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龙果种植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2021-12-25罗兵威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火龙果植株病虫害

罗兵威

(博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检测站,广西玉林 537600)

火龙果原产于中南美洲,自20 世纪传入我国台湾地区,经台湾地区成功种植,随后引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1]。尽管我国北方成功经大棚种植得到了火龙果,但规模有限。火龙果受到追捧的原因是低糖、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并且火龙果的花、茎同样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其主要作用有美容、清热解毒、润肺、降血压和控糖,对于预防便秘也有良好的效果。在药用方面,火龙果被用来开发生产酵素产品,提取绿色天然的食用色素,另外在化妆品应用上也逐渐成熟[2]。因此,分析火龙果种植现状,提出火龙果合理的发展建议,促进火龙果食用和药用价值开发。

1 火龙果种植特性及种植技术

1.1 主要栽培品种

火龙果的肉质颜色可以分为白色和红色2 种,其果皮颜色有黄色和红色2 种。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火龙果开始出现了粉红色果肉及白色心的品种。但是目前国内种植的火龙果还是以红果皮红果肉和白果肉为主[3]。

1.2 生物学特性和生长条件

火龙果是热带水果,需要生长在我国炎热的南方地区,需要充足的光源,所以无法在寒冷北方地区种植。火龙果对土壤要求较低,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不能抵抗洪涝。因此,在我国南方靠近赤道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均能满足火龙果的生长需求。火龙果的生物学特征为:根系较浅,种植不需太深,火龙果是雌雄同花的植物,可以自花授粉[4]。但红肉火龙果的自花繁殖能力较差时,可以将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间隔种植,增加他们的授粉率,但是白肉火龙果种植数量控制在总量的10%左右[5]。通常火龙果从开花到结果需要45 d左右。

1.3 繁殖方法及栽培方式

火龙果繁殖方式较多,主要有种子繁殖、扦插育苗、组织培养及嫁接育苗。实践研究表明,火龙果在下层为营养土质、上层为河砂的土壤环境中的出苗率最高,并且幼苗长势较好。采取扦插繁殖方式,火龙果的繁殖速度最快,该技术成熟简单、容易操作和掌握、适合普及,并且这种繁殖方式还能保证原有的品种特性,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

火龙果栽培方式主要有温室和露天栽培,需要根据火龙果的外部生长环境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对于南方地区来说,露天栽培是最经济、最方便的方式,能够满足火龙果生长的基本要求;北方地区则需要在温室中栽培,使用日光温室,因为火龙果无法在北方室外生存,所以只能通过温室提供适宜的外部生长环境。

1.4 栽培方式

火龙果种植需要为其提供攀爬支柱,起到固定作用,即火龙果培育需要采取柱式培养方式。具体操作为:在培育区域合理设置水泥柱,然后在其周边栽培幼苗,待其生长后,沿着水泥柱攀爬。设置原则是平地培育为2.5 m× 2.2 m,山地为2.2 m×2.2 m。火龙果植株在攀爬中需要钢丝固定,为火龙果的果实和茎提供足够的支撑。

1.5 养分和施肥

目前火龙果施肥还是以果农的种植经验为主,不同地区施加的肥量存在差异,国内还未形成完善的火龙果施肥指导体系。国内对火龙果施肥研究重点在不同的施肥方式对火龙果生长情况的影响、讨论肥料配比对火龙果肥效的影响。根据有关研究,火龙果植株幼茎中的矿物质元素积累量要远远高于其他部位,而火龙果的根系、主干中矿物质元素也相差较大。此外,火龙果中的钾含量非常高,检测可知这些钾元素最终大部分被果实所吸收。因此,为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可以适当增加钾肥的施加量。根据植株生长趋势,补施所需要的矿物质元素。火龙果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氮磷钾元素和有机质的含量,在酸性土壤中种植火龙果有利于火龙果吸收肥料和微量元素。需要注意的是,在火龙果开花期要补充钾元素和镁元素,这些元素能够促进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提高果实甜度。

1.6 修枝整形与疏花疏果

修剪火龙果枝条是保证火龙果健康生长,促进果实增产保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火龙果的枝条长到1.3~ 1.4 m 时需要摘心,促进分侧枝形成结果枝。把侧枝条上过于密集的枝丫和存在病态的枝条全部修剪掉,为健康植株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保持果园良好的通风状况,减少养分消耗量。到开花挂果期,进行疏花疏果处理,控制每枝保留3~4 个花蕾均匀分布,每枝留2~3 个发育良好的幼果。果实采摘后将枝条全部剪掉,减少养分消耗。

1.7 病害虫防治

火龙果极容易感染病虫害,火龙果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基腐病、茎枯病、蜗牛及金龟子等。对于火龙果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在火龙果种植之前考虑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避免后期病虫害影响。主要的防治手段有以下3 种。1)物理防治。一旦发现火龙果植株出现病虫害,将其全部销毁或深埋,从根源上解决病虫害植株,保证其他植株不受影响;2)生物防治。随着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生物防治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在种植区内放养鸡鸭等家禽,鸡鸭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活力,排泄物作为有机肥,为火龙果植株补充营养;3)化学防治。该方式主要是喷洒药剂来灭杀和防治病虫害,见效快、操作方便、可大面积喷洒。但是存在残留问题,所以施加不宜过多。

2 火龙果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引种有待加强

火龙果种植还存在选育和引种问题,要得到优良品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种植地区的气候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我国的火龙果种植面积一直难以扩大。例如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镇宁县,仅4 000 hm2,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的火龙果种植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外来引进的新型果业,需要加强在引种和品种选育方面的工作。目前各种引种参差不齐,主要是缺乏龙头企业,多数是以种植户为主,难以集中管理和培训。

2.2 管理粗糙,科技化不足

目前火龙果的管理还是粗放式的,很多有利于火龙果生长的措施和重要发现,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文件,大多是根据实际经验而定,不够科学合理。火龙果品质不稳定,主要是我国对火龙果种植的科技投入不足,没有将有用经验转化到科技应用上,先进的种植技术只限于个人,没有推广,并且我国不同产地的火龙果,其种植标准化建设不足,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3 火龙果产业发展建议

3.1 加强火龙果品种选育

火龙果品种逐渐增多,种植过程中要及时观察收集火龙果种植资源及品种鉴定信息。鼓励各种植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品种,运用外来新品种,筛选更具优势的火龙果品种。规范当前火龙果种苗市场,防止劣质种苗混在优质品种中在市场上流通。

3.2 加强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在生育期内,要分析总结不同品种火龙果种植土壤所需养分,制定施肥方案,合理搭配化肥、农家肥等,提高火龙果植株对肥料的利用率。采用自动喷灌设施和信息技术对火龙果进行监测。技术部门要实地研究,总结符合地区种植的科学有效体系,提高火龙果种植品质。在提高火龙果种植科技含量的基础上,推广宣传,推动火龙果产业迈向现代化和规模化。

3.3 加大政府投入,增强培训力度

推动火龙果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关政策支持,加大对火龙果的资金和物力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单位、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技术培训班,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火龙果产业人才,提高广大种植户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掌握火龙果高效栽培技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打造火龙果种植示范培训基地,做好推广,提高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

4 结语

火龙果种植具有广阔前景,其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上还可以更加深化,人们在研究和种植火龙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以经验为主的种植体系,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火龙果栽培技术和种植管理需要根据火龙果品种和种植地区进行合理优化,结合地区特点,改善火龙果种植方式,加强田间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做好预防病虫害工作。从火龙果育苗开始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为火龙果产业发展和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探索火龙果全新的栽培技术,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火龙果植株病虫害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