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香果高密度垂帘种植高产稳产关键技术

2021-12-25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百香果高密度水肥

邓 晨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玉林 537000)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果实颜色可分成紫、黄2 种颜色,果肉会散发独特香气,在营养价值上要远超其他水果。同时,因其含有大量有助于人体消耗吸收的维生素、超纤维等成分,对于降血压、提高人体代谢能力均有良好效果。我国自引进百香果后,不仅推动种植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还给人们提供多一种水果选择,对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对百香果常见高密度垂帘种植技术进行深度剖析,以期推动我国百香果产业的发展。

1 前期土地处理

种植百香果要选择坡度在15°左右、海拔小于 500 m 的坡地,或是具有良好排灌条件的旱田,其土质要求肥沃,土壤疏松,含有较多有助于百香果生长的有机质,其pH 要控制在5.5~7.5,以中性或弱酸弱碱性土壤为最佳。避免出现和同科作物多年连作后,土地肥力降低且土壤致病菌增加的情况。完成翻耕作业后,要做好起畦工作,如果是山坡地,则要以水平线位置起畦。深度20~30 cm,对土壤充分翻耕,使土壤和空气充分接触,暴露致病菌,降低种植病害。每667 m2施加机肥1 000 kg,搭配100 kg 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每15 d 施加1 次,重复3 次,稳定提升土地肥力[1]。并配合100 kg 钙镁磷肥,均匀撒施肥料后,进行起畦处理。面宽要控制在1.3 m,沟宽则要控制在0.3 m 左右,保证沟深略大于0.3 m。在百香果“高密度垂帘种植”模式中,整理畦面后,要对土壤进行充分消毒,每667 m2施撒100 kg 生石灰,并以2 kg 微生物菌剂粉剂兑足量清水,保证畦面得到充分消毒,做好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2 种苗选择与处理

建议选择高产、耐寒、抗病等性能表现较好的百香果品种。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台农一号、满天星,都是经过我国多年种植培育的品种,对于提升百香果品质与产量具有良好效果。对于种苗,建议选择扦插栽培。其操作较为便利,可以快速成苗,可稳定遗传性状,保证百香果成花时间较早,坐果也比其他品种早,可以获得良好抗病能力。部分地区选择对百香果进行嫁接栽培,虽然也可以使百香果获得良好的抗病能力,在后续生长中也能具有稳定长势。但是,会出现过多营养物质用在茎叶等器官的生长上,成花效果差,坐果时间要比扦插栽培晚的情况。插穗要在每年10 月下旬左右,将当年生、形状良好、无病虫害的优质植株作为首选,并将其二、三级蔓当成扦条需用。插穗需修剪为5~7 cm 长,仅留下1~2 个嫩芽,叶片保留1/3,其余全部剪除。将插进土壤生长的基部修剪成30°~45°的斜面,做好插穗备用。已修剪好的插穗要放置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0.3%高锰酸钾消毒液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浸泡,消毒3~5 min 后捞出,在自然条件下晾干备用[2]。进行扦插操作时,则要将已完成消毒处理的插穗的插土基部简单浸泡在生根剂内3~5 s,再蘸取少量浓度为62.5 g·L-1的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将其插入已经预先装好基质的营养杯内,保证基部深入基质3 cm,让叶芽自然朝上,对其充分淋水。

3 幼苗管理与定植

3.1 幼苗管理

对大苗采用培育栽培对百香果提前开花结果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稳定提升其产量及品质,也是百香果高密度垂帘种植技术前期的准备工作。多在9 月后,我国南方百香果种植地区的种植温度逐渐下降,这导致百香果花果数量多,却无法进一步发育,口感酸苦,无法成为优质产品向市面推广。所以,通过大苗栽培使百香果结果期提前,促进第一、二批果实尽快成熟,为市场推广更多优质的百香果。当营养杯内扦插的小苗生长至10~15 cm 高,根系正常,则可从原本6.5 cm 规格的小营养杯转栽至16 cm 规格的大营养杯,完成假植工作[3]。进行假植工作时需对植株充分淋水,并向营养杯中插入 1 m 长的竹签,协助百香果引蔓。在其正常成活后,可以开展水肥管理,并注重病虫害防治工作。每10~15 d 对植株淋施水溶肥,防治根腐病与疫病等病害。确保棚内温度控制在22~25 ℃,并在苗长到80~100 cm 高时,通过摘心对主蔓进行培育。在同一时间加快炼苗速度,做好大棚补光处理,等到一级蔓长到3~5 cm 后,分析外界环境温度是否符合百香果的生长,完成定植;对百香果进行水肥管理,大棚内小营养杯苗每5~7 d 喷淋清水,确保基质土壤保持湿润。如果棚内光照较为强烈,则要进行遮阴处理。同样幼苗会在20~30 d 生根,在这期间要每隔7~10 d 进行0.2%平衡型水溶肥的淋施处理。如果部分种植温度较低,则要通过双棚强化保温质量;病害防治,要在幼苗长出新叶后10~15 d 完成1 次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洒,可以配合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 000 倍液,预防茎基腐病与疫病。从当地百香果种植病害规律,研究抗药性,对多种药物进行轮换应用。

