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示范与实践
2021-12-25许凌逸冲
许 洪 许凌逸冲
(嘉善县西塘镇农业农村办公室 浙江嘉善314102)
西塘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东北部,是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是典型的江南 “千年古镇”,全镇耕地面积7 万余亩,盛产稻米。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是以客户端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涵盖从田间到餐桌,即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包括种植、收贮、加工与销售等多个环节。2016 年全镇已尝试示范 “稻米全产业链” 生产服务模式0.5 万亩,为形成大米的产加销全过程,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监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20 年,西塘镇集体出资注册成立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从选育优良品种、优化服务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拓宽销售渠道、创建知名品牌等方面,全力打造水稻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应用面积达1.2 万亩,辐射面积5.0万亩,进一步开辟了西塘镇稻米产业发展新格局。
1 主要技术模式
1.1 选育推广优良品种
西塘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近几年来对水稻优质高产良种的探索,在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的应用中主推嘉兴农科院育种团队专家育成的 “嘉67 及秀水香系列”这类优质食味品质极佳水稻品种。西塘镇经统筹规划,分别于红菱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嘉善西牛家庭农场推广种植嘉67 优质稻米约1.0 万亩,星建村的嘉善农星植保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秀水香系列优质稻米0.3 万亩。
1.2 提升稻米品质
为保障水稻稳健生长,西塘镇在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部门的帮助下,根据土壤养分进行配方施肥,统一施用有机肥和水稻专用配方肥,摒弃以往农民偏施氮肥的习惯。组织实施地力培肥措施,秸秆切碎还田、种植绿肥,从而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大幅度提高土壤肥力,确保水稻生长期有足够养分。2020 年在红菱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一基一追”不同控释肥肥效对比试验,积极探索国内市场上销售的9 种不同缓释肥的肥力性能,寻求最优肥力品种。
1.3 优质稻米生产新技术的推广
嘉善红菱农机专业合作社2020 年种植优质晚稻百亩核心方面积400 亩,种植常规优质晚粳稻嘉67。核心方内农田水利设施优良,沟渠、排渠基本适应中型农田农械作业。示范方内重点推广基质自动流水线播种和碟盘暗出苗育秧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施肥方法上采用“一基一追”方式,植保采用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技术覆盖率达100%,10 月9 日嘉善县实产最高亩产850 kg、平均亩产814 kg。在农星植保及西牛家庭农场推广零化学农药使用示范区共550 亩,实施嘉善县农技推广中心引进的 “黑膜蔽草” 技术,全程不施用除草剂。可降解黑膜在自然环境下约60 d 全降解,结合晚稻机插秧,省工省时,同时结合绿色防控措施,在水稻全生育期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不追肥。在10 月25 日进行了实测亩产收割,秀水香1 号亩产511 kg,嘉禾香2 号亩产506 kg,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1.4 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综合技术服务,2020 年实施面积为1.2 万亩,以300~500 亩为一个单元组件服务队伍,全镇已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44 个,服务队伍人数达到163 人,根据县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进行统一统治,有效减少了不科学用药行为。同时,2020 年继续大力推广晚稻绿色防控技术,做到项目推广区域内全覆盖;并成功创建县级晚稻绿色防控示范基地3 个,面积约9 200 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通过域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种植百日菊、波斯菊、芝麻等蜜源性植物及香根草,使用性诱剂等方式有效控制水稻虫害,有效减少水稻农药施用量。通过“统防统治”,既减轻了农户的负担,又使得高效低残留农药得以推广,获得经济、生态、环保三丰收。
1.5 建立全产业链服务基地
2020 年西塘镇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时申报了嘉善县农业农村局智慧农机项目,购买无人植保飞机6 台、无人驾驶旋耕机1 台、无人驾驶插秧机4 台、粮食烘干设备4 台和生物质热风炉1 台。由农业发展公司专门组建机收队伍,适时收割,做到了连片统一收割及烘干服务,确保颗粒归仓。开展收割进度和烘干能力等情况分析,建立信息档案,根据天气情况制定收粮计划。现在农业发展公司及两个合作社已有烘干机12 组,日烘干能力120 t,如遇收割期连天阴雨,实行雨天边收边烘、晴天烘晒结合,提升了服务功能和收储效率,有效缓解困扰粮农处理潮粮的“揪心”难题。
1.6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通过建立优质稻高产示范百亩方,展示超高产栽培技术,经常邀请省市县级农业专家进行实用技术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努力提高社员科学种田水平。结合统防统治、新农药试验示范、推广、良种推广、秸秆还田、腐熟剂使用技术等展开培训,2020 年全镇共举办培训班4 期,参加人员约240 人次,有效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星建村、红菱村等粮食功能区技术指导全覆盖,主推技术覆盖率达100%。
1.7 丰富销售模式
进一步抓好服务管理创新,使水稻产业进一步提升,通过嘉兴农科院育种团队专家的指导,开展晚粳稻良种繁育的订单生产,在传统产业上注入科技力量,提高产业化全程服务能力。2020 年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农业公司与嘉兴禾天下种业有限公司签订3 000 亩秀水香1 号优质优价订单,此外2020 年农业公司对零化学农药使用示范区收割的稻谷进行低温烘干加工成精品稻米,煮饭后经过技术人员品尝,一致认为米饭品质极佳,柔软清香和富有嚼劲、适口性好,为合作社“西塘”大米品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目前“西塘”品牌新大米上市零售价格为20 元/kg,批发价为16 元/kg。
2 取得显著效益
2.1 经济效益
2020 年全镇示范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插秧等社会化服务模式达1.2 万亩。在“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推广区域平均亩产达642 kg,比全镇面上亩产量607 kg 亩增产35 kg、亩增效110 元,减少农药成本25 元/亩、减少化学肥料成本25 元/亩,省工2 工、亩节本300 元、亩节本增收460 元。与此同时,应用零化学农药使用区收获“西塘”牌精品大米40.7 万kg,每千克销售价格为16 元,亩产值为5 608 元,每亩获得净利润3 563 元,同比传统栽培亩净利润1 365 元,亩增效2 198 元。
2.2 社会效益
通过“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生产绿色、安全、健康、营养、高品质的稻米产品,打造“西塘”大米品牌,提升了本区域稻米产业价值。实现了农村土地流转、农户增收、合作社盈利、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障,探索农业产业链模式,创建合作社、农户、公司企业等各方机构合作利益构架。
2.3 生态效益
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平原水稻种植区产业兴旺的有效载体,通过绿色防控、零化学农药施用、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绿色稻米生产标准生产优质稻米,减少了不科学农药化肥施用量,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同时种植的蜜源性植物也为美丽田园建设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