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沙地景观生态油菜栽培技术
2021-12-25韩志松金嘉丰蒋启东
韩志松,王 群,金嘉丰,王 冬,蒋启东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阜新 123000)
0 引言
科尔沁沙地是东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中的一条大沙带,处于辽河的冲击和湖积平原,西高东低,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彰武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是农牧交错地区,年降水量350~500 mm,属于湿润不足的半湿润地带。冬季少雪,全年蒸发量为 1 731.2 mm,为降水量的3~4倍。春季风速可达4.2~5.9 m/s。年起沙风(≥5 m/s)达240次,风蚀严重。年平均气温5.8~6.4℃。本区水资源丰富,河流多,水量大,地下水埋深浅。
辽西北传统农业种植作物主要以玉米、花生为主,由于过度的追求产出,地下水埋深度逐年加大,地力衰减,生产的成本增高,效益下降,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2019年辽宁省政府将彰武确定为草原生态建设示范区,恢复往日“皇家牧场”,建成辽西北地区首个集现代农业、生态牧场、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生态彰武”草原综合体。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植物,含油量高,风味独特,种植主要分布长江流域和云贵高原,为优势产区,在我国南方冬季开始栽培。北方尤其东北种植较少,但近些年由于休闲观光农业的大发展,开始作为景观目的来进行种植,但在沙地种植未有报道,现结合草原建设、观光农业,在辽西北沙地上种植成功,效果良好,本文主要介绍油菜生态栽培技术。
1 油菜栽培区防风蚀技术措施
采用南北向防风林主带间距离200 m,林带宽度17 m,植树7行;东西向副林带间距250 m,林带宽度12 m,植树5行,林带树种为针阔混交林,为樟子松和小叶杨,林带内行距2.5 m,株距1.5 m。主副带两侧种植为柠条锦鸡儿等矮生灌木。
在主防风林基础上,按东西走向每9 m栽植耐旱的花灌木为次级防风林,选择具有阻挡近地面风良好效果的花灌木品种,如绣线菊、黄刺玫、金雀锦鸡儿等,通过平茬控制花灌木株高在1.2~1.5 m之间,株幅1.0~1.5 m,花灌木带间距剩余7~8 m,作为油菜种植带。
通过4、5月份两月风力最大的两个月,在花带间测试,其风蚀最大深度0.7 cm,风积高度1.6 cm。没有造成油菜种植的危害。
2 油菜栽培关键技术
2.1 选择品种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春季风蚀、风抽干现象严重,不利于冬油菜栽培。为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春季和夏初“短暂”适宜的气候条件,同时考虑生育期、籽实产量,宜选用春油菜类型品种,武威小油菜和黔油1号油菜。
2.2 地块选择与整地
选择地势缓坡,梯度层次明显的地块,要求土质相对疏松、肥力稍高的沙壤,有机质过低需增施有机肥。3月上中旬,开始送粪5 m3/667m2,并散匀。3月末,土壤开始融化20~30 cm时,旋耕机旋细,耙平,同时施尿素15 kg/667m2,过磷酸钙30 kg/667m2,氯化钾4 kg/667m2,或三元复合肥20 kg/667m2,肥料混合均匀后,一次性施入田间,待播种。
2.3 适时播种
2.3.1 播期确定。春油菜播种期非常关键。若是将播种时间延后10天,苗期将会缩短4天左右,整体的成熟时间将会缩短9天左右,严重影响产量,最高可能会降低15%以上。因此经过多年的试种,在彰武沙地适宜播种期应根据气候特点灵活掌握,一般3月末,光照充足,土地融化快,日平均气温达到2~3℃,在土壤化冻10~15 cm,而且土壤温度持续维持在合适范围内就可以开始播种了。但由于此区易出现冻害,尤其刚出苗,还未适应外界变化的温度是,易出现极端冻害,而影响前期生长。应根据天气预报在播种后10天内不会出现-4℃以下的低温,就可安全生长,一般播种从3月末就可播种,直至4月18日左右,播种过早前期温度低容易春化过早完成,影响分枝,花期短,或者播种过晚,春花时间不足,营养生长过旺,影响抽薹,二者皆明显影响产量。
