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26李科
李 科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急诊科,北京 102401)
急性酒精中毒是过量饮酒后出现的一种急症,其主要临床症状有意识障碍、动作不协调、恶心呕吐等,病情较轻者疾病可自行恢复,中、重度者需入院接受系统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损伤机体神经与肝脏功能。纳洛酮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常见药物,属于羟吗啡酮的衍生物,具有拮抗阿片受体、抑制β- 内啡肽释放及减少神经功能受损等作用,但其药效时间持续较短,且药效过后患者会再次出现嗜睡、呼吸抑制等症状[1]。中医认为,急性酒精中毒属于“酒悖”“酒毒”范畴,应以开窍解毒、清热祛湿为主要治疗原则[2]。醒脑静可有效降低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常用于治疗高热、昏迷、脑血管病及各种眩晕症等[3]。本研究旨在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5~50岁,平均(39.65±10.21)岁;病程1~3年,平均(2.43±0.21)年;摄入酒精量400~510 mL,平均(472.55±30.55) mL;兴奋期患者10例,共济失调期患者15例,昏迷期患者5例。联合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50岁,平均(39.61±10.25)岁;病程1~4年,平均(2.41±0.25)年;摄入酒精量400~520 mL,平均(472.52±30.56) mL;兴奋期患者10例,共济失调期患者16例,昏迷期患者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参照《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参照《急性酒精中毒中医诊疗专家共识》[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经临床医师检查确诊者;中重度中毒者;无药物禁忌证者;出现呼吸抑制、昏迷、低血压等症状者;既往无严重脏器组织疾病者等。排除标准:其他原因中毒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洗胃、纠正酸碱失衡、吸氧等常规干预。常规组患者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康哲(湖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437,规格:1 mL∶1 mg]治疗,参照《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4]中的相关标准判定患者的酒精中毒程度,中度中毒患者使用0.4~0.8 mg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混合后进行静脉推注,必要时加量重复;重度中毒患者使用0.8~1.2 mg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推注,若用药30 min后患者神志仍未恢复,重复1次。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1020664,规格:10 mL/支)治疗,将20 mL醒脑静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混合后静脉滴注,2次/d。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症状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待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正常后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4]中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且意识、语言功能恢复,呼吸均匀,血压回升至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意识基本恢复,语言少,呼吸缓慢,血压回升但低于正常水平;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临床指标。在用药后开始记录两组患者语言、动作、神志、呼吸、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③生命体征指标。使用心电血压监护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等。④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抑制、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2.2 临床指标 联合组患者语言恢复时间、动作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改善时间、神志改善时间、呼吸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 h)
组别 例数 语言恢复时间 动作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体温改善时间 神志改善时间 呼吸改善时间常规组 30 1.52±0.52 1.55±0.38 48.37±6.24 2.35±0.14 1.25±0.11 1.14±0.12联合组 30 1.08±0.31 1.05±0.22 24.34±2.15 1.42±0.11 1.02±0.24 0.94±0.12 t值 3.981 6.237 19.942 28.609 4.771 6.45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生命体征指标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 MAP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MAP:平均动脉压。1 mmHg=0.133 kPa。
心率(次/min) MAP(mmHg) 呼吸频率(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30 56.82±8.82 75.25±9.18* 62.82±8.91 87.94±9.42* 14.31±2.24 17.94±1.21*联合组 30 57.02±8.11 90.24±10.25* 62.92±9.82 96.25±11.25* 14.21±2.51 19.21±0.94*t值 0.091 5.967 0.041 3.102 0.163 4.54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2.4 不良反应 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与常规组的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是一种因大量饮用含酒精饮品而引起的疾病,酒精进入血液后可促进垂体前叶释放过量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不仅会使大脑和中枢神经兴奋,亦可抑制神经活性,达到麻痹大脑的作用,该病发生后进展较快,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甚至导致死亡[6]。纳洛酮作为阿片类受体拮抗剂被广泛应用在麻醉苏醒、急性酒精中毒等患者治疗中,经静脉给药后起效快,可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亦可消耗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促进患者神志、意识恢复,但该药会导致患者心律失常、肺水肿,甚至发生心室颤动等情况[7]。
中医认为,急性酒精中毒因饮酒过度,伤于酒毒,助热生火,闭塞气机以致气血运行失常,神机阻闭所致。醒脑静的主要成分麝香可开窍醒神、活血通经;冰片清热止痛;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郁金行气解郁、清心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之功效,且具有降低脑水肿,改善脑血流的作用[8]。急性酒精中毒发生后患者会出现神志不清、言语不利等情况,醒脑静可缓解患者神志不清、酒毒攻心及头痛呕吐的症状,且醒脑静的药效温和并较为持久,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提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当大脑中酒精浓度较高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会处于抑制状态,不仅会导致其大脑皮质调节功能失灵,亦可诱发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状,而治疗急救酒精中毒的关键在于降低机体内的酒精浓度,因此在患者入院后需及时进行治疗,以减少酒精在体内的残留量[10]。醒脑静经静脉滴注后可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对细胞结构的破坏;同时其可释放血管中的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使脑血流循环改善,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促进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确保患者在短时间恢复清醒[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能有效促进患者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尽快恢复正常,挽救患者生命。
综上,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在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症状中极具优势,可促进其生命体征尽快恢复,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且安全性良好。但本文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与研究指标较少,鉴于此,后期需优化研究设计方案,通过大样本量、多指标、多中心对比研究,为临床控制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病情提供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