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背景下加速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有效策略

2021-12-25柴雅琳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私有制防沙治沙

柴雅琳

(古浪县治沙林场,甘肃武威 733100)

长久以来,受乱砍滥伐、滥采滥牧、水资源浪费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愈发严重。荒漠化问题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动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通过保护、建设林业生态环境,防沙治沙,满足我国生态发展的战略要求。

1 防沙治沙工作概述

1.1 防沙治沙总体工作目标分析

沙防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令人感到困惑的难题,治沙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沙漠,还是为了控制沙漠化问题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影响,这一问题值得相关部门人员深入探究。沙漠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是许多生物栖居的环境,具有开发风能、光能、热能的作用。世界上许多沙漠是自然存在的,但也有很多沙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农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的[1]。现阶段,我国的沙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解决后天人为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将荒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基于此,目前的防沙治沙总体工作目标为防风固沙,具体目标为对沙地地区的已有植被进行保护,在沙地地区规模化地种植沙生植物,建设固沙林。相关部门人员需提高自身对沙漠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认识,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目标,为推进社会发展起到帮助作用。同时,正确认识沙漠的自然资源价值,不干扰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沙漠。切实推进国内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度,树立良好的宣传教育工作目标,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认识,发动群众参与到沙防治工作中。

1.2 林业建设对防沙治沙工作的影响

土地沙化问题的根本在于地面失去植被覆盖,在大风、干旱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沙漠。扩大地面植被覆盖面积,可以有效改善沙地地区的荒规模化问题,是防沙治沙的主要办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抵御风沙的重要作用[2]。林业工程通过加强对天然林的养护、对人工林的培育使森林生态系统发挥自身良好的生态功能,最终实现减缓风蚀、固定沙地的防护目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已经正确认识到植树造林对绿化荒漠工作的积极作用,并加大对林业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多年来的经营努力下,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形成规模,在过去几年来有效抵挡了风沙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其中,非公有制防风固沙林对降低风沙侵蚀速度、减少风沙侵袭负面影响、保护耕地起到了重要作用。至2020 年6 月,我国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及呼伦贝尔沙地生态问题得到解决,林地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226.7 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61.9 万公顷。

2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概述

2.1 发展现状

非公有制林业是林业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现阶段,林业建设中非公有制林业建设力量最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林产工业民营企业进入到了林业建设行业,为加快林业建设速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近几年,林业产业投入的资本大多源于民间,在民间资本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植被种植技术被应用到了林业工程建设中,推动了林业工程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同时,在“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等政策的帮扶下,私有制林业步入到飞速发展时期,私有制森林面积不断扩大,私有制林业资产在林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也不断提升。在私有制林业生产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林业建设工作当中,为促进私有制林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推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阶段国内的林业建设向着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发展,为私有制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进林业建设工作,通过舆论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到林业建设工作当中,为推动私有制林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林业工程具有绿化点过多、绿化线过长、建设点过于分散等问题,不利于规模化管理。承包到户政策下推动人们“一家一户经营”,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并帮助农民赚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推动私有制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私有制林业的利益较为直接,人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赚取客观的经济利益,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3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推动防沙治沙工作的具体策略

3.1 健全沙防治法律保障制度

健全的法律保障制度是私有制林业工程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防沙治沙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认识到目前私有制林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根据具体原因推出相应的法案,以保护私有制林业发展,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增强沙防治工作效果。主要可以从以下3 方面着手。1)健全沙防治土地使用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私有林业工程企业的经济利益[4]。明确私有林业企业对治沙土地的使用权利(不超过70 年),加强对治沙合同的管理,保证合同具有应有的法律效应。企业与土地所有人签订治沙合同,并由当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为企业颁布土地使用权证书。通过明确沙地使用年限、保证私有企业经济利益的方式提高企业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推动区域内的林业生态建设。2)健全税收管理法律法规。适当放松对私有制林业企业的税收管理,通过减免征税、发放税收补贴、财政贴息等方式保证私有制林业企业的经济利益,使其能够将更多的资产投入到防沙治沙工作中。3)建立健全防沙治沙管理法律制度,设置明确的奖惩机制,规范私有制林业企业的行为,提高防沙治沙工作效率。

3.2 健全沙防治工作支持政策

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私有制林业企业政策帮扶力度,提高私有林的建设效率,实现防沙治沙工作的整体目标。可以从以下3 方面着手。1)出台经济帮扶政策,通过加大经济扶持力度,促进私有制林业企业的经济发展。扩大植树造林面积,有效实现对风沙的防治。比如,出台造林补助经济政策,企业在造林、整地、种苗及幼林抚育方面达到国家相关要求标准后可以申请经济补助[5]。2)出台私有制林业企业的信贷优惠政策,银行等经纪机构放松对企业的抵押担保要求,允许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设置个性化的还款年限,在经济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3)出台科技帮扶政策,通过技术支援,提高私有制林业企业的植树造林工作效率,推动私有制林业的发展,实现对风沙的长效治理。4)出台防沙治沙社会化服务政策,帮助私有制林业企业融入到沙防治社会服务体系当中。为其提供森林病虫害防治、防火、土壤保育及林业贸易等政策支持,使私有制林业企业能够长远发展,延长防沙治沙工作年限。

3.3 创新沙防治工作发展机制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的防沙治沙工作机制无法为当前的林业治沙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加强对沙防治工作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政府相关部门需对区域内沙防治工作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率。实地考察私有制林业工程,分析其建设方面的不足,并为提高其防沙治沙工作效率提出新的建设要求。利用地方环境优势,通过对防护林划分片状、对其进行降水分配操作等方式提高造林效率,重塑森林生态系统,为防沙治沙工作打下基础。此外,对传统的育林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加强对人工育林工作的建设管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为防沙治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4 大力应用机械化造林技术

沙地长期缺水干旱,气候环境恶劣,林木种植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林木种植的成活率较低,防沙治沙屏障的建设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对现代化、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引进,使用机械化设备完成防护林的种植与养护,不仅能加快治沙屏障的建设速度,还可以为私有制林业企业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应用机械化技术开沟,提高开沟速度,并在沟内种植吸水力强、扎根快、发芽迅速的飞播植物,在加快种植速度的同时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应用手扶式沙障机机械化铺设沙障稻草,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速度[6]。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机械化造林技术的研发管理,提高非公有制林业生产效率,提高治沙屏障建设施工的技术水平,增强防沙治沙工作效果。

3.5 做好私有制林业经济管理

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推动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效发展,需要创新沙防治工作的经营模式,使其朝着企业化生产经营方向发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私有制林业经济的管理,使其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在发展过程中提高林业生产质量。比如,加强对非公有制林业小规模经营企业的管理,增强其企业收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将获取的经济利益投入到非公有制林业建设工作当中,从而扩大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推动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长远发展。

4 结语

沙防治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工作。人们必须要抱着恒心与耐心,创新沙防治工作发展机制、加强私有林业建设,遏制土地荒漠化问题。相关部门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出相关帮扶政策,从多方面推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为构建良好林业生态、推进我国沙防治工作长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私有制防沙治沙
防沙治沙视角下林业生态建设分析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