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绿树格村创建“美丽乡村”阶段成果及巩固策略探讨
2021-12-25黄文香曾国揆刀永思
黄文香,刘 伟,曾国揆,刀永思
(1.红河县农业环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站,云南红河 654400;2.施甸县农村能源环境资源站,云南施甸 678200;3.云南省农村能源管理总站,云南昆明 650051;4.景东县农村能源工作站,云南景东 676200)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1]。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2]。云南省于2019 年启动美丽乡村评选,并计划建设10 000 个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对各地各部门来说,难有现成的经验模式照搬。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3]。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红河县结合当地实际,依托梯田等旅游资源,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和人文特色等作为重要指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 年将绿树格自然村成功申报为省级美丽乡村。本文总结了绿树格创建美丽乡村的经验和成果,有助于让“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一定的标准规范,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和水平提供思路。
1 绿树格村创建美丽乡村的主要措施
绿树格村为自然村,隶属于红河县甲寅镇他撒行政村,距县城44 km,距甲寅镇政府驻地7 km,位于撒玛坝梯田核心景区,面积1.86 km2,海拔1 790 m,年平均气温14.6 ℃,年降水量1 312 mm。全村辖6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90 户2 453 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63户769人。境内土地、森林、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具有开发山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山区经济的良好气候和自然条件[4-6]。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红河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既提升乡村“颜值”,又提升农民“气质”,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1 做强产业
打造“梯田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乡村客栈餐馆、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旅游产业经营服务,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统一对外营销,统一接待游客,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收费,统一按股分红,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群众增收致富。按照“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强农富民”思路,在梯田中大力发展“稻-鱼-鸭”生态农业产业模式,组建稻田鸭、稻田鱼、稻田泥鳅等养殖协会,为游客提供插秧、打谷、抓鱼、摸泥鳅等农事体验活动。依托电商中心,打造“稻、鱼、米”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形成梯田系列产品,促进了当地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2 加强古村风貌保护
制定《绿树格梯田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他撒旅游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突出自然生态美、建筑空间美、人文特色美,将绿树格梯田片区打造为集乡村旅游、梯田观光、民族文化体验、哈尼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红河梯田观光,哈尼风情体验”片区,重视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加强传统文化和民间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对街道修建形式、民房改造方式、民俗客栈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村民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对传统民居不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做好梯田的正常维护,按季节耕种、管理、收割,保持梯田原有景观,不随意撂荒梯田。
1.3 抓好村容环境整治
树牢“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治理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坚持以梯田保护为核心,结合绿树格村实际,实施村内道路青石板铺设、农村户厕改造、旅游公厕改造、农村污水收集、村庄亮化、农村垃圾分类等工程。扎实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三清洁”活动。建立实施梯田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4 发动广泛宣传
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村“两委”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古村的价值,努力营造保护古村的氛围,把宣传发动群众作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定期召开座谈会或村民会议,利用黑板报、广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全体村民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起了“村子是我家,美丽环境靠大家”的观念。鼓励群众投工投劳,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2 存在问题
2.1 产业发展不稳定
哈尼梯田遗产区主要种植稻米等农作物,单位产量低,单纯通过农业产业发展明显动力不足。同时,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业还不能很好地带动农业发展。因产业收入不稳固,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部分村落出现“空心村”现象,梯田的耕种与保护难以持续。
2.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持续加强
红河县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老区、贫困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境内96%的面积为山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不足,部分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护不到位,对及时收集转运处置造成一定影响。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偏低,部分地区存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不到位等情况。
2.3 传统村落村容村貌有待进一步保护开发
农村房屋建筑普遍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由农民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部分村庄沿用城市的办法搞乡村建设,简单搞整齐划一,缺少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乡土特色,存在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情况,造成村庄整体风貌不一或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等问题。乡村背后的文化基因没有充分挖掘,现有的旅游项目,游客的参与感、互动感、体验感不强。
2.4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城乡之间要素双向流动机制还不健全,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要素净流出困境,农村精英不回乡、城市资源不下乡,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还面临不少障碍。农村基层自治人才支撑不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依然紧缺;群众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的意识不强,参与途径不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运用不充分,农村道德文化建设与新时代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3 对策建议
3.1 坚持因地制宜,选准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各地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要根据村庄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及民族文化传承等条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选择适宜模式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前提。如,产业发展型模式,则要突出产业优势和特色,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文化传承型模式,主要考虑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及传统文化的地区,挖掘优秀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潜力和成效。生态保护型模式,主要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发展,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3.2 坚持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云南省各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经济水平、民族分布、风俗文化等千差万别,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可以各有侧重,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进度可以有快有慢,不能搞一刀切和齐步走。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长期任务,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可持续投入能力出发,合理确定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主要靠借钱来搞乡村建设,从自身实际出发,立足已有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内容可以丰富一些,建设标准应适当提高,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瞄准农民群众感受最强烈的问题,集中解决垃圾、污水等突出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逐项突破。
3.3 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美丽乡村建设重点任务
1)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一批休闲观光乡村、精品乡村和旅游线路,打造一批特色化、差异化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2)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等重点工作,助力乡村生态秀美,建设宜居乡村。
3.4 坚持统筹结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乡村文明建设
进一步提升村务监管建设和乡村法治建设水平和实效,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弘扬公序良俗。围绕村庄规划,逐步配齐配全村庄功能,推进“平安乡村”“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工程建设,促进治理数字化、特色产业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