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法在地摊经济规范化中的功能

2021-12-25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门面经济法经济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甘肃 兰州730207)

地摊经济一直存在于我国,创造出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其也存在着弊端,对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问题,分析地摊经济特点,有效地运用经济法,发挥出功能,对其进行规范。地摊经济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因此要用发展眼光去看待问题,在规范中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发挥出地摊经济的作用。

一、地摊经济概述

(一)地摊经济存在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之所以被称之为地摊经济,是因为采用摆摊的形式来进行买卖交易,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方式,具有成本低、自由度高等优势。地摊经济在我国有着很长历史,有着合理性和必然性。地摊经济是最原始的一种经济形式,持有货物的人通过摆摊来进行交易,摆摊相对自由,对时间和空间要求比较低。在古代社会中,生产力较低,地摊经济符合经营者需求,货物价格都是比较低的,消费者有能力购买,一度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形式。在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不同地区人群流动性变得更强,地摊经济给落后地区人们带来了收入,拓展了经济来源的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大部分收入也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地摊经济可以增加人们收入,受到了大众的重视。除了发展中国家外,发达国家也有地摊经济,存在于部分的低收入群体,地摊经济给人们带来的效益,其存在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生活条件,会大量涌入城市就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工作,对于没有工作的人,会选择摆摊的方式来获取收益,例如,买水果、食品等,满足当地人的需求,使得自身收入增加。2020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大部分企业面临发展困境,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这次疫情中倒闭或者破产,造成了很多人失业。国家为了改善民生,增加人民收入,逐步开放地摊经济,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对于收入较低的人群,通过摆摊可以增加自身收入,缓解了生存压力。另外地摊经济让社会更加稳定,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地摊经济还不是很成熟,最常见的因为缺乏管制,给居民生活、正常交通运行带来影响。

(二)地摊经济的优势

1.低成本

低成本体现在经济成本低、时间成本及劳动成本低。与门面店经济比较而言,地摊经济完全由个人来经营,不需要承担过高的门面费和雇佣费,只需要在合适的地方选择一个摊位即可,将东西卖出去后就可以获得收益。时间成本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营方式简单,通常不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另一方面地摊经济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业余时间,从而提高成交率。

2.灵活性

摆摊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摆摊的时间和地面,相对于门面商铺是比较自由的。地摊经济的经营方式、出摊时间等都可以自己来决定,不会受到其他条件限制。出售的货物形式多样,例如手工品、服务等,种类非常多,可以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由于地摊经济流动性较强,所以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消费者普遍认为质量较低。

二、从学术角度分析地摊经济

(一)从发展角度分析

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短期出现下滑的情况,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遭受的冲击力更大,面临倒闭的风险,使得失业人数增多。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开放地摊经济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力量,创造出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实施起来速度非常快。地摊经济缓解了就业压力,让人民群众增收,解决生存问题。从长期发展来看,地摊经济会逐渐地规范化、科学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摊经济的发展对现有的经济形势会带来冲击,让部分商品销售形式发生了改变。地摊经济的存在,让市场变得更加多元,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

(二)从社会管理角度分析

国家提高了对地摊经济的重视程度,制定并颁布了相关法律,为地摊经济走向规范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我国关于规范地摊经济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由于地摊经济本身就存在自发性和随意性,在发展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问题,给管理部门造成了较大压力。随着地摊经济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其问题也在慢慢减少,管理难度也会降低,变得更加简单。

(三)地摊经济自身特点和其长期发展间的矛盾

从地摊经济的本质来看,其自身优势对发展会造成阻碍。地摊上的货物又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会长期存在,所以要具有规范性、合理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地摊经济灵活性较强,管理难度也较大。为了获得更多收益,经营者摆摊一般会选择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这会引发交通拥堵、城市混乱等问题。对地摊经济进行规范,可以提高就业率,增加人们的收入,但这需要完善的法律来作为支持,因此要加强建设。

(四)规范化的地摊经济会加快经济形势变革

规范化的地摊经济,商品质量会大大提升,具有价格低、品质高等特点,和门面店铺中的货物比较而言,由于没有店面租赁费和雇佣费,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卖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会引发门面店经济形式的变革,将从门面店中走出来,将货物摆在地摊上,可以增加收入。慢慢就会出现很多空闲的门面店,这些店将会再次被利用,一部分店面以较低的费用租赁出去,另一部分店面会进行必要的整改,被用为他用。由此可见,地摊经济的规范化必然会引起产业变动。

三、经济法在地摊经济规范化中的功能

地摊经济是重要的经济形式之一,它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要发挥出地摊经济的有效作用,为了实现健康发展,必须要运用经济法来进行规范。地摊经济具有其他经济形式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想要实现地摊经济规范化,必须要把握好共性和特性。对于地摊经济的共同特点,可以借鉴使用其他经济形式上的法律,对于特性,要对地摊经济特点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法律。

(一)经济法保障国家完成对地摊经济的宏观调控

经济法是国家实现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保障,在地摊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有效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为了保证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经济法具有很强针对性,为了保证可以发挥出有效作用,在制定时要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我国正在制定有关地摊经济法律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法,对地摊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二)完善经济形式来完善地摊经济的市场规则

国家通过完善市场规则来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包括准许商家进入市场规则,进入市场后的公平竞争规则及市场内部正常交易原则。在2020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从完善地摊经济的市场规则方面入手,为地摊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给予“地摊经济”和从业者的合法地位。在政府制定统一准入许可过程中,在提出具有概括性的统一标准时,对地摊经济进行细化,并提出详细的准入标准,包括从业者素质、身体状况等。对于出售的商品或者服务要进行综合评估,保证达到规定标准。地摊从业者具有准入许可之后,要遵循市场经济要求,避免出现垄断、恶性竞争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对地摊经济进行管理,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限制,这是很有必要的。

(三)国家要进行行政调解

当经济调节在地摊经济中不能发挥作用时,为了保证健康发展,政府要发挥出自身职能,采用合适的行政手段对地摊经济进行干预。尤其是在出现严重失衡情况下,政府行政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四)坚持以经济法约束为主,道德规范为辅

对于地摊经济而言,国家制定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后,为了将具体效果落实下去,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学习并了解,自觉遵守政策法规,确保发挥出更大作用。作为地摊经济从业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当发现违法、不道德行为时要向相关部门举报,有自觉监督的职责。作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自己所需商品的同时,也有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的业务。因此要采用以法律约束为主,道德规范为辅的方式来支持地摊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对法律不断完善中走向成熟,对于地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地摊经济有着鲜明特征,可以实现人们增收,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所以要提高重视程度。不可否认,地摊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弊端,让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要有效运用经济法,解决实际中遇到问题。加强地摊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地摊经济发展创建出良好社会环境,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门面经济法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法的立法统合:需要与可能
做好“窗口”和“门面”,成为沟通的桥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探索
匠人匠心成就迪士尼的“门面”
选址时别犯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