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12-25崔宏
崔 宏
(集安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吉林集安 134200)
1 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突出
1.1 水资源供给不足
农业经济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一直较大,随着农业经济规模的扩张,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水资源的质与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基础灌溉需要大量水资源,大型现代化农业器械的运行也需要充足水资源的支撑,农民生产生活也离不开淡水资源。然而水资源短缺导致的供给不足是当今阻碍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障碍之一,也是攻克难度巨大的显著难题。
1.2 耕地质量下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硬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大量农村土地被城市用地侵占,农村可耕地面临着急速减少的威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必然导致农用地的减少,而传统农用地的减少,使得耕地向低质量土地转移,加速了耕地质量的下滑。除此之外,根据我国自古以来的农业活动传统以及习惯,农民在开展农业活动时通常忽视了对土地的可再生性调控,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下降,导致耕地质量不佳,在其基础上生产的农作物及其他农产品的质量也受到影响,从而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农业经济的“质”发生问题。
1.3 环境污染恶化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民在基础生产生活得到满足后,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覆盖无法完全普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也不完备,导致大量的生活和生产垃圾无处排放,各类垃圾混杂,无法得到科学有效地处理。这不仅影响了文明农村的建设工作,也破坏了生态农业生产环境,不仅使得居民生活环境水平恶化,也削弱了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环境污染问题在农村地区无法得到快速的解决,长时间的问题积累将会导致自然环境可再生性下降,更严重者将会危害该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1.4 生态意识薄弱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农业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是受传统农业思想观念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次之,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更加关注农业产出,大力开发耕地及其附加资源,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种农业问题累加,导致不可恢复的环境问题。这种农业发展方式严重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合我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也不符合我国转变农业发展结构和方向的政策目标。
1.5 生态政策执行难
农村是我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分布广泛而分散,有些地区更是处在闭塞的地理位置,与外界接触和交流较少。这就导致政府制定的针对环境治理问题的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难,其中涉及政策传达问题、政策实际施行问题、问题反馈难等问题。为了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要将相关政策得到真正地落实,农业生产和环境信息必须得到有效地传达和收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实现协调有序地发展。
2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
受到传统农业生产习惯和观念的影响,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环保意识并不强烈。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切实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我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加强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有关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的教育活动,使得生态环保意识得到普遍建立,有效引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重视环境问题,使农民从根本上认识到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提高农民对其周围生态环境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其次,有关部门和相关组织必须落实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在基层反复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实时更新相关数据,让基层群众能够了解和掌握农业产业和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使基层群众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全面地看待生态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农业产量和质量忽略了环境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了意识,才能真正地落实为行动,生态环保意识的建立和教育是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2.2 加强行政执法和监督力度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发挥其职能,借助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进一步控制和惩治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资源锐减,沙漠化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生物物种灭绝等。但是针对目前问题出台的相关法律较少,内容不完善,覆盖面不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法律法规空白。为此,需要政府和立法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监督有力。
除此之外,执法是落实相关立法的关键环节,监督是法的实施的关键。因此,在依靠执法的同时,不能忽略监督。一方面,需要监督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依法执法;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社会舆论和媒体监督执法情况、落实情况、反馈情况。
2.3 重视可持续农业发展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良好循环的自然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因此,在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将生态循环农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的背景下,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协调工作,优化农民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环境,从而构建完善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不断创新循环农业发展和交流方式,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和循环农业体系协同可持续发展。
2.4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完善技术推广机制,加大对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的资金支持,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形成市场、发展和产业结合发展的结构。例如,大型农业生产设备升级,减少排污量,提高节水率;修建先进的排污系统,使得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等。
3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3.1 实现农村环境恢复发展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政府和人民愈发重视生态环境的恢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处在重要地位。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涵盖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建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扩城行动使得大量农村耕地被征收和征用,土地资源骤减,大部分耕地资源服务于城市化建设。除此自外,个别城市和地方为了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或还水还湖,常常采取退耕还林的举措,大量耕地又被占用,农村生态环境一直在被压制中缓慢发展。积极改善农村环境,帮助农村自然环境的恢复,不仅能够给农民振兴农业发展的信心,还能够切实完善水土资源流失、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耕地面积减少等现实环境问题。对于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对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2 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和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三农问题在我国战略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国家和政府不断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财力、人力、物力支持,加速构建新形态农村经济。而生态农业经济作为新世纪、新形势下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为了响应和支持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指导,今后较长时间我国应把农业结构政策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是实现生产方式和农产品多样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3.3 缓解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扩张,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城市,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大量的人才储备和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经济主体进入城市。然而,较大的贫富差距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农村经济很难再被带动起来,除了少数根据地理位置优势仅能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其他地区的农村都因为城市化的迅速扩张使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理念将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融合,不仅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为农村现有的劳动力人口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岗位,使农民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还能依靠其自身技能以及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实现其新的经济价值。这不仅使得农业经济有了专业的劳动力,还能够化解农村人口城市就业难、地域歧视、生活差异等现实问题,切实地缓解了市场经济对农村人口就业的冲击,使农村劳动力也能各司其职,发挥其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