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湿地功能及其保护措施
2021-12-25张娟
张 娟
(城固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陕西 汉中 723200)
湿地是三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湿地具有非常强大的生态功能,不仅能够有效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还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有效维持生物多样性,对我国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了解和掌握湿地具有的功能及湿地资源下降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对生态环境改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1.湿地的主要功能
在地球上湿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资源,它和森林、农田并称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虽然近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认识到水源森林保护的重要性,然而在湿地资源方面了解却比较有限,特别是对其环境意义了解甚少。我们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明湿地的重要功能:倘若将地球上的水体称之为血液,森林称之为地球之肺,那么湿地便是地球之肾。在各地广泛分布的湿地系统,是陆地上最重要的天然水库,它能有效地进行气候调节、改善环境、调节空气温湿度,还能蓄洪防洪,减少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等。湿地系统,能够把洪水有效地存储在土壤当中,或在湖泊,沼泽当中吸纳洪水,并通过特定形式在适宜的时候进行释放,实现水量调蓄,削减洪峰,避免洪水泛滥等问题,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维持,保护人们生产生活,推动工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能控制和减少洪水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巨大踩踩水施于人员伤亡。环境当中很多污染物质还可通过湿地系统得以有效降解,使水体进一步净化,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对自然界当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降解与吸收,储运有毒物质,使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不断转化,其功能就如同人体肾脏,因此形象的将湿地称之为地球之肾。
此外,湿地还是重要的资源基地,湿地系统当中有着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鱼虾贝类,还为人们提供芦苇、木材、水果、药材等各种资源。湿地还有着很重要的科研作用,是天然的生物储存库,特别是水源存储功能非常突出,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补给。因此说,在人们生产生活当中,湿地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宝库。
2.湿地面积减少带来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的松花江与长江流域陆续出现特大洪灾,历史罕见,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而且,沙尘暴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影响。还有一些地区出现持续性的干旱天气,导致作物大量枯死,颗粒无收,旱情加剧,人畜饮水困难,这些自然灾害的肆虐。通过认真的反思,不能发现洪灾、沙尘暴、干旱天气频繁上演,虽然属于一种气象因素。但是过度的开发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出现巨大破坏,土地滥垦、过度放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重视湿地的作用与功能,江河泽塘湿地被大量的占用与围垦,引发生态环境失衡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如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分布的湿地,都相互连通长江,汛期来临时,通过长江江洪水向各个湿地进行分入,而进入枯水季节,湿地当中存蓄的大量水源又会向长江不断的注入,在洪水调蓄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长江水位保持在较为平衡的状态。然而伴随长江沿岸区域,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渐加快。以垸田为主的围垦越来越大,很多滩地、沼泽以及浅水湖泊被转变成水稻田,湿地面积不断下降。很多湿地被挤占或者为围垦,致使季节性淹没区全部丧失,也使湿地资源洪水调蓄能力出现明显下降,以至于近些年来当地洪水灾害肆虐,很多良田被淹毁,不但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还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
3.保护湿地的有效措施
湿地资源生态效益非常突出,同时还有着很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也是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而湿地资源在没有遭受破坏之前,便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人们也会感受到环境的和谐优美,风调雨顺。相反,如果大量湿地资源被破坏,便会进一步加剧环境恶化趋势,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洪水、沙尘暴、旱灾等各种自然灾害,也警醒着我们,如果只看重眼前利益,短期和局部利益,对湿地资源进行围垦或者挤占,破坏湿地资源,那么将会给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埋下祸根,湿地资源遭受破坏之后,其各种功能和效益将无法发挥,打破人类生产生活原有的环境平衡,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灾害。
面对当前日益恶化的湿地问题,我们应当进行认真反思,将退田还湖有效措施充分落到实处,并结合当地湿地资源实际,科学合理的构建开发利用政策,并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来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1 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为了更好的保护湿地资源,必须要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到实处。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过程当中,还应当充分结合大江大河治理、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各个方面,综合性的分析和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在对自然规律认真遵循的前提下,将部门割据给打破,提高统筹规划水平。
中和治理过程当中,要凸显生态效益这个核心,并有效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这些效益的有效统一,打破过去条块分割的不良局面,构建以流域管理为主体的协调统一机制,宏观调控和监督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
3.2 完善法规制度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保护自然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而且国家《森林法》、《水法》、《水土保持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也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了地方性的法规与政策。为了促使湿地保护国际间的有效合作,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对国家和地方《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进行编制,确保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湿地保护,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3.3 对环境保护和农耕关系正确处理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诸多部门共同参与。在保护环境过程当中,首先应当将人类生存问题解决好,近年来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人们口粮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矛盾。人们对湿地资源进行围垦,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量不断扩大,人们为了获取充足的粮食,不得已围垦造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实践证明,没有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或者缺乏农业耕作条件的,通过对湿地进行围垦,增加农业耕作面积来促进农业增收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而加强农业新型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做法。把退耕还林、退潮还湖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科技投入水平,促进农业单产不断提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粮食高产稳产,还能增加农业收入,构建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农业工作协调发展良性格局。不然人们没有粮食吃,必然还会围垦种粮的。
3.4 宣传教育
当前,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认识程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为了促进人们湿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都应当积极主动投入其中,进一步提高湿地资源保护水平,并同各种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作斗争。通过大力宣传保护湿地资源的重要性,让人们共同参与湿地资源保护对实现湿地资源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4.结语
为了更好的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保护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尊重自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自然,这样才能将湿地资源具有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