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暨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第八次会员大会”在山东德州成功召开
2021-12-25高鹏
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八届全国磷复肥行业年会暨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第八次会员大会”于2021年5月18—19日在山东省德州市成功召开。来自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等政府、职能部门,四川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贵州东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新洋丰农业科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全国涉及产业装备设计与制造、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新闻媒体等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磷复肥行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应对了多方挑战,经过不懈努力与团结奋战,行业在全面恢复之中持续呈现向好态势。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磷复肥行业总体发展目标已经提出,2030碳达峰以及2060碳中和的行业中长期发展任务也已经明确,加之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倒逼着行业转型与升级,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互作用,交融互渗。
此次年会旨在总结2020年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经验,研判2021年行业发展趋势,加强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产品需求单位之间的沟通,分享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质量管理、能耗管理、降本增效、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安全环保、延伸产业链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经验,分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方向,实现行业“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第六届、七届理事长周竹叶作题为“明晰思路协作创新引领行业再创佳绩”的主旨报告。周副会长指出,5年来磷复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已取得显著成效,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原料、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多元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绿色发展引领产业技术升级,但低碳环保政策对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倒逼行业转型升级。此次会议也是承上启下的会议,对于新一届理事会,要坚定发展信心,加强战略谋划,继续深化行业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还要深化协会改革,加强自身建设。
会议中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单位领导到会指导并分别就我国耕作土壤质量、石化行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发展、“三磷”行业相关环境管理等方面作了重要讲话。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检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表示,稳定提高耕地质量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肥水利用效率的基础。要致力于“因土施肥、因作施肥、因肥施肥、因资源施肥”,走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绿色施肥道路,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在“三磷”行业相关环境管理方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石化部主任冉丽君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提出要将总磷控制作为长江流域管控的重点和特色。对于磷矿、磷肥生产集中的长江干支流,相关省份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总磷排放管控要求,有效控制总磷排放量。磷矿开采加工、磷肥和含磷农药制备等企业也应按照排污许可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总磷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对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总磷检测,并依法公开监测信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永亮对当前的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进行了解读,并建议相关企业要统计碳排放底数,跟踪和监测碳排放量,关注节能工作以及清洁能源的使用,参加全国碳市场建设。
郑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分别就磷肥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方向、磷资源高效利用与磷化工产业的生态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了发言。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汤建伟认为,磷复肥产业当前主要面临着磷资源贫化加剧,钾硫资源短缺,尾矿、磷石膏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他建议磷复肥产业要向高质量生态化发展转变,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而向生态化工业的转型升级便是资源加工流程型传统工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会议特别设置了磷肥行业发展论坛暨资源综合利用论坛、复合肥料发展论坛、新型肥料与肥料助剂发展论坛,在磷石膏的规模化综合利用、“三磷”问题综合解决方案、氟回收技术及应用实践以及新型肥料与肥料助剂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组交流,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大量信息。
此次年会同期召开了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七届九次理事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第八次会员大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八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会议以及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肥料助剂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