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车承载的文化世界
2021-12-25郑金龙
郑金龙
学生时代参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时,我第一次见了古战车——秦汉战车。讲解员称,这个相当于古代战场上的坦克。虽然摆件经过了2000多年的封存,但我还是清晰看见健硕战马和宽大的车身上的一些细节。我在脑海里按照当今战马比例还原,并屏住呼吸,想象如果是真的战车在我面前,别说和它打斗,光是气势都可以把我吓住!把它称之为一辆坦克,真的不为过。从此,我对古战车的兴趣被点燃了。
为了研究古代战车,我每年都会去探访很多博物馆,比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不止一次地去看。由于地域历史文化不同,这些古战车文化也会有所区别:广东地区,离中原地区很远,属于山越之地,有记载的机械性古战车相对较少,而接近近代的火炮战车居多,也可能是因为明清时期,广东沿海地区为了抵御外强入侵,多使用火炮远距离御敌而留存至今;内蒙古博物馆是游牧民族战争历史的展现,多是打猎弓弩以及元朝攻城略地使用的重力投石机等一些大型机械古战车;日本东京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多国文化的汇集地,它包含有中国文化、日本本土文化以及西方近现代的一些文化,把日本战国时期甲胄、兵器以及古代土木工程建筑展现得淋漓尽致。日本古战争文化有其特别之处,然而就封建时期的条件来说,中国的古代战车技术水平远超当时的日本。以投石机举例,当中国已经使用威力更大,结构更人性化的重力投石机攻城略地时,日本还在使用较为早期的人力牵引投石机:13世纪末元朝忽必烈曾使用一种叫“回回炮”的重力投石机攻占南宋襄阳城,这种投石机利用杠杆原理,靠近支点的一端装有重物,离支点远的地方连接抛物袋。通过抛石机前端的铰链盘带动牵引线将抛臂下拉,用铁梢卡住抛臂末端,放置好抛物后,拉开铁梢,配重物在重力作用下下垂,通过杠杆原理及惯性将抛物抛出。这种投石机操作人员少、操作简单,精确度高。重力投石机也为元朝开疆扩土立下汗马功劳。在由霍华·杰拉德在《日本足轻》中绘制的一张图片中,我们能看出直至15 世纪中后期,日本应仁之乱中还在使用由40名炮手拉动的牵引投石机情景。这种人力牵引投石机,虽然都是以杠杆为原理,但它需要用人力作为动力,倘若遭遇恶劣天气,这种投石机几乎派不上用场。在未找到日本使用重力投石机记录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前辈们研究過的一些作品,从侧面猜测日本似乎并没有使用过重力投石机,而是跳过此阶段,直接使用了加农火炮。
穿越千年时光的迷尘,要用模型复原古战车谈何容易?为了收集信息及获取灵感,我每天都会在网上找资料,每周都会到图书馆找文献,用笔记录。图书馆没有的文献,就购买相关书籍回去研究。我曾花8000元买了一台模具机器回来,由于操作不当,没用一个星期电源就烧了,不得不返厂维修。使用台式切割机,不小心差点切断手指,到医院缝了五针。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我忘记初心!每当一架架古战车从手绘图变成成品的时候,我都难耐心中的激动与兴奋,这是个既刺激而又能探索未知的过程。
在修复古战车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困难,有三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一是古战车的免胶水设计。大约在公元前2 世纪的西汉时期编写的《考工记》中有一段关于弓的复合性的记载:“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里面提到用胶来黏合弓。在古代建筑以及一些古代家具中,为了加固榫卯位置,有工匠会使用一种“鱼胶”。这种胶是从鱼体内取出鱼鳔,通过蒸,熬,捣烂等方法后,最终得到的。使用时需要隔水加热,待鱼胶融化后涂抹在木头表面及榫卯处,冷却干燥后,十分稳固。虽说在复原过程中我直接使用胶水会容易一些,但古代建筑或者木头制品更多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结构的榫卯,不用一颗钉子,也不需要用一滴胶水。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类似的工艺,思来想去,毫无头绪。后面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相关专业的师兄。师兄在这方面 “慷慨解囊”——他提到“燕尾榫”,由两块平板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这种榫卯结构不仅可以使用在直角相接的,还可以使同一平面相连。这次会面,使我茅塞顿开的同时也受益匪浅!后来,我用此法尝试制作配重式投石机,却多次出现歪斜以及缝隙过大的情况。我用卡尺量一量尺寸及缝隙,发现原来锯条厚度会影响缝隙,后面就在切割时预售了约1毫米的间隙,用锉刀打磨适配。这种方法很笨,但最后成功了!
