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
2021-12-25石春霞
石春霞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贵州毕节 551700)
0 引言
黄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品类之一,其气味清香、口感爽脆,具有清热解毒、健脑安神、减肥强体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增强,市场对黄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坚持科学种植,这样才能提高黄瓜品质。
1 黄瓜生长特性
1.1 温湿度要求
第一,黄瓜喜温。生育适温为10~32℃,适应地温为10~38℃,最适宜地温为22~28℃,最适宜昼夜温差为10~15℃。当外界温度低于0℃,黄瓜容易冻死,而高于35℃,黄瓜的光合作用不良,超过45℃会引发高温障碍。第二,黄瓜喜湿。适宜的土壤和空气湿度为60%~90%,田间最大持水量为70%~80%。幼苗期需水量不大,土壤湿度维持在60%~70%,结果期需水量大,土壤湿度维持在80%~90%,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时,黄瓜容易发病,产量也会下降[1]。
1.2 营养光照要求
第一,黄瓜喜肥。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尤其是结果期用肥量占总需肥量八成甚至更多。第二,黄瓜对光照要求不严。我国黄瓜大多我日照中性植物,每天在8~11 h的短日照条件下即可正常生长。
1.3 花芽分化要求
黄瓜和其它果菜类相同,花芽在幼苗期分化,一般始于发芽后的2周左右。黄瓜花芽分化初期为中性,此时花原基向雌花或雄花的分化和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适合分化雌花,花原基便会向着雌花分化,否则就朝着雄花分化。因此,黄瓜的花芽分化具有可塑性,可通过人为环境的创造来提高雌花的分花数量。同时,由于黄瓜具有早熟性,可以改变播种日期、雌花节率、采瓜数等指标来实现黄瓜增产增收。
2 黄瓜种植技术
2.1 科学选种
黄瓜选种是确保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基础。根据长期种植经验,目前国内黄瓜品种有普通品种和水果黄瓜品种,普通黄瓜品种有新泰密刺、博美16-1、津春3号、津优35号、白玉黄瓜和中农29号等,这些品种生长速度快,瓜码较密,对于低温和高温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且黄瓜产量较高。水果黄瓜品种有绿美1号、京研迷你1号及2号等,与普通黄瓜品种相比,水果黄瓜瓜型小,耐弱光能力强,结果多,果面光滑、无刺、口感脆嫩、瓜味浓郁,单瓜质量可达90~120 g。农户在种植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进行合理选择。
2.2 合理种植
黄瓜是一种喜温性农作物,春茬播种时间为2月初~2月中旬,冬茬播期时间为9月中旬~10中旬,大棚种植需要选择抗寒性强和耐弱光照等早熟品种。在黄瓜播种前要做育苗处理,即将种子放入55℃左右的温开水中浸泡30 min,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每个发芽的种子根据株、行距进行点播,一般每个穴放入3~5粒种子,待种子长出4片叶子时可以定苗。黄瓜嫁接时可以选用腹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黄瓜品质。
2.3 处理幼苗
通过化学药物来处理幼苗,即黄瓜在嫁接苗中长出2个叶子,喷洒适量的乙烯溶液来刺激雌花的增长数量,这样可以提高黄瓜产量。当幼苗长出3个叶片时,可以进行移苗处理,对移苗后的黄瓜进行精心培育,合理控制土壤和环境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的产量下降。
2.4 整地与播种
首先,整地与播种时间依据黄瓜品种的种植时间来定。一般早春黄瓜播种时间为1月中旬,晚秋黄瓜播种时间为8月下旬~9月初。其次,黄瓜种植对地形有一定要求,农户需要做好平地工作,同时整块施肥,施用有机肥73 000 kg/hm2+过磷酸钙1 120 kg/hm2+尿素300 kg/hm2+钾肥440 kg/hm2[2],施肥后用地膜覆盖好,减少土壤中肥水蒸发,为黄瓜营造一个良好的种植环境,确保黄瓜健康生长。
2.5 确定种植时间
黄瓜种植时间和幼苗成活率紧密相关,每年3月为黄瓜的最适合种植时间,此时地表温度、环境温湿度满足黄瓜生长需求。在种植前1个月对地表进行松土、施肥和烤地,根据土壤温度、肥力进行种植。黄瓜苗间的距离为30 cm,行距离为60 cm。
2.6 温度与肥水
首先,合理控制温度。黄瓜幼苗嫁接时,适宜温度为28~32℃,当温度超过35℃,需要通风降温。定植结束后,及时清除地膜,防治土壤温度过高。其次,科学浇灌。黄瓜生长初期需水量不大,但叶片达到12片时,每天浇水2~3次,为黄瓜生长提供充足水分。结果盛期浇水量根据黄瓜的茎叶生长状况,即茎叶有韧性说明黄瓜水量适宜。黄瓜追肥以尿素和钾肥为主。同时,要合理控制植株高度,当长到24 cm时,可吊索为黄瓜提供攀爬空间。
2.7 田间管理
