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病人及护士对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1-12-25郝瑞霞李育玲杨丽洁

护理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护士病人

郝瑞霞,李育玲,王 琛,杨丽洁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其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死亡率也居慢性病的首位[1]。冠心病病程迁延,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使临床症状加重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病人心理负担增大[2],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速病情恶化,有效治疗病人的负性心理以控制疾病发展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深入,国外关于计算机辅助心理治疗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我院也尝试使用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护士对病人的负性情绪进行干预,所使用的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原理设计,综合心理动态评估、改变不良认知、情景体验、放松训练等行为疗法为一体。心身调节是指该系统既包含了心理治疗技术,又加入了身体放松指导练习,而智能化则体现在计算机系统的灵活转换及病人心理动态评估数据的分析处理上。同时还加入了护士疾病知识专业指导部分,干预后病人负性情绪得到了缓解,临床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本研究旨在了解病人和护士对计算机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治疗的看法,以便全面评估其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 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计算机智能系统辅助干预的冠心病病人及参与治疗的相关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不存在认知、听力、沟通方面的障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样本量的确定遵循资料饱和原则,即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最终纳入9 例冠心病病人(编号为P1~P9)及4 名护理人员(编号为H1~H4)。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表2。

表1 病人一般资料

表2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确定访谈提纲 课题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拟定访谈提纲,并邀请1 名专家进行了修订,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提纲内容包括:您对这种新的治疗方式有什么看法?这样的治疗方式使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您坚持/放弃使用这个治疗方式的原因?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开始前向研究对象解释、说明访谈目的及方法,获得同意后使用录音笔进行录音,访谈在心理治疗室进行,每次20~40 min。共有两名研究人员参加访谈,所有的访谈由具有经验的专业心理治疗师进行,负责对研究对象进行提问,另一名负责录音及记录(包括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

1.2.3 资料分析方法 运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3]。访谈结束后及时将录音逐字、匿名转录,两名研究者充分熟悉文字材料,识别有意义的陈述,构建意义单元,然后将意义相近的单元聚类形成主题雏形,并详细描述。最后,两名研究者对主题雏形反复比较讨论,浓缩形成主题,若观点不一,联系研究对象核实,直至达成共识。

2 结果

2.1 病人主题1:治疗态度

2.1.1 对计算机治疗持积极态度 许多病人认为接受计算机辅助治疗是一种愉快又新颖的体验,治疗过程轻松,自主性强,还有的病人学会了使用计算机。P2:“我年纪大了,平时看个报纸字太小,还得用放大镜,这能把字放大,还能读出来。”P5:“设计得挺不错,我喜欢旅游,看看大自然的景色,心情就会很好,这个背景啊是蓝天啊、白云啊、大草原啊,滚动播放的,看着就舒服。”P6:“我挺喜欢的,因为我能自己控制鼠标和电脑,不想看的那一块直接跳过去,之前除了用用孩子给换的智能手机,平板什么的就不敢动一下孩子的,这次住院不光治好了病还学会了用电脑”。

2.1.2 抵制计算机治疗,依赖护士 也有一部分年龄大的病人由于认知、记忆功能衰退很难接受这种数字治疗技术,对电脑这种新治疗方式无所适从[4],甚至产生抵制或防御,更倾向于依赖护士,认为护士可以提供个性化指导。P3:“用了几天,觉得里面有些东西太专业了,我又没学过医,真的理解不了,到头来还是要问护士。”P7:“要是生病了看看电脑都能好,那来医院干嘛,机器怎么能治病呢,每个人病情不一样,它(电脑)怎么给对症治啊。直接问医生和护士不好嘛,他们能根据我的情况告诉我怎么做,反正(我)用那电脑就是听了听音乐”。

2.2 病人主题2:意识行为

2.2.1 疾病认识提高,生活习惯及行为改变 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更加了解,在多个方面的疾病知识增加,如药物、饮食、运动、预后,生活行为也开始转变。P2:“唉,身体要紧啊,烟酒能戒就得戒了。”P8:“我天天晚上九点半就躺下了,这两天在医院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P9:“闺女给买了一个药盒盒,分了4 格,分别放早上、中午、晚上、睡前吃的药,以后就不会忘记吃药了。”疾病防治意识增强,开始关注家人的身体健康。P6:“我这病有没有遗传给娃娃们啊,老大(大儿子)以前胸口憋闷,是不是该让他来医院检查一下?”