3.2 定植

定植工作是高密度垂帘种植的关键内容,百香果定植时间建议选择惊蛰到清明这段时间,确保后续产量的提升。其规格要以“品”字型进行双排种植,保证 0.7 m 的行距与2.0 m 的株距。每667 m2种植330 株幼苗为最佳种植密度。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情况,适当调整种植密度,提升百香果种植品质。搭架则要选择高密垂帘棚架,降低百香果种植难度。棚架搭建时间可以控制在整理畦面到移栽这段时间,或选择在幼苗定植成活1~2 d 时完成搭架工作。选择直径为3 cm 镀锌管作为搭架结构,并使用尼龙绳加固搭架。2.5 m 距离对镀锌管截断,并以畦面实际情况进行定植,建议百香果区域定植距离3.5 m,保证镀锌管深入土壤0.5 m。在畦两端位置可以对钢管长度适当提升,并提高埋入土壤深度,方便后期对百香果牵引,提升搭架稳固性。按照每667 m2镀锌管195 根规模定植,使镀锌管最顶端可以和地面保持2 m 距离,而在钢管的1.2 m、1.9 m 高度,以排为单位,通过尼龙绳固定种植区域钢管架构,完成棚架搭建工作[4]。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与追肥管理

百香果根系较浅,具有良好耐肥性能,但怕田间水分过多或过少。所以,要在多雨季节做好排水工作,更好实现高密度垂帘种植。田间水分过多会让百香果根系被水浸泡,易发生茎基腐病类病害。而幼苗在上架期间需要见干见湿,加速花芽分化;在成花坐果阶段则要增加用水量;膨果期对于水肥需求较高,要提升供给量,保证土壤可以保持60%以上的含水量。因此,需要根据百香果不同生长时期落实追肥工作:提苗阶段,追肥要以高氮肥料作为施加主力,可在移栽后的5~7 d 追肥。而百香果幼苗在上架时也可增加少量水肥,促进其上架,并在上架后10~12 d 充分淋施高氮型水溶肥,加快百香果根系发育,帮助地上部分健康生长;花前阶段,要在二级蔓萌芽时期,对氮肥严格管控,淋施磷酸二氢钾500 倍液,加快花芽分化速度;壮果时期,要在坐果的12~15 d 后充分淋施高钙腐殖酸肥,提升果实膨大幅度;可以于百香果的促花、促膨等发育关键时期,向叶面充分喷施硼肥或是一些微量元素,提高植株着果率,避免降低百香果品质[5]。

4.2 株型修剪与授粉

在高密度垂帘种植模式的影响下,为避免过多枝叶消耗营养,使果实获得良好发育条件,要做好修剪工作,提升通风效果,增加透光能力,有效提高百香果座着果率。在一级主蔓成长到80~100 cm 时,则要通过摘心方法,加快二级蔓成长。因为百香果为自花授粉,而且其花期集中于夏季秋季,且花柱头相较于其他作物偏长,导致自然情况下其结实率不高。尤其是处于夏季高温,若环境温度超过35 ℃,其着果率较为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15:00 对百香果人工授粉。同时,采用外力打开花瓣,以便雄蕊散开完成授粉工作。也可利用细毛刷蘸取少量雄蕊花粉,涂抹至花柱头提升授粉效果。

4.3 病虫害防治

百香果的常见病害为根腐病与疫病,而虫害主要是蓟马。种植时将预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采用综合治理方式,提升百香果质量。防治根腐病,要选择浓度为62.5 g·L-1的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0 倍液,以7~ 10 d 频率进行喷施;防治疫病,则要对百香果植株枝蔓进行修剪,保证种植区域通风透光,可以通过25%吡坐嘧菌酯悬浮剂3 000 倍液对其治疗[6]。蓟马虽然体型较小,但是危害较大。可以利用其对黄、蓝2 种颜色的趋性,利用悬挂粘板诱杀。黄、蓝粘板距地面50 cm 处悬挂,对草丛内准备越冬的蓟马进行诱杀,也可使用30%噻虫嗪悬浮剂1 000 倍液进行防治。

5 结语

将百香果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当前最常见的垂帘种植技术展开详细研究。通过总结大量种植经验,以期能为百香果种植技术提供参考。如果部分地区参考,请务必以当地实际种植条件为标准,将前期土地处理、种苗选择与处理、幼苗管理与定植及田间管理作为技术框架,以因地制宜种植理念填充内容。

猜你喜欢

百香果高密度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智能水肥灌溉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青岛水肥一体化让作物增产一成以上
落叶在跳舞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