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修人早期经验与诗歌创作

2021-12-25刘云凤

关键词:旧体诗新诗意象

刘 杨,刘云凤

应修人早期经验与诗歌创作

刘 杨,刘云凤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应修人加入“湖畔诗社”前,丰富的社会经历与多元化的艺术资源使他的早期诗歌创作带有明显的新旧交融的痕迹,诗歌创作倾向于人道主义与乐观主义的思想,注重选取花草类和田园类意象以营造恬淡的田园意境,语言上容纳了旧诗的格律特征、新诗的口语化特征及民歌民谣的技法等。应修人诗作的多元尝试是新诗发轫期诗歌探索的缩影,几乎囊括了各种可能的路径。他在格律存留、抒情方式等多方面均提供了有益经验,但频繁转换创作路径,也令部分诗歌的思想与艺术不够成熟。

应修人;早期经验;意象;语言;诗学探索

应修人有旧体诗人、湖畔诗社创始人和革命烈士三重文化身份。他早期在旧体诗和新诗领域皆有创作实绩,“五四”之后,逐渐以新诗创作为主。根据人生经历和创作理念的变化,应修人的文学活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7年-1922年4月)是诗学探索阶段,从旧体诗向新诗过渡。第二阶段(1922年4月-1925年5月)是“湖畔诗社”成立至解散的时期,即应修人诗歌创作的成熟阶段。第三阶段(1925年5月-1931年5月)是应修人诗歌转型的阶段,此时应修人参加革命,由于英年早逝未完成向革命诗歌的转型。

学界对应修人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湖畔诗社”时期,而他早年的诗歌创作较少受到关注。事实上,在时代快速转型的新诗发轫期,诗人普遍面临着新旧诗创作思维、技法转换的难题。应修人早期的诗歌创作,在题材上包容开放,在艺术上尝试融合旧诗与新诗,其思想内涵也较为丰富。他吸纳了“五四”新诗的要义,又受外来诗歌的人文主义精神影响;既部分地保留了旧体诗的韵律,又借鉴过民间歌谣的形式特点,集中了当时新诗发展的诸多可能路径。然而由于生活经历和艺术资源的频繁变化,他此时的诗学探索尚不成熟,而快速转变和多元尝试,也使其诗歌在思想与艺术上,显得杂而不纯、博而不精。

一、生活经历与艺术资源

应修人加入“湖畔诗社”前丰富多元的社会经历,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首先,成长环境塑造了他的性格,以至于他早期较为关注社会人生,尤其是农民。他出生在浙江慈溪赭山,当地桑树甚多,赭山居民养蚕、抽丝、绣花,多数以此为生,应修人的诗中不乏以养蚕丝织为主题的作品,如《山里人家》中“缫些蚕丝来,自家织件自家的衣裳”的生活记录,以及“溪里面是桑树领茶树”[1]28的环境描写,都带有早年经历的痕迹。从应修人的日记中,读者亦可得知他对农事、农业十分感兴趣,曾希望回家发展农业,以农救国。他在日记里记录了他人的评价:“人人能如应修士者,农业之发达必矣”[2]81,《自题小影》中“学商何如学农好,想共乡人岁共穰”[3]147也能验证这一点。据应修人夫人回忆:“修人从小善良温顺,同情那些穷苦的人,常常暗地里给他们一些帮助。”[3]2因此,他初入上海的十里洋场后,见识到奢华的生活,难免勾起对家乡那些农人辛苦耕织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对农人受剥削的愤懑抨击。这些情感在他早期的言志诗中常有体现,包括《采桑词》《采桑》《怕》《暴风去后》等。

其次,应修人的学徒经历和文学环境的变化,开拓了其诗歌创作的眼界。他在上海福源钱庄做学徒期间,订阅《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刊物,并利用帮先生们“搓煤头”等空闲时间看书[3]5,借此提升自己。在上海工作使应修人能及时接触外来的新思想,特别是文学界的新动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诗,对自学旧体诗的应修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胡适提出的“积极的以乐观主义入诗,提倡说理诗。音节,全靠语气的自然节奏,平仄是不重要的”[4]2,强调诗歌重在直截了当地表达个性。应修人的日记中记载:“改良文学有八条,有谓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等。斯固可期言文一致,而亦为我侪典不深者所喜也。”[2]31且在同年日记中,他明确写下了“改良歌词”[2]50的想法。可见,胡适《改良文学议》的主张影响了应修人的诗学观念。此外,“民七以来,周氏提倡人道主义文学至今还为新诗特色之一”[3]2,在应修人的诗歌创作中也有体现。应修人诗歌中的乐观积极、平等自由等精神追求,都与“五四”,尤其是胡适和周作人的主张有或隐或现的关系,以至于他在日记里说“我要改名叫‘修人’了”[2]224。在上海的学徒经历开拓了他的视野,“五四”白话新诗的理念也启发了他拓展新的创作方向。因此,说理诗在他早期新诗创作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再次,经济上的宽裕及上海通信图书馆的成立,拓宽了应修人的知识视野和文学交往的渠道。“在1920年下半年,他到中国棉业银行出纳股任主任,每月薪水七十多元”[3]12,其中买书占了支出的很大比重。随着藏书日益增多,不久后他成立了上海通信图书馆。图书馆的成立不仅扩大了他的阅读范围,还有利于他与其他进步青年交流思想,如应修人此时开始与潘漠华等人通信。应该说,这也推动了“湖畔诗社”的成立[5],有助于应修人后来形成个人的鲜明诗风。

