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2-25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环境信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环境的保护,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逐渐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行业里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不进行治理就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环境破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公众了解上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种类,污染总量等信息。然而,部分上市公司并不重视自身的环境会计披露信息,甚至出现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过分夸大自己的环境治理措施,隐藏自身的负面消息等弄虚作假的行为,不利于国家监管。因此,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披露,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监管力度,将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呈现给国家和大众,是上市公司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我国当前并没有专门的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以董事会报告的形式为主。在缺乏国家监管和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满足公众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需求。我们以上市公司群体为例,对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等进行介绍,分析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所帮助。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对经济主体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统计的专业会计学科,主要是将经济主体一切与环境相关内容转化为经济要素进行核算。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包括企业的环境资产、治理环境的经济费用、因此获得的环境效益等。目前,我国对环境会计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宏观环境会计”,宏观环境会计主要是根据国民经济中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的内容,对国家在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方面通过物理和货币单位进行的计量,也被称为“自然资源会计”。另外一种“微观环境会计”则是对组织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组织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是依靠多个经济主体,利益相互交织的群体,企业的发展不是单单依靠个人或者股东就能够实现的,是依靠群体工作者一起实现的。利益相关理论就是企业在满足多方的利益诉求下,才能够实现经济战略稳定的发展。当前学者普遍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支撑企业的支柱,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利益相关者倒下则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利益相关理论对稳定企业管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管理理念的提高,利益相关者不再仅限于股东、投资者,同时将其扩展到员工、行业环境、自然环境等领域,不再简单地追求短期的利益,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以及长期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当前的发展不能仅仅考虑当前的利益,应该同时考量未来发展需求,对综合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将社会的前进、人类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相结合在一起,协调发展。该理论主要起始于鸟类在自然界生存条件逐渐恶劣的反思,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给造成了鸟类的持续减少,逐渐引起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关立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

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的立法上比较浅显,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相关法律、法规较少,管理制度内容欠缺且滞后,这也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上缺乏主动性与公正性,披露模式过于随意,不利于国家环境会计的发展。上市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独立性。当前上市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时候更愿意披露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例如,上了哪些设备、在环境治理上投资的费用、制定了什么环保措施等,但是对企业的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污染物总量以及环保设备运营状况很少进行信息披露,在信息上缺乏完整性。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一般不是独立的部门,主要是由主管部门对相关的设备、措施、工程等进行信息统计上报财务,然后由财务部门披露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这种模式属于分工协作,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由于两个部门之间存在专业知识和交流上的欠缺,很难全面、真实地将环保会计信息进行有效披露。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意识薄弱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因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包含了企业的污染物、治理措施等内容,如果无法将污染物治理达标,或者属于重污染企业可能就会受到处罚。因此,部分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并不积极,并且部分上市企业为了应付审查,出具片面性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对公司做出环保措施、采购的环境治理设备夸大报告,对自身造成的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则进行隐瞒。部分企业虽然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但是披露的时间没有固定性,甚至直接把往年的披露信息生搬硬套到公司公告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不足

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力度较弱,没有对企业形成强制性监管,缺乏有效的惩罚力度等。当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强制披露以及自愿披露两种方式,我国采取的是两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信息披露。部分没有被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环境保护的责任,消除自身环境污染的影响,就选择不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钻国家政策的漏洞。

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社会各界对于企业环境会计披露的重视度不够,往往只有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才会对其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关注。这导致没有良好的监管,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总而言之,我国政府目前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上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措施,容易降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力度和质量。

三、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约束

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的分析和披露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因此,切实加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环境会计信息透明度,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是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制建设必须做到专业化,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区域制定相适宜的环境信息披露法规。例如,对于钢铁、冶金行业,应该规定环境信息披露的周期、明确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让企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真实有效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应该综合多部门协同制定与执行,包括环保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审查部门等,除了包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模式,法规还应该包括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引导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需要依靠法律来实行,同样也需要企业提高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对公司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这样披露的信息也更加真实有效。因此,政府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觉悟,让企业管理者明白环境信息的披露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是对投资者一种负责的态度。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虽然短时间内会对企业形象造成消极影响,但是从长远分析会提高企业管理透明度,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政府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应奖励措施,对积极、真实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加强环境会计信息的审计

当前,我国上市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大多是被动的,是被政府或者法律强制性要求的,并且环境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带来消极的影响,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披露的内容往往考虑自身的形象和利益,披露的内容也比较片面。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度的环境信息披露审查机制,将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进行及时的审查。同时,会计事务所也应该将环境会计纳入审查的行列中,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平性,从而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意识。

结束语:

高速的经济发展一般都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牺牲作为代价,特别是重污染企业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是难以复原的。因此,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及时地对自己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不能以侥幸的心理,选择性、有偏见地出具环境会计信息报告。我国应该做好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和审查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意愿。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环境信息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订阅信息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漫观环境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