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万剂国产新冠疫苗运抵澳门》等六则
2021-12-25
首批10万剂国产新冠疫苗运抵澳门
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首批10万剂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2月6日运抵澳门,相关接种工作将陆续展开。当天,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在珠澳跨境工业区进行了疫苗入口检查及接收仪式。(《人民日报》2021年2月7日)
点评
首批国产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顺利入境澳门,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澳门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澳门同胞健康福祉的深切关怀,对巩固内地和澳门疫情防控成果、加快恢复澳门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全面恢复澳门与内地人员正常往来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带手机入校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学校应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中国教育报》2021年2月2日)
点评
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放下手机?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家长也应身体力行,适度使用智能手机,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上,言传身教,助力孩子形成更强的辨别力和自控力。多方齐抓共管,才能破解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成果。我国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新华社2021年1月30日)
点评
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装备与核心技术至关重要。“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并网成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首超千亿美元
2020年,我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达到103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0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增长8.4%。自2012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我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年均增速8%,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速的三倍以上,是我国与欧盟贸易增速的两倍以上。(《人民日报》2021年2月5日)
点评
近年来,我国与中东欧国家投资合作不断拓展,互联互通更加优化,地方合作也日益深化。下一步,我国将与中东欧国家一道,提升合作水平,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推动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出台
1月30日,江西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省第一部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实体性法规。《条例》主要对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目标要求、城乡融合举措、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江西日报》2021年1月31日)
点评
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农”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出台,将进一步解决我省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突破100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初步核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万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人民日报》2021年1月18日)
点评
回首极不寻常的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书写了一份非凡的经济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