“爸爸,我想要这辆车和上面的小人……”另一次,我和儿子一起翻阅《儿童历史百科绘本》时,孩子对书中的“记里鼓车”爱不释手。我开始查找资料,才发现记载这类车的制作工艺的书非常少。记里鼓车,又叫记里车,大章车。最早出现在汉朝的《西京杂记》里,当时叫“记道车”。相传是东汉时期科学家,在记道车的基础上,利用齿轮咬合原理,研制了记里鼓车。记里鼓车是古代天子出巡时,仪仗车驾必备的一种典礼车(比方说还有白鹭车、羊车、象车等),用四匹马拉,排第二位。古籍依稀记载着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下层的减速齿轮系结构以及上层的小木人槌手结构。下层减速齿轮系结构很简单,就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组,这个不难研究。而中间部位的齿轮带动小木人动作的机构,相传是一种凸轮机构。我刚开始使用封闭式圆弧轨道作为凸轮轨迹,发现凸轮会被卡死。尝试用长木棍作为曲柄摇杆机构,能实现动作,但显得十分生硬,并且也容易卡死。正在苦思冥想时,目光被一条黑绳吸引。瞬间感觉灵感被点亮 ——,改用绳子。用了绳子后,确实灵活了不少。然而更大的问题来了,小木人怎么敲鼓呢,动力在哪里呢。刚开始是使用弹力绳回弹敲鼓,敲鼓声音很清脆,然而细想一下,古时候哪里会有弹力绳或者弹簧这种东西呢?那么就只有重力可以用了,将木人衣袖加大,槌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垂,带动木槌锤在鼓面上。一个记里鼓车模型就这样复原出来了。
回回炮
朝代:元朝
特色:利用杠杆原理的重力投石机,杀伤力很
强的远程攻城武器
发明者:未知,相传十一至十二世纪的中东地区
还有一次是2019年,网友在与我聊天时谈起一款战车。他说:“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的诸葛连弩主要用于对付魏国的骑兵,它的准确性不一定很高,但重在一次发射的箭矢多,起到对骑兵的压制作用,有点长枪方阵的感觉。”我觉得他讲得挺有道理。在网友建议下,我开始研究这款巨型弩。为了了解更多信息,我翻阅了很多关于古代战争器械的书籍,也查阅了《三国志》的记载。然而,这些书籍对这款战车的记载寥寥无几。没办法,只能大开自己的脑洞,使劲去想!先是弩机结构,本来想直接沿用“三弓床弩模型”的结构,但是鉴于缺乏创新性及一弦多箭的可行性,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2019年10月份,我在参观内蒙古博物馆的时候,发现一名猎人模型使用的弩机非常符合这款模型的发射机构,经过反复钻研改进,终于成功了。车轮上的转刀是另一个要点。最初我认为它只是一种装饰,但后面想想,如果真的上了战场,这个转刀应该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战车在推动过程中,轮子带动转刀转动,可以对敌方步兵的下肢进行伤害。我由此着手钻研,但问题在于固定轮子的金属轴套口子太长,不容易安装刀片。我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有一次偶然发现“单臂投石机”的轴套,居然创造性地反过来安装。于是我用加大套筒的方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经过2个多月的琢磨推敲,我终于把这款战车制作了出来,然而在试验中又发现发射三支箭时,做不到三箭齐发,而是互相“交叉打架”。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爱人悠悠地说了一句:“可以把箭槽加高啊。”看似很简单,却一下子解决了大难题。
研究了这么多古代战车,在我看来,顶级的战车必须具备三种条件:第一威慑力:体型雄壮,杀伤力大,未开始作战就可以震慑对方,寒敌军心;第二操作便利:在激烈的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哪一方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古战车作为战场上的主导武器,操作便利很重要;第三强适应性:能在不同地形、不同条件下正常运作。
云梯
朝代:春秋时期
特色:可折叠式楼梯,非杀伤性的辅助攻城战具
发明者:鲁班
三弓床弩
朝代:北宋
特色:两正一反的弓弩安装方式,相对省力且射程较远的重型弓弩
发明者:未知,记载于《武经总要》
