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在我国城市运行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浅析

2021-12-25吴勇建黄云长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林业建设发展

吴勇建,黄云长

(1.崇仁县巴山镇人民政府,江西抚州 344200;2.崇仁县林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西抚州 3442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是在以往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社会的快速扩张对环境产生诸多危害,给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城市林业作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利用森林所产生的多种生态效益建设绿色城市,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因此,在20 世纪90 年代我国便引入了城市林业发展理念,但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发展体系仍不够完善,难以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

1 地位

1.1 推动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的推进主要依赖经济的高速发展,林业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林业的主要构成,不仅能美化市容市貌,还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体验,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 促使城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是新城市和老城市的同时发展,在新城市不断扩建的同时,老城市的规模也在发生着变化。大城市向着超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也逐步趋向大城市化[1]。在此过程中,诸多城市忽视了城市林业的重要性,导致城市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庞大的城市人口增量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只有注重城市林业发展,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才能促使城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城市良性循环。

1.3 促使城市发展趋向多元化

我国城市功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主要作为一些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功能更加趋向发展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推进。城市林业作为改善工业化社会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具有较大的作用。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进而为城市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奠定基础,促使城市发展趋向多元化[2]。

1.4 推动城市第三产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随着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部分城市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向,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我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为长期发展第二产业,地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许多城市开始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城市林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构成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了城市林业的重要性,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开始推进第三产业扶持力度,推进科技发展及服务业的发展,各种新型园林工程不断涌现。众多工业化企业逐步迁出城外或转移至其他欠发达城市[3]。城乡关系逐步走向一体化,城市林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将工业与农村地区相结合,形成新的城区进行发展。

2 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和解决,才能推动城市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林业是指将林业引进城市,利用林业的生态效应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等。城市林业理念最先由美国肯尼迪政府提出,直到1965 年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重新命名。城市林业不只是简单地对城市树木进行管理,而是要发挥城市林业的作用,促进城市建设更加宜居化和生态化[4]。城市林业发展的目的是综合运用多方面因素栽培和管理对城市生态和经济具有时效的绿色植物,其适用范围也包括城市行政区、居住区及娱乐区等多个地域。城市林业也涵盖着花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道路绿化带、城市生态空间及小区噪音消除林化带等多个地域带。城市林业的建设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对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居民是城市林业的真正受益者,有助于推动城市发展。

2.1 正确认知城市林业的作用

城市林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处,拉近城市居民与森林的关系,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维护城市地域生态系统的平衡,进一步做好城市居民生态健康保护。一座“绿色”的城市也是对我国保护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因此不断加强城市林业发展的宣传力度,使国民认识到发展城市林业将带来的好处,同时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正确认知城市林业的作用,才能够为其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为推动城市发展提供保障。

2.2 做好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

我国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处理好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间的关系,促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同步发展、同步实施,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好城市林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在城市林业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地域绿化特点对相关工程项目不断优化,重点关注城市绿化的适应性,不同地域选择相适应的绿植,以免造成生态系统的冲突。政府也要做好各方面的支持,协调好园林保护、城市交通规划等多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实现林业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城市林业建设能够顺利推行。

2.3 建立科学的城市林业结构

城市林业结构的建设需要遵循自然环境共生互利的理念,尊重环境生态保护发展的自然规律,完善多层次、多类型、多数目及多种类的城市林业结构。不仅要做好城市林业的生态环境系统平衡,也要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城市林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生态性也要发挥其他功能,例如风景美化、休闲娱乐等。在城市郊区可以种植土地沙漠化防范林和沙尘暴防范林、经济林等,也可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造隔离林业,防止城市污染物进入农村,造成污染大面积化。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可以建立大型城市花园或城市公园,供人们欣赏游玩,也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的作用,使农村自然环境能够保持基本原样。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可以种植大量的乔木、灌木、花草及果类植物,丰富城市公园样貌。整体城市林业建设绿植选择既要有防护林也要有风景林和环保林,建立立体式的城市林业[5]。

2.4 加强培养城市林业专业人才

作为城市组成的重要部分,城市林业生态环境作用极为突出。城市林业在对城市气候的调节、改善城市环境及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据科学实验,城市建设绿化覆盖面积每提高1%,在夏季时对温度的调节可达到0.1 ℃。并且城市林业的建设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空气湿度,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基于此,相关部门要对城市林业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知。目前我国诸多城市有关林业专业人才较为稀缺,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有关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与当地农林院校合作,建设城市林业队伍。此外,当地政府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健全人才吸引制度,从薪酬福利方面入手,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为当地城市林业实现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5 其他措施

城市林业的建设对于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市水资源发展状况及蓄洪防旱也有着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北方城市而言,建设城市林业对于防范沙尘暴和大风天气有着积极的防护作用。基于此,想要发展好城市林业,除了上述措施之外,相关单位还需要做好以下2个方面。

2.5.1 健全林业三防体系

有效落实城市林业防火工作,推动防火目标责任制,以便能够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此外,还需要对城市有害生物的防治与检疫工作引起重视,完善病虫害监测网络,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动性。要对城市林业资源进行规范,以便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林业健康持续发展。

2.5.2 健全林产品市场体系

结合城市林业发展实况,对有关建材及林产品市场进行规范,完善林产品流通环节,从政府层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对无证收购、运输、买卖林产品的现象要打击,消除各种不合理的林业收费项目,促使木材流通秩序得以有序开展,为城市林业得以实现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林业也会加快发展,再加上以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发展城市林业势在必行。相关人员要重视城市林业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城市林业建设,建立科学的城市林业结构,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林业建设发展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land produces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