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产业培育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1-12-25黄培剑贾保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浪县特色产业日光温室

黄培剑 贾保军

(1.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甘肃古浪733100;2.古浪县十八里堡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甘肃古浪733100)

古浪县属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 个贫困县之一,全县辖5 乡14 镇1 个街道、269 个村(居)委会,常住人口38.8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6 万人。在扶贫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结合总书记的指示,甘肃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牛、羊、菜、果、药、薯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行动。为此,武威市委、市政府以钉钉子精神抓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落地,制定实施《武威市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突出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特色产业。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攻坚拔寨、全力冲刺的关键时期,古浪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最新部署要求,结合武威市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农业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精细果蔬、枸杞、高原绿色蔬菜、食用菌、特色制种、中药材、“花海经济+”等特色产业,树立了脱贫攻坚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古浪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十大产业”“五小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黄羊川、黑松驿、十八里堡、古丰等4 个留居乡镇为重点的南部沿山区产业带,主要发展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以泗水、土门、定宁、永丰滩等井河灌区乡镇为重点的中部川区产业带,着力抓好设施农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制种产业; 以黄花滩移民区为重点的北部沿沙区特色产业带,主要扶持群众发展以日光温室精细果蔬为主的丝路寒旱农业,以牛羊鸡鸽为主的舍饲养殖产业,以枸杞、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

1 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全面推进移民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黄花滩移民区按照人均1.75 亩配套分配了农业产业用地,共开发农业和生态用地12.4 万亩。大力扶持群众发展以日光温室精细果蔬为主的丝路寒旱农业,以牛羊鸡鸽为主的舍饲养殖产业,以枸杞、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 828 座1.36 万亩,新建的1 000 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开工建设526 座,完成墙体271 座,海升集团12 万m2海升现代智能温室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西区、东区立柱建设;建成养殖暖棚2.4 万座132 万m2,4 个万只羊场主体全部建成并正在投畜,祁连山黄金奶源带古浪生态奶牛养殖园区正在加快推进; 发展特色经济林2.1 万亩,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1.06 万亩。移民区肉羊存栏量达到68.73 万只、肉牛存栏量达到2.24 万头、鸡存栏量达到36.23 万只、种鸽存栏量达到2.50 万羽、果蔬年产量达到6.5 万t,实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目标。

1.2 加大富民产业培育资金扶持力度

以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为重点,以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为主体,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支持力度。戈壁农业每座总投资6.98 万元,其中,县财政奖补4.98 万元,农户自筹2 万元;实用面积60 m2养殖暖棚每座总投资1.2 万元,其中,财政奖补8 000 元,农户自筹4 000 元,对养殖暖棚建设规模达到2 座以上的农户,在对2 座标准棚每亩奖补8 000 元的基础上超出棚按每亩6 000 元标准进行奖补,最多奖补4 亩,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建设。同时,古浪县制定了《关于加快落实到户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古浪县脱贫攻坚羊牛鸡扶贫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方案》《古浪县支持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实施方案》《古浪县2020 年乡村产业发展奖补方案》等一系列到户产业配套政策,在落实省级户均2 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县上筹措资金再安排户均1 万元,扶持贫困户大力发展“羊、牛、鸡产业,日光温室精细果蔬、枸杞、高原有机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花海经济+’”等特色产业和小庭院、小家禽等“五小”产业。

1.3 全面保障移民区后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面改良移民区新开垦耕地3.9 万亩,其中落实耕地休耕改良1 万亩,实施易地扶贫占补平衡耕地质量提升项目0.9 万亩、盐碱地改良2 万亩、耕地地力提升项目1 万亩。坚持自建和外引相结合,县乡分别成立国有扶贫公司,引进中天羊业、康美集团、顶乐肉牛等一批带贫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移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 家、农民合作社达到351 家,通过资金入股、农产品订单、吸纳就业等模式,与移民区贫困群众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中天、四海两条20 万只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建成运营,年加工销售羊肉3 000 t;森茂、国贸等牛羊交易市场供需两旺,年交易量达90 万只以上;建成冷链仓储物流设施10 座1.09 万t。古浪“红光头”小麦、“古浪香瓜”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古浪枸杞、马铃薯淀粉、牛羊肉等69 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将中央和省、市、县13 个补贴保险品种全部纳入甘肃省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对贫困户种养产业提供一揽子风险保障,截至目前养殖业承保63 万头只,种植业承保2.3 万亩。

2 远景发展规划

2.1 打造现代丝路旱寒农业示范基地

持续抓好黄花滩移民区万亩戈壁农业、万只种羊繁育基地、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和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项目; 加快推进海升集团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首登集团火龙果种植等项目,力争2020 年8 月底建成,年内发挥效益;加快在6 万头奶牛产业园建设的基础上,再引进企业投资建设5 个万头奶牛场,不断壮大祁连山黄金奶源带生态奶牛牧场产业园;加快1 000 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建设,争取2020 年10 月底前建成并定植。以古浪县列入国家级“甘肃甘味肉羊产业集群”建设范围为契机,推动羊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入推进黄花滩移民区六道沟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争取甘肃省内的粮改饲690 万元资金,组织县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订单方式收贮全株青贮玉米,保障西浪县牛羊产业饲草供给。

2.2 提高到户产业覆盖面

继续支持2013 年以来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可能返贫致贫户等“边缘户”发展牛、羊、鸡(鸽),以及日光温室精细果蔬等 “十大” 特色产业和小家禽、小买卖等“五小”产业,对已有种养殖基础且规模达到要求的,申请兑付补助资金,对还未发展产业的,做好政策宣传,鼓励发展自种自养产业,到2020 年12 月底前,确保除兜底保障外的所有有能力发展产业未脱贫户和巩固提升户到户产业达到全覆盖,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3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仓储物流等二、三产业发展,壮大中天、四海等牛羊屠宰加工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浪美肉牛屠宰分割及鲜湿面加工、顶乐伊盛源肉羊屠宰加工、达康肉羊屠宰加工、正阳马铃薯主食化生产线等产业链项目,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依托省里的扶持政策,新建冷链仓储库容41 个1.45 万t,为农产品提供仓储服务,发挥“淡吞旺吐”作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黄花滩移民区为核心区,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使县域主导产业尽快走上园区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2.4 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

加快构建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网络体系,通过市场、线上、订单销售和消费扶贫等方式,持续提升销售能力。提升古浪县绿色农产品展销中心、永丰滩长隆蔬菜交易市场和森茂、国茂牛羊交易市场的交易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等,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和粤港澳“菜篮子”基地建设,拓展营销渠道,力争把产品做成商品、商品做成精品,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2.5 着力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和两个“三品一标”建设,围绕“十大产业”发展,加大“古浪香瓜”“古浪红光头小麦”等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力度,新认证农产品“三品一标”25 个以上,借助八步沙“六老汉”时代楷模的影响力,依托“八步沙”区域品牌,打造“八步沙”牛、羊、溜达鸡及肉苁蓉、枸杞、蔬菜等6 个品牌。加快培育“古浪羊”品种、品牌,进一步提升古浪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古浪县特色产业日光温室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的研究
黄腐酸肥料对日光温室中油5号桃的增产提质效果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古浪县祁连山北坡退耕还林现状生态效益探讨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甘肃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