收获后彻底清除落叶和病株,对于有病虫害感染土壤,按100 kg/667m25%石灰水的用量均匀喷施地表进行消毒处理。
3 黄瓜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3.1 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的致病菌为古巴假霜霉菌,不仅是露地黄瓜种植的常见病害之一,也是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上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黄瓜生长初期,病菌从叶面开始扩散,子叶上开始出现褪绿斑,然后背面出现灰黑色霉层,最终叶片被黑色霉状物覆盖[3]。
防治方法:①科学选种:选种优秀抗病害品种,早熟品种发病率高于晚熟品种。②露地栽培: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③温室种植: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28~32℃,空气湿度60%~70%。④合理施肥:施足基肥,生长期减少氮肥施用。⑤药物防治: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护。
3.2 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为真菌病害,主要侵害叶片,其次为叶柄、茎部,发病初期,叶片产生小粉斑,随后形成大片白粉区,严重情况下,叶面布满白粉直至枯死。
防治方法:①科学选种:选择发病轻或抗病性的黄瓜品种。②露地栽培:选择通风良好,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③温室种植:降低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室过于闷热。④合理施肥:配合使用磷钾肥,防止脱肥早衰。⑤药物防治:选用醚菌酯+75%百菌清750倍喷施防护。
3.3 灰霉病
黄瓜灰霉病为真菌病害,和幼苗光照不足有关,主要侵袭果实,黄瓜幼果感染后会停止生长、变软,然后腐烂、萎缩,病斑扩散快,当茎蔓染病后,会引发烂秧。
防治方法:①彻底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期深翻土壤(>20 cm)[4],喷施土壤消毒剂+新高脂膜。②露地栽培:合理浇水,忌在阴天浇水。③温室种植:保持大棚清洁卫生,通风换气,做好保暖措施。
3.4 黑斑病
黄瓜黑斑病的致病菌为瓜链格孢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露地栽培的植株上。主要侵害黄瓜叶片,以中下部分向上感染,发病初期,叶片发病部为圆形小斑点,呈污绿色,后期发展为圆形病斑,病斑为水渍状,呈绿色晕圈。
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泡种子 15 min,然后立即放入冷水冷却。②农业防治:采用轮作倒茬,温室栽培做好通风换气,排湿降温工作,严禁大水漫灌。③药物防治:选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喷施防护。
3.5 白粉虱防治
白粉虱主要在黄瓜叶背面吸取汁液,其分泌密露污染叶片,造成叶片霉菌感染,叶片褪色、变黄、萎蔫,不利于植株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①避免混栽:黄瓜和菜豆、西红柿不能混栽。②生产茬口调整:头茬种植白粉虱危害轻的农作物(甜椒、芹菜),下茬种植西红柿或黄瓜。③温室种植:摘除白粉虱污染的老叶,烧毁处置,切勿乱扔,同时设置黄板。④药物防治: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周1次,连续使用3次就能有效防治白粉虱。
3.6 根结线虫防治
根结线虫主要损失黄瓜根部,因此地上受害症状不明显,但发病后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出现明显的缺水缺肥的症状,影响果实生长。
防治方法:选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10倍液向黄瓜根部喷洒,确保根系部土壤湿润,然后用土壤压实。
4 结语
随着黄瓜种植面积的增大,日光温室黄瓜种植、大棚黄瓜种植和无土栽培黄瓜种植等技术为黄瓜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要想获得高产高质的黄瓜,需要从黄瓜的选种、育苗、幼苗处理、整地、播种、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坚持科学种植,为黄瓜提供适宜的水温和营养,同时做好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潜叶蝇、白粉虱、根结线虫和蓟马等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提高黄瓜品质和产量,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健康、绿色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