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
2021-12-25刘云川,孔瑞娟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盆腔炎性疾病(ple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为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PID病原体来源包括外源性及内源性。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内源性病原体主要来自阴道内条件致病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厌氧菌感染加重可形成盆腔脓肿。PID主要感染途径包括4条,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经淋巴系统蔓延、经血液循环传播和直接蔓延。PID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行为、下生殖道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邻近器官炎症和PID再次急性发作等。
2 临床表现
PID临床表现可因炎症轻重和波及范围而不同。PID典型临床症状为下腹痛(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病情较轻者可无或有轻微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头痛,月经期发病者可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合并腹膜炎时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时可有膀胱刺激症状出现。PID脓肿形成时可有下腹部包块及局部刺激症状,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或直肠刺激症状等。PID体征临床差异较大。病情轻者可无明显异常或妇科检查仅发现宫颈举痛或宫体、附件区压痛。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急性感染体征,阴道可有脓性臭味分泌物;宫体稍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宫颈充血水肿,宫颈举痛;穹窿触痛明显;附件区压痛明显,增粗;若有盆腔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触及后穹窿或侧穹窿肿块且有波动感。
3 诊断标准
临床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医技检查即可诊断PID。①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②附加标准:体温超过38.3℃,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湿片出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检查显示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③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MRI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腹腔镜检查发现PID征象。
4 治疗方法
PID治疗上以抗感染为主,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PID一经诊断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疗,抗感染药物使用是否及时合理与患者远期预后直接相关。及时合理抗感染治疗可以明显改善PID患者临床症状,但当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及时改变治疗策略,可行腹腔镜手术或者开腹手术探查,其中以腹腔镜手术较佳,可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加速术后伤口愈合。PID一旦延误治疗,可对患者远期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另外,针对PID患者出现症状前60 d内接触过的性伴侣需一同检查和治疗。PID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性交。对于子宫内膜炎患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对于早期宫腔积脓PID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采用宫腔冲洗、取出宫内节育器、抗感染及全身支持治疗等,以达到痊愈效果;对于反复发作宫腔积脓PID患者,可择期行手术治疗;对于并发子宫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PID患者则需要急诊行手术治疗。针对该病,除需及时治疗外,还应重视预防,要加强对绝经后妇女进行体检,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绝经后1年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对具有PID高危因素患者需定期行妇科和超声检查,并加强患者个人卫生意识,积极对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和早期宫腔积脓进行治疗,防止发生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