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植保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1-12-25

南方农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植保新品种农作物

石 蕾

(吉首市农业农村局,湖南吉首 416000)

我国农村种植业的整体结构已经得到了调整,其中植物保护和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且对植保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当前我国基层植保部门中的相关机制并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需要从我国基层植保推广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推广力度,为推广工作的稳定开展提供条件。

1 基层植保推广工作发展的背景

我国实施《种子法》后,种子管理机制在不断完善,并且其制度还进一步推进了乡镇机构的改革。基层植保工作主要是以种子公司为龙头,以乡镇农技站为桥梁,集引种、试验和供应等为一体的管理和推广体制,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影响新品种的推广。要想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发挥乡镇农技站自身的桥梁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加强对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力度[1]。

随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市场化,农作物的新品种推广进程也正在不断加快,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增产和增收效果并不突出,这不仅会影响和限制新品种的增产增收,还会阻碍新品种的应用步伐。需要加强对基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的重视,更好地服务于农民,提高新品种推广的力度。在此过程中,还要抓好基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积极发挥基层植保部门在农作物保护中的作用,增加良种在市场中的占有量,从而实现对我国农作物品种整体布局的优化。

2 问题

2.1 配套技术实施不到位

现阶段,新的市场主体正在大量涌现,农作物的经营渠道也在不断增加,经营者为了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需要大量引进新品种,这会导致市场上种子品种繁多,并且在这样的市场发展中,栽培技术也难以配套。此外,部分种子经营者对所经营的新品种并不了解,不清楚其特征和特性,导致栽培技术不能在农作物种植中有效应用,进而造成损失。

2.2 基层植保网络并不健全

虽然在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基层植保推广工作的重视,但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没有在其中得到有效落实,并且部分地区从事植保工作的人员非常缺乏,基层植保网络不够完善。在具体的测报工作中,乡镇点并没有为日后的工作提供相应的病虫害发生数据,难以分析预报作物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如果不及时解决,会给区域性病虫害的控制工作增加难度。再加上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上,植保网络会出现断线的情况,导致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情报很难尽快使农户熟知,易给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

2.3 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新时期,种子市场已经全面放开,但是其中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前,乡镇农技站基本已经退出了种子市场,但是镇政府农技工作并没有正常开展,对新品种开展的试验示范力度不强,更没有进行农业技术指导,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功能受到影响,不利于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3 措施

3.1 重视植保工作,加强植保体系建设

新时期,要想保证基层植保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镇政府需要加强对植保工作的重视,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经费的投入,让农作物的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在此背景下,不仅需要积极发挥基层植保机构在其中的作用,还需要将其列为公益性单位,主要是为了让其可以配置好专职植保人员,帮助他们重新回到岗位,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让其可以做好本职工作。此外,区级的农业主管部门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植保人员的知识培训工作,明确病虫害测报的流程和相关业务,保证政府部门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病虫害信息。同时,基层植保部门的相关人员还需要搜集区级病虫害的数据情报,从本地病虫的发生特点出发,及时有效发布病虫防治情报等,保证用药安全[3]。

3.2 建立信息系统,扩大植保技术信息的覆盖面

传统的情报发送信息方式,主要是在电视台中的《保信息》专栏对其进行发布,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建立信息系统,以病虫害信息和植物保护技术为基础,应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农民及时了解并掌握,间接服务农业生产。如可以在网络系统上,建立《植保信息》专栏,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发挥植保部门的职能作用,并且有条件的地区,要扩大基层植保技术信息的覆盖面,在协会内或者是村级植保服务部,安装电脑信息设备和传递系统,加强对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而正确指导群众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

3.3 基层植保推广工作和农村实际的有效结合

基层植保推广工作中,林业技术并没有在其中得到有效推广,一般会以政府的相关政策为基础,然后再实施此技术,这会影响基层植保工作的效果。因此需要及时改变这种局面,从市场需求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先进林业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4]。要求当地政府要促进林业技术和农村的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选择合适的项目,保证基层植保推广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1)结合市场的需求,不断推动基层植保工作的进行。在发展的前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新技术,加强农作物保护。比如当前比较流行的果木和花木等,可以将其作为苗木栽培的主要对象,并且在技术项目上,需要综合考虑适用于果木和花木的技术,为植物的稳定生长提供保障。

2)选择科学的技术推广项目。在对技术推广项目进行选择时,需要从市场的需求出发,选择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和经济效益好的技术,为林苗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于其生长及管理技术进行细化性的研究,为日后技术的推广,制定完善的计划。此外,在基层植保工作中,除了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还需要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注意整治的措施,加强项目技术推广的实用性。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技术推广的服务质量,优化基层植保工作的实施流程[5]。

3.4 建立病虫害应急防控机制,指导用药安全

病虫害是影响基层植保推广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及时解决此问题,有效防治突发性病虫害问题,需要建立病虫害应急防控机制。这就需要区和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积极鼓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应急防控方案,完善实施细则,同时需要求签订防控工作的责任状,明确个人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防控能力。建立完善长效的防控机制,及时对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为害的损失。此外,加强对农民培训的力度,传授农户科学的用药知识,强化农户的安全用药意识,让农户熟知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为害特点,在掌握与之配套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基础上,完善病虫害的防控机制,有效减少防治用药的盲目性[6]。各区、镇的基层植保推广部门,还需要结合不同的病虫害,提出科学完善的防治技术方案,指导农户在具体的种植中能够安全用药,加强对农作物的保护,减少其他问题对基层植保推广工作质量的影响。

4 结语

基层植保推广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病虫害应急防控方案,优化基层植保推广的流程,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加强对农作物周围植物的保护,建立信息系统,实现对相关信息的整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植保新品种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青菜新品种介绍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