春秋战车
朝代:春秋时期
特色:机动性极强的复合式兵种战车
发明者:有人称是黄帝发明,也有人称是夏朝工匠奚仲所造。
Tips與战车有关的成语冷知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成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话一出口,哪怕是用四匹马拉车也追不回来。这个成语其实是与秦汉时期的四马战车相关。四匹马并排拉着战车,中间两匹马通过挽具与车辕相连接,称为“服马”;两边的两匹马则用牵引绳索绑缚在车舆下端与车辕平行的位置,称为“骖马”。四匹马并在一起就合称为“驷”。四马中,“服马”与车体直接连接,比较容易驾驭。难驾驭的是“骖马”,因为它们只用绳子与车体相连,并且处于外侧,很容易跑偏。那么怎么办呢?安装胁驱。所谓胁驱就是在服马外侧,安装一个类似“┣”型的铜鸟。当骖马靠近服马时,“┣”型的铜鸟叉出来的部位就会刺到骖马内侧,迫使骖马与服马保持距离;当骖马远离服马时又会被绳索扯回来。以此来保证四匹马劲往一处使,使战车飞驰向前。
当时用四匹战马拉的战车上,一般是载有3名士兵。中间一名士兵负责驾驭马车,右后方士兵手持长戈,用于中距离搏杀;左后方士兵为车长,负责指挥,手持弓弩,用于远距离进攻;马车对敌军可以进行近距离撞击。这种战车在当时属于一种复合式兵种,不论从气势上,还是杀伤力上都不容小觑。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历史经典也会骗人:在翻阅北宋军事著作《武经总要》时,我被里面的“巢车”古代图片吸引住了。所谓巢车,其实就是一种古时候专供观察敌情用的瞭望车,主要由底座,竖支撑杆以及瞭望箱组成。然而就这么简单的结构,居然出现了一个缺陷!两根竖杆立起来,在竖杆最上端有一个横杆,用于吊挂瞭望箱,然而在两根竖杆中间居然还出现一个横杆。从力学角度分析,这个中间横杆起到了加固两根竖杆的作用。然而在使用中,由于瞭望箱和横杆是在同一个基准面上,当瞭望箱下降时,会被这个横杆阻挡,而无法下降到底座面板上,那么这时候执行瞭望任务的士兵就只能从中间悬空位置跳下来。也因为有那中间横杆的存在,实际上瞭望箱没有办法从底座面板顺利往上升到顶端。显然,如果按照古时候的这张图去复原这款战车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在研究古战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同好。有位香港人很喜欢我复原的木牛流马模型,要买回去收藏,同时他也有一个请求:把木牛模型身上的“蜀”字换掉,改成他的姓氏。我同意了,后来我们成了朋友。他把一些收藏品送给我,还在香港找了一些古代战争的书籍寄给我。我真的很感动!后来他建议说我复原的战车都是木头制作的,其实真实的古代战车有很多零件及部位都是需要金属的,可以多使用金属零件,这样更具有质感。我觉得很有道理,后来都在需要的部位使用了金属零件,质感确实提升了不少。
在2000年时,我就知道一些国外爱好者在复原中外古战车实物及模型,他们会在旅游景点会安排游客亲身操作古战车,体验古代战争游戏。也有一些著名学者,例如英国的李约瑟先生将我们中国古代战争文化研究得十分深入,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的第六分册细说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知识。国内近些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古代战车爱好者,但自主研究古战车文化的文献书籍相对较少,基本是翻译出版,国内许多旅游景点的古战车复原品也仅仅是给游客拍照打卡,游客根本没有机会上前体验操作,十分可惜。
古战车就像一架时光机器,载着我一次次穿越到古代战争的硝烟里去。如果你也想通过战车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或恢宏或传奇的战争历史,那么我有一些建议:在获取文献方面,不要只停留在网络上查看资料,最好是通过书本来系统地学习,也要阅读外文书籍。有机会一定要到国外体验古代战车操作,加深对它的了解。如果想要尝试古代战车修复,要尊重历史,但也要对历史抱有怀疑的精神。千万不要轻信影视剧里面的古战车,不要人云亦云,而是要自己探索出它的内涵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