解读创新创业政策和交流创新创业经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因(创新思维、创新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兴趣。加强平台与社会的互动,促使项目孵化成功。
先创带动后创:针对大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能力相对薄弱的痛点,“智造创想空间”创新性地提出了“先创带动后创”的理念,通过有项目负责经验的同学,带头组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团队,提升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更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其做项目的能力,还可以“核裂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到“先创带动后创,人人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与开放实验室共建:为培养多元化的人才,突破技术的瓶颈,计划与开放实验室联合建设科学的学习体系;有开放式的实验室和骨干教师的支持,便能促进大学生的课内外学术研究、发明创造及创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硬知识和软实力的提升:项目能够得到孵化或者在比赛中走得更远,是需要一个团结、不断积累硬知识和软实力的团队。对于“硬知识”,平台会将收集他人的经验、往届赛事视频以及商业策划书等“干货”分享到各团队中;对于“软实力”,则是培养团队的台风、演讲能力、应变能力等,让有多次参与比赛并获得奖项的同学开展分享会的形式传授经验,以及定期开展模拟路演汇报项目进展等方式培养“软实力。
2.4.4 团队建设
团队能力提升的六个方面:第一,共同的团队目标。在创新创业的路上不但要有明确的思路,聚焦的战略,还要有详尽的规划,清晰的路径,具体的措施,才能达成共同的目标,且有明确的奋斗方向。第二,合理的团队分工。对团队成员职责进行分析,明确团队成员的使命和在团队中应发挥的作用。给团队核心成员进行赋能,让其在团队中发挥其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第三,有效的团队沟通。团队核心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推进项目进程的关键,是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第四,坚实的团队信任。管理者对项目团队的信任也是对项目团队成员的一种信任,是有效运作团队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对项目团队的信任就是相信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协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认可;对团队成员的信任就是对个人因素的认可。第五,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平台积分激励机制,还要完善团队的激励机制,目的在于鼓励表现优秀者砥砺前行,对团队中“滥竽充数”的长期潜水者“零容忍”。第六,科学的学习体系。为了培养多元化人才,解决“成员没有互补性”的问题,科学的学习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共同学习才能使团队成员获得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升,改善团队的建设,有效地提高团队效率。
激励机制的建设:通过制定积分激励制度,重要资源以及平台福利会根据平时表现以及积分的分数优先考虑分配。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具体措施来进行系统化构建激励机制,用激励机制建设来培养人才,让创新创业者在努力过程中有所收获,激励使他们更加有动力,从而转变以往“画大饼”的激励方式,实现了激励和资源之间的互动。
校外创新创业实践认知:根据激励机制的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突出的创新创业团队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创新、创业以及管理经验。学习完成后团队内部通过会议进行复盘,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学习成功经验,破除舒适圈,突破自己。
2.4.5 构建商业素养基础
对项目风险因素谨慎分析:创业者必须对他们的商业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和仔细的分析。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以促进创业,提供大学生一些优惠和政策鼓励,降低产业领域税收,为自营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项目、技术的培训,形成了一个更加宽松的商业环境。首先,创业者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对项目政策法规、市场、技术等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详细地分析和分层,深入地认识创业项目的微观和宏观经济环境,以获得创业项目过程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从而降低试错成本较高,提高创业成功率。
强化商业思维:摆脱大学生固化思维和习惯,形成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不同,战略投资与理财和捕捉机遇的能力、智慧创造财富,善于资源利用,寻求提升财富和精神素质的办法。对项目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发展和综合优劣势分析,强化商业行为,对项目的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客户的需求给予准确定位,转变盈利模式,提高盈利变现能力。
善于整合资源:具有创业精神的人做事时,不会首先考虑自己的个人能力或信心。这是关乎在你的手中有多少可利用的资源,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如何合理地整合它们,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和最小的成本。对于资源整合者来说,必须懂得明确需求,把自我需求变成公共愿景。因为只有明确了你的需求,才能知道应该匹配什么样的资源,才能知道所需要的资源在哪里;把自己的需求经过包装成为公众愿景,才能成功获得相匹配的资源。
3. 结语
“智造创想空间”未来会发展成资源一体化、模式多样化、政策服务多元化、创业导师多元化的一个平台,我们的初衷是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增加人才密度,助力孵化更多项目。我们不仅有网络上的平台可以交流,我校的“创新创业中心”作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基地,逐步满足公共服务平台、交叉实验室、创新工坊、创业实训基地、导师工作室等功能,并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办公空间,形成创新创业的积聚效应、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发展空间,主动谋划与周边兄弟院校、科技园区和地方社区开展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充分的物理空间保障。“以能力为导向,以双创为引擎”,深入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