2.3.2 播种量。油菜产量决定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合理的播种密度直接影响总体产量。如果播种量大,单株长势纤弱,影响单株产量和分枝及花期时间长短,过稀,群体株数不足,也不会达到理想产量,根据品种长势特性(大型等)、地力情况等确定密度。所以在进行种植时,一定要掌握合适的种植密度,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内油菜产量的效果。一般播种量在250~400 g/667m2。种子处理,要达到风选标准,净度98%以上,子粒饱满,为1~2年的种子,芽率96%以上。
2.3.3 播种方法。通过小穴距的条播方式进行油菜种植,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机进行条播,行距50 cm,小穴距(垵距)15 cm,每穴粒数3~5粒,播种深度3~4 cm。保苗1万株/667m2。播后及时喷水,压实土壤,可起到减少风蚀的作用。
2.4 田间管理
2.4.1 间苗定苗。油菜播种后,约7~10天出苗,为促进油菜幼苗健壮生长发育,当植株3~4片叶时,应该及时间苗定苗,结合除草将每穴的出苗数保留2株。如考虑油菜产量,也可分两次间苗,1次当油菜两片真叶时,留苗密度以小苗稀疏为标准。2次为4叶期后,即定苗,去小苗、弱苗、杂苗,留壮,去密调稀,并再此阶段,轻铲土表,去除杂草,避免影响到幼苗正常生长发育。
2.4.2 水肥管理。5月中旬之前,土壤湿度保持表层较干,利于保持2 cm下土壤的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根系健壮生长,提高抗旱性。5月中旬之后,逐渐开始现蕾,此时应浇大水促进生长,促进开花和抽枝,浇水前在距垄中间10 cm,条施10 kg/667m2尿素+10 kg/667m2硝酸钾,随后起垄将肥合上,起垄也起到清除垄间杂草的作用。注意合垄前最好拔出苗垵草,或株间杂草。进入6月份植株迅速生长,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
2.4.3 杂草管理。5月中旬,可结合间苗铲除杂草,然后浇水封垄。对于田间杂草危害严重的油菜田,人工除草难度大,可以进行化学除草。在油菜封垄前,杂草2~3叶时进行,用5%精喹禾灵(精禾草克)乳油45~ 60 mL/667m2,兑水30~40 kg均匀喷雾,能起到理想的防除效果。
2.4.4 叶面肥。结合化学除草,即在抽薹期,油菜对硼肥需求十分敏感,可用0.1 kg/667m2速乐硼,兑水50 kg进行叶面喷施一次。
2.4.5 病虫害防治。油菜病虫害主要是小菜蛾。小菜蛾高龄幼虫抗药性强,应注意轮换交替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在5月中下旬,现蕾期、结荚期的两个关键时期,可用菜喜2.5%多杀霉素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爱福丁2号0.9%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BT乳剂600倍液等,在傍晚前后使用效果最好。
2.5 适时收获
在约7月中旬,油菜终花后的20~30天左右,全株2/3的角果呈现黄绿色,种皮黑褐色时,3~5天无降水的条件下,为最好的收获时期。用小麦收割机,在早晨和上午为最好的收获时间,要及时晾晒,扬净装袋,在低温阴凉的条件下进行贮藏。
3 下茬种植
收获后及时整地,用深耕犁深翻,将残枝败叶翻入土壤中,然后旋耕机细旋,及时播种燕麦草,自然生长,如伏旱可浇1次水,促进生长,提高生物量,至深秋枯萎覆盖冬季表土,防冬季风蚀。
4 结语
科尔沁沙地南缘,属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的发展受有限水、肥资源制约,只有保护和高效利用生态资源,才能适度在广域的土地上产出适量的经济产品,获得有效和有限的收益。在我国半干旱风沙区,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减弱土壤风蚀的动力。减少汲水灌溉,应推行草田轮作、粮草间作或套作,以减少农田的风蚀沙化。有序增加植被的盖度,实行冬灌增加沙土湿度,利用农牧业冗余物制备有机混合物,垂直于风向草带条田相间排列的耕作方法,秋季种植作物留根茬等均具有较好的防风蚀效果。沙地景观油菜种植模式,有效利用科尔沁沙地南缘地下水位埋深浅,利用春季(4—6月)少量浇水,适量灌溉,能起到防风蚀效果,降雨少,浇水后,表层有一薄层结皮可防风蚀,其次通过除草剂除草,免耕,抑制由于中耕而形成的细沙飘起,造成小苗受风积风蚀而致死。又有沙地特色景观和有效的经济产出,一举两得,为当地生态农业建设和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贡献。是一项较有前途的生态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