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夏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21-12-25王允莲
王允莲
(东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东明 274500)
0 引言
对于大豆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大豆产业的种植,让其达到预期的产量,通过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来改善传统大豆种植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大豆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提高东明大豆的市场竞争力,让其具有一个更好的市场前景。
1 选种
首先,合理选用品种。品质优良的大豆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其日后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在开展播种活动之前,也要充分的考虑到种植当地的实际气候和环境特点,结合土壤、肥力、水分、温度等因素以后,进行大豆品种的选择。要选择高产优质,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的大豆品种,同时还要能够适宜当地的种植规律和种植时间。在东明县,近几年引进的齐黄34、菏豆系列、山宁17等大豆品种,都是非常适用当地生产的品种。在开展大豆栽培工作时要因地制宜,避免盲目的进行品种的引进,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另外,在不同地区进行同一种大豆种类种植时,也会具有不同的种植情况。因此在引种前,要做好科学的分析,通过试验来进行试种,避免没有通过试种,就进行大面积的引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在东明县,近几年引进的齐黄34、菏豆系列、山宁17等大豆品种,都是非常好的、适用当地生产的品种。
另外,在进行种子的挑选时,要考察所选择的种子外形上是否饱满,健康的高品质种子也影响到后续的种植结果,对于一些颗粒较大而且具有饱满的外形的种子,能够有有利于后续大豆产量的提高,在进行选种时,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外形饱满的种子进行筛选,另外也可以利用机械化的手段,使用选种器来进行选种工作。
2 栽种地块选择
一般来说,在进行栽种地块选择时,要根据大豆的品种以及对应的生长习性,选择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一般选择沙壤土来进行大豆栽培。此类的土壤能够为大豆种植提供所需要的养分和肥料,是大豆赖以生存和提高产量的基础。为此在选择土地时,要关注土壤的质量,充分考虑到土壤的疏松度、排水能力、含水量以及所具有的物理特性。
3 整地
在进行大豆播种工作之前,要首先做好整地工作,对于土地进行充分的翻整,能够进一步熟化土壤,让土壤内部具有更好的通透性,提高其中的水分含量。另外,整地工作也能够对于田间的杂草等杂物进行清除,有效的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播种前的整地工作,对于大豆的高产种植来说,是基础性的前置工作,必须要对其认真落实。大豆属于一种直根系的作物,因此对于大豆的根系来说,在土壤中都处于呈上虚下的情况。尤其是对于重迎茬地块来说,更好对土地进行充分的翻耕。在进行具体的耕地活动时,要能够根据栽种地点的实际情况以及茬口的状况,选择适宜的翻地方式。如果所选地块没有较深的翻地基础,也可以利用伏秋翻加深松,也可以在旋耕的同时进行深松。在对土壤进行翻耕时,深度要能够达到20 cm左右,程度控制在无较大土块存在。而且要做好起垄、灭茬工作,同时还要保障灭茬深度能够达到合适的范围。另外,对于进行过秸秆还田操作的地块,也要能够通过覆盖处理,或者是采用耙地的方式,对秸秆进行充分粉碎,同时还要控制好其长度。
4 选择合理的种植时间
在进行种植时,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合适的时间选择,也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促进大豆实现高产增收。东明县大豆适播期为6月中旬,最晚不要超过7月10日左右。因此,在实际种植时,种植人员必须要严格把控具体的终止时间,选择最为合适的时机。如果过早的进行大豆种植,则会由于较低的温度,让大豆的出苗率不断降低,这样也就会导致大豆在进行结荚时,里面的颗粒较小,对于大豆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果选择的种植时间比较晚,外界气温较高,也会进一步促进种植的出苗,生长速度过快,也会使得其无法对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过快的生长导致大豆幼苗质量也不高,生命力脆弱,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同时还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进一步影响到最后的产量,使得大豆质量也无法保障。在进行播种时,可以采用“一播全苗”的栽培技术,在合适的土壤墒情的基础上,利用精量点播机对其进行播种,能够确保大豆苗的苗齐、苗均、苗壮。
5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首先要对于土地板结现象,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种植地块而言,常常会在降雨天气以后,出现板结问题。如果在雨前已经进行完大豆的播种,就需要对其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以免板结的土壤对于大豆幼苗的生长造成阻碍。所以要在降雨之后,及时清除土地板结。一般来说,处理办法有两种,可以利用人工锄来破除板结,也可以利用耙来对其进行清除。
