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省直属研究所青年人才培养的建议
2021-12-25霍红伟张俊红梁红年滕雪莹
霍红伟,张俊红,梁红年,滕雪莹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凤城 118100)
0 引言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国家的潜力、发展的高度、在于人才积累人才储备的厚度。国家的发展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这个民族就有未来。青年是一个单位的生力军,更是一个单位发展的重要后备因素,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事业的前进和方向,省级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定性定位,更加突显人才方面引进和培养的重要性和趋势,青年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建设关系到一个单位事业发展、保障、前提。社会发展需要科技,科技发展需要人才,科技进步和创新更离不开人才。需要我们从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强研究,来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创新和竞争机制。
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发展,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针对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既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收益者,做好青年工作要紧扣教育工作根本任务,把握行业平台育人根本特色,青年人才就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更是引领时代未来发展的能源。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关系全局、关乎长远。
1 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保持增加农民增收是重中之重。今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关键年,提升科技创新是全面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了创新的特性,具有丰富的内涵性。科研发展围绕“省力、高效、多元化、生物防治”等措施来建成,必须依靠科技人才推进科研发展迈向新台阶,加强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至关重要,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有了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人才队伍,科研创新,行业创业的动力会大幅提升,打造科研领军人才、科研骨干人才的方阵,科研创新的新模式、新环境、新业态从弱到强的憧憬目标就能尽快实现。
2 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农业科学研究划归为公益一类科研机构。科研公益性机构是国家支持的从事公益性科研活动的组织,接受国家政府财政支持、完成科研目标并保持独立自主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农业方面提供服务是主要手段。这样的定位定性为科技人员潜心研究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成了现实版的“温水煮青蛙”行业前景发展稳定性好,还能暂时存有优势,一旦在一个环境里待的越久,越因为习惯产生依赖,职工适应了舒适的环境,过分的稳定也成了单位发展的短板,稳定性是个中性词,中国人讲究凡是有个度,恰当的稳定发展能帮助我们稳步提升,会增加职工职业发展的获得感。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机制收入分配与发达地区相比不具有优势,生活压力变大,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收入水平偏低,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变小。
3 新时代农业发展需求
农业发展和安全关乎人类对食品的需求,满足人类营养健康和食品多样化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要求对农业发展工作进行创新和改革,国家在“十四五”的规划中对农村,农业发展极为重视,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并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引领产业要迈向中高端发展。农业是全球范围内应该考虑的问题,很多因素决定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不光是中国农业,很多发展国家人口和耕地分布是不平衡的,由于耕地和人口不匹配,也就决定了农业发展资源的需求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和需求基本匹配,农业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市场改革等决定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市场引领,科学家和农业科学工作者还有很多需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来创业创新。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种类多样,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生产发展的模式确实需要结合科学的农业科学家们的工作展开,这对提高我国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未来的农业和工业有很大的可能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生物合成生产某些特定的物质可以转移到微生物中去,完全改变当年某些农作物的生产方式。科技工作者需要思考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如何与现代科学技术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很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4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4.1 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近年来,加大农业科研人员引进和培养力度,博士、硕士成为科技研究创新的主力军,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日益的壮大,正逐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既要有高端技术研发人才,也要有大量一线实际执行的技术工人。要保证一个产业良好的运行机制,首要有稳定的核心队伍,再组建激活一支创新力的团队,学习新技术,开启新项目,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活力。要保证科技人才队伍质量和提高科技人员创新能力。为了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更好的服务农民,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实地操作帮助农民解决农业技术上的难题,服务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从春到秋一体化指导绿色增产技术模式,让老百姓的菜篮子丰富、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4.2 梯队不清晰,满足现状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紧缺,学历偏低比例比较大且年龄偏大过于集中,导致人才梯队层次不清晰,人才资源有限会产生无效竞争,青年科技人才生产实践和田间实现经验相对不足,给创新带来一定困难。相对于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年轻人投入到试验田和生产实践操作的时间较少,对试验关注度安排不够紧凑,科研产出比率较小。另外,工作性质比较稳定,压力减小,满足于安逸舒适的生活节奏,满足现状,危机意识不强,与优秀人才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5 人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世界科技水平飞速发展,催生科技变革,长期以来,青年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公认的生力军,以其活跃的思想,活跃的魄力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创业。一个研究所的发展也需要具有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具有长远眼光,专业精良的科研人才来适应当前的创新时态。影响力是导向,也是衡量科研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
5.1 提升科技人员素质
鼓励和重点培养现有科技人才加强对外学习交流,走出去向相关的产业单位交流技术革新和手段,提高科技水平。建立培训学习,提升科技处理水平,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扩大科研队伍建设的规模。
5.2 培养领军科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形成更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体系。健全青年培养体系的同时,要明晰培养目标,完善考核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选人、用人政策,拒绝“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用人的方式,坚持“不论资历论能力,不看年龄看本领”的评定标准,让新秀青年展现“真功夫”,尽展其才。让具有特殊造诣潜力巨大的人才同样受到重视,创业创新的偏才怪才、因人适岗,因岗选人,要用其所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打开视野,不拘一格。科研和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以中青年为主,面向国内外大力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具有一流水平的蚕业相关研发和制造,提高科技创新及产业支撑能力,整合相关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团队结构,根据必要性建立不同的科技创新团队,突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形成竞争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建立重点实验室,完善平台建设,推动绿色崛起的行业战略举措。围绕“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民生,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群体投身到行业服务中去,积极钻研新技术,传播新理念,推行网络平台的宣传,开展交流与学习,提升农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方式。
5.3 建立奖励机制
直接从事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科学合理奖励体系,理应按照科研的产出、业绩、学术、参与科研活动等来履行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重视精神和物质奖励,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在公平前提下体现个体差异,避免“大锅饭”形势,强化健全奖励办法。激发年轻人的科研热情,推动青年科研骨干参与高层次人才选拔,激发主管能动性和工作激情。引导年轻的科技人员潜心研究、严谨务实,吃苦耐劳的科研风气,为农业发展创新积累了夯实基础。国家的青年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民族就能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