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平市冬小麦旺长的原因及控旺措施

2021-12-25李晓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半冬性西农播量

李晓萍

(兴平市种子管理站 陕西兴平713100)

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 加上一些种植户为了提高产量而加大播量、播种时过量施用氮肥,致使黄淮麦区冬小麦在冬前出现旺长的现象逐年增多。 冬前旺长,不但过量消耗了土壤养分,而且极易导致后期的小麦生殖生长不良、病虫害发生、倒伏现象严重,影响小麦商品价值,降低小麦产量,严重时甚至导致绝收。 对此,防止小麦旺长和及时控制旺长对小麦生产尤为重要。

1 小麦旺长的危害

1.1 极易遭受冬春冻害

根据近几年小麦试验田和大田的观察, 旺长小麦田的小麦茎秆比较细嫩、养分储藏少,在穗分化进入二棱期以后其抗冻能力大大降低, 因此进入寒冷的冬季时就容易遭受冻害, 春季发生倒春寒更易导致枯叶死蘖,甚至冻死幼穗。

1.2 中后期易造成倒伏

旺长麦田冬前无效分蘖茎数多、叶片幼嫩、通风透气差,而且麦苗的基部节间长,茎壁相应较薄,光合干物质积累少,根系细小且少,扎入土层不深,在抽穗扬花期遇上连阴雨和大风,就会发生倒伏现象,影响小麦授粉、 灌浆质量和速度, 从而使小麦减产30%以上,严重田块减产70%以上。

1.3 易遭受病虫为害

小麦苗期旺长,后期易发生病害。 旺长的小麦田块因为通风差、湿度大,越冬病菌存在基数大、存活率高,加上旺长的小麦本身抗病性能较差,从而使得小麦起身后,田间的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虫害比一般小麦田块发生严重。

2 旺长麦田的判定

2.1 旺苗分类

第1 类是早播的麦田,由于播种时气温较高,小麦出苗快,营养生长过快,积温少、干物质积累相对较少; 第2 类是播期适宜,但是播量较大的麦田,田块密度过大,光照、通风条件较差,幼苗直立、生长快,茎秆脆弱;第3 类是播量大且播种偏早的麦田,茎蘖纤细,蹿高疯长,田间密不通风,冬前苗在80 万/亩以上;第4 类是气候变暖、施肥重的田块,播种偏春性小麦品种。

2.2 旺苗判定标准

以黄淮麦区大面积种植的半冬性品种为例, 一是冬前茎蘖数在80 万/亩、 春季分蘖在100 万/亩以上;二是年前株高在25 cm 以上,年后生长到35 cm以上;三是冬前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末期,春节后起身期进入小花分化末期到雌雄蕊原基初期的麦田。

3 小麦旺长的预防

3.1 品种选择

要选择经过审定、有检疫编号、二维码可追溯、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 以关中地区为例,灌区适宜伟隆169、西农 226、小偃 22、百农 4199、中麦 895、西农 511、百农 207、兴民 68、金麦 1 号、西麦 158 等品种, 旱塬适宜铜麦 6 号、 普冰 151、 长旱 58、中麦175、西农688、西农138 等小麦品种。

3.2 适期播种

兴平市冬小麦播种最佳时间一般在10 月5~15 日,此时的气候较为凉爽,并且温度在16~20℃之间,符合冬小麦的生长习性。 从兴平市2013-2019 年6 个年度的小麦播期播量试验来看,早播与晚播均不易形成高产,早播更容易引起诸如旺长引发的冻害、倒伏、 病虫害等。 多年试验示范和大田生产实践表明,适宜兴平市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最佳播期为10 月8~18 日之间。

3.3 适量播种

适量播种是创造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因素,要根据不同地力水平、不同时期、不同品种做到合理密植。小麦播期播量试验表明,每亩基本苗16 万~22 万为兴平市半冬性小麦品种播种的最佳控制播量,考虑秸秆还田因素, 足墒条件下亩播量控制在大穗型品种 12~14 kg、多穗型品种 10~12 kg 为宜,10 月 25 日以后播种每推迟3 d 增加播量1 kg。

3.4 合理施肥

针对不同田间地块进行不同施肥。 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施用技术, 依据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 增施有机肥和补施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养分平衡;改进施肥方式,改“一炮轰”施肥方式为有机肥、60%氮肥、所有磷钾肥、微肥作底肥施入,剩余40%氮肥于起身、拔节期依据苗情施入。按照小麦需肥规律,有的放矢,不但可以有效管控苗情,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

4 旺长麦田的控旺措施

4.1 镇压

镇压是小麦生产上一项简便易行、 效果明显的控旺措施,虽然会导致小麦地上部分茎叶受伤,但是能够有效控制旺长小麦主茎和分蘖的生长速度,促进根系生长下扎,缩短茎的基部节间距,增强麦苗的充实程度,有利于控旺促壮,防冻抗倒。

4.2 深中耕断根

对旺长小麦进行深中耕,切断部分根系,减弱根系吸收功能, 抑制地上部分徒长, 从而控制小麦旺长。 在冬前小麦5~6 叶期或返青起身期进行,行间深锄5~7 cm;对于播量大引起的稠旺苗、假旺苗,结合中耕,疏除过多的茎蘖,构建合理群体,控旺促壮。

4.3 化学控旺

冬前化控可选用多效唑或矮壮素, 如用麦业丰(壮丰安)45 mL/亩兑水40 kg/亩进行喷施;起身期化控可用10%国光矮丰50 g/亩或15%多效唑20 g/亩兑水30 kg/亩喷雾。化学控旺时间要掌握在日平均气温8℃以上、晴朗天气的10:00~16:00 喷施,并且要在拔节前结束。 喷药时注意用药量要准,用水量要足,喷雾要均匀。

猜你喜欢

半冬性西农播量
宝鸡市2020-2021年水地小麦新品种产量性状调查分析
小农户模式下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西农系列小麦品种在连云港地区种植筛选试验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播期和播量对春小麦银春10号产量的影响
陕西历代小麦品种籽粒硬度演变规律研究
国审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西农100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