其次,还要定期的进行补种和间苗。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有一部分的种子在播种完成以后,仍然无法顺利的生长出幼苗。因此,对于这种情况,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产量,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益,在种子出苗以后,来及时的做好检查工作。一旦发现某部分的种子没有出苗,则要进行及时的补种。一般来说,补苗时间安排在下午的四点,这个时间段具有良好的光照条件以及合适的温度。同时,还要对于长出的幼苗质量进行排查,严格控制种植密度,让大豆在生长阶段,都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保证大豆的健康生长。同时,还要及时清除一些较弱的或者病死的豆苗,也能够保证后续大豆种植的产量。
再次,还要在田间做好定期的中耕除草工作。合适的中耕不仅能够清理杂草,防止过多数量的杂草,争夺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影响大豆生长。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于土壤的物理特性,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增强土壤的抗干旱能力,实现产量的提升。
6 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对于大豆的种植而言,必须要时刻关注土壤的养分含量,大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养分供给,不断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在进行栽培过程中,大豆主要所需的肥料为氮磷钾肥。同时,在实际的施肥中,种植人员也要能在把握大豆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展施肥工作,并且能够按照水肥管理的具体操作来规范实施,避免由于过多的肥料对于土壤造成较大的负担,破坏生态平衡。同时,施肥量过少也会使得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无法对于大豆的生长提供有效供给,影响大豆的产量。在进行时施肥时,可以采用“三肥”的高产栽培技术。第一点就是要培肥地力。通过对于我国各个地区进行大豆的种植经验进行研究发现,要想实现大豆的高产,必须要能够保证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一般要在1.25%以上。所以,对于一些没有较高的肥力的土壤来说,可以在进行播种工作之前,就做好施肥工作,按照进行2 000 kg/667m2的有机肥的实施,需要注意的是有机肥必须要是已经进行充分腐熟过的,这样能够让土壤的营养成分更加充足,同时能够确保大豆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养分。第二就是在大豆的鼓粒初期,进行追肥工作。对于大豆种植来说,鼓粒初期属于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他决定着籽粒所形成的质量,因此在这一段时间要做好追肥工作,一般选择氮磷钾复合肥,来进行肥料的追施,施肥大于10 kg/667m2的肥料,不仅能够保护豆荚,同时还能促进鼓粒更加饱满,提高大豆种植的籽粒个数和籽粒的重量。第三就是要在鼓粒的中后期,对于叶面喷施肥料。对于大豆鼓粒中后期来说,该时期直接影响到大豆的最终产量,因此,要想实现高产,就必须要在这一阶段,做好施肥工作。可以在叶面上进行肥料的喷施,喷施周期为七到十天进行一次。这种叶面施肥能够让大豆的叶片保持新鲜,有效延缓衰老,同时也能够对于鼓粒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增加大豆籽粒的重量。
其次,还要对于土壤的水分进行合理把控,让土壤中水分含量适中,能够适宜大豆的正常生长,在进行水分灌溉时,可以实行“三水”的高产栽培技术,关注三个时期水分的供应。第一就是播种时期的水分。在进行大豆的播种时,当季的气候比较干旱炎热,所以这时候土壤的没有较好的墒情。因此,对于种植地土壤的墒情不足的情况,如果水分含量小于18%,就需要开展浇水造墒工作。另外,也可以通过当地的天气预报,对气候进行预测,选择降雨天气之后,来进行播种,但是这样的方法容易推延播种的日期,导致播种较晚,对于后续的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保障产量,在播种以后,最好选择喷灌或者是滴灌的方法,在播种当天以及出苗前,各进行一次灌溉,能够保障出苗率。第二要做好开花结荚期的灌溉工作,这一时期的大豆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会产生大量的水分消耗。所以,此时大豆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如果这个时期无法保障水分的充足,则会使得出现落花落荚等较为恶劣的后果,导致荚数和籽粒数不断降低。所以要在十天以上无降雨的天气,或者是土壤内部水分含量不足的时候,要及时进行灌溉工作,防止由于干旱而造成大豆落花落荚,确保大豆的产量。第三则是要做好鼓粒时期的灌溉工作,在大豆的鼓粒期也需要大量的水分,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大豆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水分供给不足,则会导致大豆的百粒重下降,因此要做到及时浇水。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大豆的高产栽培时,要保证土壤内部养分供给,并且具有充足的水分,可以在对于具体的播种和水肥管理时,选择徐冉老师推行的大豆一三三栽培技术,即“一播全苗、三水、三肥”,促进大豆健康顺利生长。让大豆的种植能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确保大豆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