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对策与路径

2021-12-25贲得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贫困山区农机具农业机械

贲得梅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综合服务中心,青海华东 8105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粮食生产由传统人工劳动力逐渐转变为农业机械一体化,农业机械已经成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生产工具,不仅在稳定粮食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方面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安全中的应用和推广,应当充分结合粮食生产区域的实际需求,积极引进专业化农机具,大力发展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具,促进一体化机械水平的提升。

1 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山区耕作条件不匹配

众所周知,由于贫困山区具有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的特点,对农机作业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高性能、低能耗机械和关键生产环节的大中型农机具,是我国目前推行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的重点考虑范围。出于贫困山区的特殊性,小型农机具更适合贫困山区的生产特点,因此,当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贫困山区生产需求极度不符。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再加上适合该地区小型农机具未被列入补贴内容当中,并且补贴程序与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程序一样,繁冗复杂,极大降低了农民购置小型农机具的积极性。此外,相较于大中型农机具的国家补贴资金,小型农机具补贴少出许多,再加上利润较低,大大降低了经销商经营的积极性,以至于售后服务不完善,缺乏专业性技术指导,最终造成“无机可用”的尴尬局面。由此可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当地耕作机具需求不匹配,是制约偏远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

1.2 农机服务能力水平与操作人员技术需求不匹配

在当前农机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极度匮乏,以至于大多数乡镇的农机技术和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从而导致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严重影响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农机服务包括技术培训、作业转场、售后服务及机械故障维修等存在不完善的状况,农机服务能力水平与操作人员技术需求存在严重的偏差,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发展。

1.3 农业废料处理利用与生态环保要求不匹配

大多数小农户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懂得将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料进行合理利用,而是将这些农业废料进行大面积焚烧,从而加重对大气层的污染,脏、乱、差逐渐成为人居环境中最普遍的现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秸秆还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增产措施,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疏松度,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从而达到增肥增产及农业环保的效果。因此,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将农业废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不仅有利于粮食生产,而且还能达到环保的目的。然而,当前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内容更注重于耕地、播种和收割,忽视对田地废料处理专用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明确的重视,以至于农田内废料处理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由此可见,田间废料处理专用农业机械与生态环保的标准要求不匹配,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农机装备配置

为了“无机可用、无好机用”这一问题彻底解决,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配套工程的建设,包括耕地标准化治理、改善贫瘠农田土壤、配套管网、山地机耕道路、梯田堰坝等内容。同时维修和加固因自然不良因素造成基础设施损毁的部分,使其应用标准适合大中型农机具的入场需求,进一步促进农机连片规模化的发展。其次,加强山地规模经营力度。在确保乡镇山地承包经营权不变更的基础上,按照乡镇合作社租赁的原则,实现分散农户统一管理模式,将以往的分散土地科学、适度集中起来,促进山地规模合理化、科学化的经营与发展。最后,将农机补贴流程简化。由于耕、种、收、灭等粮食生产环节具有劳动强度大、生产任务重的特点,可以将农机具购置补贴内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将农机具购置补贴比例适度提高,将购置补贴流程加以完善和优化。针对于粮油和蔬菜专用农机械购置补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并将相应的配套技术加以完善,使贫困山区农民购机补贴更为适应山地耕作条件,同时还有别于平原地区的农民购机补贴政策。

2.2 将农机与农艺进行深度融合

想要将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安全中存在的“机棚不配、机艺不合”的堵点全力疏通,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2.1 制定操作规范标准。将现有农业设施、农机装备、农艺技术和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整合,将栽培技术和农机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企业标准和操作流程,以便确保这些规范内容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的服务通道,包括农机安全存放、维修保养和配件配送等,制定有偿服务模式,包括“单项服务与托管服务”、“成本均摊与定额补贴”。通过建立标准化作业和专业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安全中的应用优势。

2.2.2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农艺农机合作社和示范区,为了确保让这些合作社和示范区与高标准农田项目措施高度融合,可以定期组织专业团队围绕高效农业开展农机农艺全过程服务,在此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个开展过程的高效性,参与活动的专业团队必须熟悉农机装备和农艺技术,不断的探索贫困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模式、组织方式和运营管理等。围绕粮食安全生产中的各项关键环节,将偏远山区粮油专用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和技术操作步骤进行深度研究和探索,以便促进农业机械社会化综合服务新模式的提升.

2.2.3 强化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针对于各项条件有限的偏远山区或者特色农产品主要生产土地,可以号召和凝聚社会力量,创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采用托管或者半托管的土地管理方式,为贫困山区农民提供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和山地内的废料处理等各项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服务。部分偏远山区自然村组存在地块面积小、粮食农作物品种多而杂的情况,可以着重培育集耕地、播种、收割和秸秆还田等一体综合性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还有部分山区自然村组存在着地块面积大、种植作物单一的情况,可以着重培育发展单项优质特色农作物为主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对于农业机械装备的管理,需要执行统一使用、管理和维护的管理制度,保证粮食生产各项环节中的农业机械化服务高效有序的开展,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区域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经营目标。

此外,加强对适合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贷款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机购机贷款底线,全力解决贫困山区农民购机困难问题。

2.3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在粮油作物主产区域引进专业化农机具,推广新技术,集中现有资金,大力发展适合贫困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具,包括水肥一体化机械、山地起垄覆膜播种一体化机械等,选准主要粮油作物和果菜产业发展关键环节进行农机化全程作业示范,促进一体化机械水平的提升。为了解决农民购机不会用、售后无人修和好机难用的问题,应当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想要确保农民科技培训的高效性和实效性,需要将当地师资资源和阵地加以整合,根据粮油生产总体布局开设主体专业班次,进而开展好农机操作、故障维修、经验交流等各项技能的培训和示范,不仅可以提高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农民农用机操作水平的提升。

此外,还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资金、培训、服务等方面,提高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在粮食农作物生产中的比例,将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中的重要基础前提,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偏远山区粮食生产安全中的应用和推广。

2.4 强化组织领导体系

首先,各级农业农村部分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认知,在抓好粮食生产、生态循环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将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充分融入到粮食农作物生产之中。同时加强各级农业干部的工作使命感,为实现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各项工作。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粮食生产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强整合惠农政策和项目资金,优化配置倾斜扶持,确保投产效益稳定增长。最后,整合农业农机资源和技术力量,把农业机械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粮油生产新动能,实现粮油生产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力度,才能有效激发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粮油作物主产区域积极引进专业化农机具,大力发展适合贫困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具,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安全中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实现粮油生产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贫困山区农机具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聪明药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滇西贫困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度现状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山里炊烟暖 孩子笑开颜:“春苗营养厨房”落户宁夏贫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