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农机安全监理的现状及对策

2021-12-25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监理农机

南 晋

(蒙城县农机监理站,安徽蒙城 233500)

0 引言

当前,我国已迈入“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和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农村发展将进入面向市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从2004年至今,国家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走过十七个年头,极大的提高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取得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农机安全生产中的事故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农机安全生产的严峻挑战依然存在,农机安全生产关系亿万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尤其是关系到“乡村振兴”建设的稳步推进。这种挑战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农机人必须应对和深思的问题。农机安全监理在新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将何去何从,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继续巩固和提升科学管理服务水平,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县农机监理部门目前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1 农机监理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农机监理工作从法律的层面对于农机的使用方面进行监管和规范,维护了我国农业的安全生产。其主要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机设备的操作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对于违反相关操作标准的人员进行纠正,对于严重违反操作规定的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另外,农机监理工作的另一重要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设备的操作进行监督,并对操作者进行规范管理,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农机管理人员肩负着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责任。农机监理工作还要定期对农机设备进行检查,进而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

2)农机监理工作不仅要对农业生产中的农机操作进行监督与管理,还要重视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经过对我县农村进行走访调查发现,由于大部分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偏低,对于机械的操作方面往往也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农机的维修与养护方面的意识较弱,往往容易加快农机设备的损坏速度,甚至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农机监理工作中应加强对于操作人员的农机操作技术与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并将培训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农户身上。技术操作人员在对农机设备进行操作或驾驶时,农机监理人员就可以向农民群众讲解其操作,并结合理论知识一并向农民进行讲解培训,进而使农民能够更加规范的操作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相关效率。

3)农机监理部门对于农机设备的使用方面起到了监督管理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农机设备的使用以及运输过程中。在农忙时期,不少农机设备供不应求,往往会出现跨区作业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农机监理部门就要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进而提升农机设备的使用率以及安全性,在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农机监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农机设备的作业成本降低,作业效率提高。另外,农机监理部门还能够为农民群众解决农机设备的使用纠纷,化解农民间的矛盾。

2 近年来农机监理部门的变化

机构改革以前,农机监理部门是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主要执法监管机构,依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科学的监督管理,在农业生产和农机安全生产中,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农机监理部门在职权上的限制,我县在十多年前创造性的建立了公安农机联动机制,成立了联合执法监管机构,依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农业机械作业季节跨区转移,在等级交通道路上的安全进行监管,采取纠正违章、排查隐患、杜绝事故等执法手段,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农机安全生产高效有序运行。

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机监理部门的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市农机监理机构的设置不尽相同,有的被取消、有的被合并、有的更名为农业机械检验中心、有的更名为农业机械登记中心,市里被取消、县区不统一,造成上下级分属不清,政令传达及业务衔接不畅。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成立,农机监理部门的行政执法主体被剥离,行政许可也存在着有的随行政执法一起剥离,有的保留在农机监理部门。农机监理部门的行政执法与行政许可的分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机安全监管的手段和力度,农机安全监理的实质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农业综合执法和农机监理虽然同属农业农村部门,但是两者不能形成有机的结合,会给广大农机手造成不便。

新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建立,虽说把农机行政执法列入在内,但其职权依旧是对乡村道路、田间场院的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管。原先建立的公安农机联动机制也就不复存在,一部分农机监理人员充实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这样就造成公安部门针对交通道路上的农机安全监管有权无职,而农机监理包括农业综合执法部门有职无权,势必形成农机安全全方位监管上的空缺,给农机交通道路安全造成很大的风险,潜藏着较大的农机事故隐患。

3 当前农机监理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监管内容多,服务内容少,收费意识强,服务意识弱

农机监理是整个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机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窗口,起到为农机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但许多地方农机监理工作没有开展好,更没有服务好,农机监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技能和执法水平,缺乏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常常采用处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办法,无法增进同广大农民的感情。做不到依法行政,依法办理,文明监理,优质服务,导致农机监理工作程序难以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2 农机监理队伍有待壮大

农机监理队伍是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体,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法制性、服务性、季节性,其人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机监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近年来,由于受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束缚和限制,我县农机监理队伍人员存在着只减不增、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较低、业务技能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的状况。伴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农民朋友购买农机的热情不断高涨,随之而来的便是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大幅提高,我县地处皖北平原地带,农业机械保有量较大,农机监理队伍只有一二十人,担负着极大的工作量,农机监理队伍人员配备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监理工作装备水平也较低。农机交通通讯,宣传,检测设备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检测仪器设施配套不齐全,农机检测仅靠眼看,手摸,耳听,凭经验工作,很难保证检测质量。

3.3 农机监理机制体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机监理部门具有行政执法主体,但是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建立,农机监理行政执法主体的剥离,农机监理人多年的期盼的体制转变终将成为泡影。还有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化”监管不够健全,镇村两级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缺配或配备不足,没有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镇村议事日程,没有常态化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在基层对农机安全生产进行源头监管。

4 新时期加强农机监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4.1 壮大农机监理队伍和加强素质建设

在农机监理队伍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专业技能素质偏低、服务质量弱化的情况下,应适时招录年轻有为、掌握农机专业技能、有开拓创新精神、热爱农机监理事业的人才充实到农机监理队伍中来。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农机监理人员行为准则,切实把文明、热情、高效贯穿整个农机监理工作全过程。

4.2 提高政府重视和加大财政支持

农机监理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主动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请示报告,争取各级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把农机监理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报告,合情合理合规申请农机监理工作经费,完善农机监理装备,为更好的开展农机监理工作提供必备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4.3 健立完善农机监理工作体制

2021年2月20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行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配齐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将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解决农村交通和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的缺位问题。

4.4 建立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常态化机制,着力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制作农机安全宣传手册、宣传漫画等多种形式,采取常态化方式,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乡村街头、农家场院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形成“以案促宣,宣防结合”的工作理念。加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机械常识、防火技能的培训,着力提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促使农机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危害性,预防和避免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5 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合力,提升农机安全监管力度

依据有关规定,农机监理部门(农机综合执法)只能在乡村道路及田间场院对农业机械进行监管,农忙季节农机跨区转移中的农机交通道路安全监管形成盲区。为此,农机监理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与公安、交通、乡镇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弥补农机在交通道路上安全监管的缺失,联合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排查隐患,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着力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和实效,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监理农机
沃得农机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房建监理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