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与推广

2021-12-25雷云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秧苗栽培病虫害

雷云仙

(云和县元和街道办事处,浙江云和 323600)

0 引言

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要农作物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水稻作为主要粮食,对其品质要求也逐渐提升。再加上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乡村的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所以在水稻栽培技术方面相关研究人员积极进行创新,改善传统栽培模式中的困扰,不断更新优化新的水稻栽培技术。

1 无公害水稻内涵

无公害水稻之所以要进行大力推广,主要原因是与传统的水稻作物相比较,其不仅在产量上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水稻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也比常规水稻少。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对生态环境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在水稻整个生长周期都应该实行生态环保种植法,从而最终保证水稻的产品及其质量。无公害水稻不管在栽培方面还是推广方面都是一项系统性的过程,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涉及到水稻的品种、育苗,田间施肥、除草以及后期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操作,为了保障无公害水稻的品质,在水稻栽培以及收获期间涉及到的每一项环节都应该做到无公害,而且还应实现低碳环保。

2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择优良品种

在进行水稻栽培工作时,提前做好选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确保水稻丰收、稳定生长的因素之一。优质的水稻种子不仅保障水稻的产量及品质,而且与常规种子相比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因此,在进行水稻选种时,应充分考虑种植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地形等多种因素,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最终选取出适用该地区生长的水稻品种。所以,相关水稻种植户应对这方面工作加大关注,可以与当地的农业部门进行交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此外,相关人员也可以提前进行田间试验,确保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2.2 育苗

育苗是水稻播种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育苗工作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应尽可能选择平坦、土壤肥沃的土地,在育苗前农户应对土地进行处理,需要除杂草、石块,使用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翻耕,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及透气性,一般翻耕深度在20~25 cm左右即可。在翻耕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壤和肥料的混匀,可以将肥料装入机械中。此外,水稻在苗期容易患病虫害,所以为了提升水稻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可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保障其健康生长。此外,在撒播的前一天,为了保证种子的出芽率,应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播种,同时也应保证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8℃左右。

2.3 插秧

插秧时秧苗对田地的要求很高。在进行插秧工作之前,农户应对种植地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条件,保障水稻秧苗移栽后的成活率。插秧时应对深度进行合理控制,一般深度为4~7 cm即可,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到水稻秧苗的生长。插秧时如果过深,会使得秧苗根部呼吸困难,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从而最终造成根部腐烂,使得秧苗倒伏。水稻插秧过浅,前期对水稻生长影响不大,后期水稻生长过高时就到引起倒伏现象。同时,在进行水稻插秧中,农户因合理控制好水稻秧苗之间的距离,不能过于密集或系数。如果水稻秧苗过密,一方面影响叶片吸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二是会影响田间秧苗之间的透风,一旦遇到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水稻病虫害发生率,比如有稻瘟病、稻飞虱等,这些病虫害发生时将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还会导致毁田。所以,在插秧时应合理控制好水稻秧苗之间的距离。此外,水稻田中出现杂草时应及时进行清理,这样可以减少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

2.4 肥料管理

水稻与其它农作物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只有确保水分和养分的充足,才能够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实现其优质高产,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间对于水肥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在幼苗生长阶段,主要以氮肥为主,但是不能过量,应少量施加,这样才能够保证水稻根茎的健康生长。同时,这个时期水稻的穗也在逐渐形成,所以应及时做好追肥工作,确保水稻在整个生长期间都有充足的肥料供应。一般有农家肥优先使用,施肥依据标准为20 t/hm2,同时也可以根据0.5:0.7:1的比例在农家肥中适当加入钾肥、磷肥和氮肥,但是在田间施肥时应对其用量进行控制。比如,纯氮肥控制在14 kg/hm2,钾肥需求量控制在 30 kg/hm2,而且施入过程中最好不使用粒肥。在水稻生长中期,其进入孕穗时期,这个阶段水稻生长速度较快,需要的养分也大,所以,这个时期应保证水稻有充足的肥料养分供应,特别是氮肥的使用,但是也不能盲目使用,科学管控肥料的实际用量,从而避免水稻杆过量生长,在后期出现大批倒伏现象。

2.5 水分管理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一般水稻的水量都要遵循“浅水插秧、寸水返青”的原则,此外,还需要保证昼夜灌溉。水稻进行移栽时对于水量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管控好水位,高度大约为 1 cm即可,待水稻秧苗逐渐返青时需要加大水量。在水稻整个生育期,水位应控制在5 cm左右,一直到水稻进行分蘖时,这个时期就需要减少水分的供应,同时为了炼苗还需要排除田间多余的水分。如果移栽的田地水分充足,这时就需要采用放跑马水的方式,只用这样才能够为水稻的生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一些缺少水资源的地区,种植户可以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等,采取科学灌溉的方式,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2.6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病虫害,其危害程度对水稻的产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一旦在稻田中发现有病虫害发生时应立即进行防治,避免其大面积传播。此外,农户也需要科学用药,尽可能避免使用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在本质上实现无公害化种植。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病虫害,其中常见的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等。例如,稻瘟病在各个稻区均会发生,在水稻的各部位以及各生育期也均会发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叶瘟和穗瘟,水稻一旦发生穗瘟将会对水稻造成严重的危害,使其大量减产。防治此病害需要在种子阶段做好工作,在选取品种时选取一些抗病能力强的水稻种子。同时,也需要做好水稻田的田间管理,保证土壤中基肥充足,在有病害发生时,也需要使用一些毒性低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可采用稻壳酮A、稻壳酮B、樱花素等生物农药,形成对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应用此类药物能够让稻瘟病的发生概率降低10%以上。也可以一起使用物理防治方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对于水稻中常发生的一些害虫,农户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预防,在病虫害大爆发之前可以将物理与生物办法相结合,比如常使用诱捕器、高空测报灯等物理办法,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害虫传播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策略

目前,我国虽然在无公害水稻技术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推广方面力度还有些许不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无公害水稻栽培的范围,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该加大对无公害水稻栽培的重视程度,使用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大力推广,争取实现最优的推广效果。为做好无公害水稻推广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

3.1 确保资金充足

在推广无公害水稻技术过程中,不仅需要人力方面的支持,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来开展工作。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才有机会将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推广到更大范围,也使得更多的农户真切的认识到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到该技术的优势,农户们才会积极去学习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从而提高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普及程度。

3.2 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力度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农业机械以及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对于大多数的农户来说,其没有一定的经济来承担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中各项生产资料的投入,因此,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来打头阵,积极出面,加大对生产资料投入的力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提升了农户采用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作为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政府及科研人员是非常重视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我国的水稻栽培经历长达几十年的发展,在当前新趋势下,已经逐渐显现些许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满足民众的要求,同时,也很难再保障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使得我国水稻种植业实现长远发展,同时也促进农民的经济收入,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争取达到有效的宣传效果,为广大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猜你喜欢

秧苗栽培病虫害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油麦菜栽培要点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农民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