2.2.2 得到认同或反馈,自信心提高 计算机心理治疗程序在疾病每个阶段都会为其设定1 个目标,引导病人不断接近,并在病人参与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和提醒,这样的反馈使病人能够追踪自己的治疗进程,做好下一步准备,对于提高自信、激励病人摆脱负面情绪很重要[5]。P1:“每天像闯关一样,能看到进行到哪里了,还有测验。”还有的病人在计算机情景模拟过程中得到心理认同感。P4:“这个情况我经常遇到,原来不只我一个人会这样啊”。

2.3 病人主题3:治疗动机

2.3.1 希望疾病恢复 病人经受疾病带来的躯体痛苦后,迫切希望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摆脱这种现状,将希望寄托于这个治疗。P2:“住过好几次院了,啥方法都尝试了,我这病还是会复发,希望这个对我有帮助。”P1:“就是想好得快一点,什么都试试,不能住(院)太久了,家里人还指望着我呢”。

2.3.2 对专业人员的信任 大部分病人从各种碎片化信息中识别并整合有用信息是困难的[6],医务人员的专业身份能够带给病人信任,帮助病人采取行动或做出决策。P5:“医生护士一起推荐的,说你们医院做的,这肯定比外头专业啊,我想试试看。”P8:“用这个肯定是比较放心嘛,人家大夫和护士也不是把这东西塞给你就不管你了,有啥不清楚的咱都可以问啊,人家说啦,这就是个辅助治疗,帮助我们恢复的”。

2.3.3 未产生额外费用 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病人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会犹豫不决,而计算机辅助治疗是完全免费的,对病人来说既能节省支出,又有一定的机会康复,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P6:“反正不收费,我就接受了,说不定真的有效果呢”。P9:“高科技产品嘛,没有收钱,老伴和女儿想让我体验一下”。

2.4 护理人员主题1:工作效率及人力资源 临床护士认为计算机智能系统的应用有效缓解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H1:“用这个进行健康教育,病人既容易理解又印象深刻,省了不少面对面口头宣教的时间,也不会忘记给这个病人讲了啥,没给那个病人讲啥。”研究中的计算机治疗系统由于结合了一定的心理治疗技术,临床心理治疗任务繁重时还可适当弥补专业心理治疗人员不足的缺点。H4:“科里心理问题的病人特别多的时候,都是请专业的阳光天使(心理专科护士,前期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了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颁发的证书)和心理治疗师来治疗,人家没空的时候,我就束手无策,手忙脚乱。有这个东西以后,它就能帮我简单调节一下病人的情绪了,在护理心理疾病的病人时就容易很多”。

2.5 护理人员主题2:病人的人文关怀需求 以病人需求为出发点是开展一切治疗护理工作的前提,临床工作中病人的需求可能来自疾病方面,也可能来自其他方面,护理人员作为特殊的群体,在工作中不仅要为病人解决躯体痛苦,更要给予心灵关怀和照顾。H2:“有的时候为了避免病人在护士面前使用计算机时紧张,我就会走开一些,但病人就会觉得我不重视他。”H3:“有的病人会强化病人角色,觉得自己生病后很脆弱,不愿意去触碰电脑或者会问我一些电脑里没有的问题,这类病人我在工作时就会多一点关注和引导”。

3 讨论

3.1 重视病人的个性化需求 前期临床研究应用得是基础版的针对广泛焦虑、抑郁等治疗的计算机治疗软件,虽然应用时结合了相关专科护理干预,但并未满足所有病人的疾病需求。老年人是冠心病病人的重要人群,数字信息治疗手段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冲击,受传统治疗观念的影响,难免对新治疗手段的疗效产生怀疑,并且身体机能的下降使他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面临困难[4],短时间内不愿意接受该治疗,更依赖医护人员。而中青年冠心病人群受互联网信息冲击小,能够熟练地操作电子设备,他们享受的是治疗过程中自主性和认同感,对医护人员依赖较小。另外,由于病情进展阶段的不同,不同病人的疾病需求也不同,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满足病人的个体需求。对于老年病人,医生和护士要向他们介绍身边成功治疗的案例,消除他们的疑虑;将电脑设备操作简化,降低老年人使用的难度。对于中青年病人,可以适当增加反馈,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以达到调整病人的行为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3.2 重视护患关系 研究表明,有专业人员指导的计算机心理治疗比完全自助的计算机心理治疗效果更好[7],病人更容易接受指导性自助方式[8]。日常治疗中病人接触最多的是护士,他们更愿意与护士交谈而不是医生,护士在病人住院乃至出院后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作为专业人员,护士能够为病人解答冠心病相关知识,进行用药生活指导,提供疾病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等,使病人有安全感[10]。计算机治疗技术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产物,科技的初衷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只有与人文关怀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因此,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为医疗护理诊治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却并不能完全取代医护人员的专业与主导地位。

4 小结

本研究表明,不论是对病人还是医务人员,计算机辅助心理治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减轻护士工作负担,提高病人对抗疾病的信心,病人参与护理治疗的过程实现了生活方式的调整,但也存在老年病人应用计算机智能系统的治疗积极性不高、临床专业心理治疗人员缺乏、病人人文关怀需求大的问题。建议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升老年人的参与感,护理病人时主动、及时地给予心理支持和关怀。护士是人文关怀的主要实施者,护士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病人的就医体验,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培养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及意识[11],加强临床护士的心理技能培训。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谁是病人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