正因为早期经历的丰富,应修人早期诗歌的题材类型也较为多样,包括描写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的抒情诗,直陈表达主体思想的说理感悟诗,以及体现明显社会关怀的言志诗。应修人早期诗歌共70首,其中,新诗50首,旧体诗20首。在这之中,抒情诗和说理诗占了大半,且多为新诗;言志诗所占比重较小,且创作时间较早,新诗和旧诗又各占一半。

总体来看,性格特征、学徒经历和建立图书馆等因素,推动应修人早期诗歌创作不断变化,即生活环境变化带动了创作资源的拓展。从应修人早期诗歌的复杂性中,我们既要看出他在不同语境下的思想和艺术的演进路径,也应注重发掘其诗歌中较为稳定的因素,从而全面总结其早期诗学探索的意义与问题。

二、新旧交融的诗学探索

应修人此时的创作处于从旧诗向新诗过渡的阶段,探索痕迹较为明显。由于他接触和吸纳了驳杂的思想与艺术资源,诗学特征也具有兼容性和多样性,带有明显的新旧交融痕迹。这种多样和交融可从思想内蕴、意象选择和语言风格等角度进一步分析。

从思想内蕴上来看,他早期的诗歌倾向于人道主义和乐观主义,这与西学东渐背景下胡适、周作人等的宣传密不可分。朱自清曾指出:“乐观主义,旧诗中极为罕见……人道主义盛行,也成为新诗特色之一。”[4]2在这样的语境下,应修人创作了不少说理感悟诗。在《宝贵》中,诗人选择以简短的口语对话成诗,戛然而止而留有想象空间。“没有男孩儿,自然女孩儿要宝贵了”[1]8,流露出时兴的人道主义思想。诗歌意象耐人寻味,且结构上还未展开便已收束,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空间。此外,《你怕冷吗》表达了不畏艰难,相信正义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含苞》写出了生命顽强、相信未来的乐观主义思想。

从诗歌意象来看,诗歌由以农事活动为主,扩展到乡村自然的生活风貌展开创作。后者具体表现为运用大量花草类意象,包括兰花、梅花、荷花、野花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燕子、柳、露珠等充满自然生机的意象。从理论上讲,“意与象之间必须有某种联系,寄托隐含是意象的艺术本质,联系是意象的生命”[6]。尽管意象的审美特质在于寄托意蕴,但我们并不能因此简单批评应修人的诗歌过于直白。现实批判类的诗歌,往往较少追求意象的含蓄朦胧,而追求意义指向的清晰性。《采桑词》包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敏感认知,揭示出社会生产和资本运作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而这与前文提到的,他到上海后因环境改变,越发同情农人的文化心理有着莫大关系。

相较于此,表现自然生活、书写田园风光的抒情诗意象更为考究。抒情诗《落花四首》连用“山麓田间”“石畔水涯”“北圃南园”“竹屋茅檐”[1]157,集聚了中国传统隐逸文化中的常见意象,及怡然自得的悠远意境,呈现出闲适自在的生活画卷。同时,作者又以“落花”的几种形态,即被数、被衔、被葬、被咏,侧面表现诗人由悠闲自在到自愧感伤,最后流转为乐观明朗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厌豪华”而醉于乡间农事的生活志趣。此类诗作还有不少,新诗《村居》描绘抒情主人公在花繁叶茂、景色怡人的环境下,锄草务农后煮茶、教邻儿读书的闲适生活;《夏夜歌》表达了在月色皎洁的夜晚,倚栏而立的惬意。此外,即使是记录日常生活的诗,如《送橘子》《嗔》和《归途》,也通过自然意象,展现了抒情主题对美好自然的眷恋。

从语言风格上来看,应修人早期诗歌的语言随创作环境而改变,同样呈现出新旧兼容的特征。其旧诗创作常以抒情性的词汇,表达较为热烈的情感,而新诗则采用重叠、复沓、趁韵等手法,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格律诗的语言技巧。与此同时,他寻求诗体创新而借鉴民谣,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性。如在《你怕冷吗》中,应修人运用叠词加强意象的形象性,以“片片”表现出雪的厚重与急促,“阵阵”表现狂风的猛烈。《听玄仁槿女士奏伽倻琴》里借鉴民谣朗朗上口的特点,使用衬字“吧”“呵”等强化诗歌情感,补足诗歌的音乐性。结尾四句“我底高丽呵”“我底中华呵”“我底日本呵”“我底欧罗巴洲呵”[1]42,利用重叠、趁韵的手法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诗歌余味悠长除了形式上的刻意为之,还可依靠语言的含混,生成多样性的内涵。应修人的说理诗《许多人》,叙述了许多人朝着“枯萎的柳条儿”和“梅花”[1]7笑这件事,然后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从理论上说,“诗歌表面逻辑层次下各种各样的复义和矛盾是无穷无尽的”[7]126。而在这首诗中,“笑”这个表情有多种解释,如讥笑、微笑、大笑、冷笑、假笑等。对于这些“枯萎的”植物,人们报之以什么心态,其背后的时代价值观念如何?诗人为读者打开了理解和想象的空间,通过含而不露的歧义,激活“笑”的内在张力。此类诗还有《心爱》《一见》等。除此之外,他的部分新诗,带有口语化和散文化的特点。如《哭哑的小孩》中以第一人称的“口语”入诗,增加诗歌的亲切感和形象感。随后抒情主人公用叙事的口吻,写“小孩底泪”从湿透衣服到渐渐滴干,“哭哑”了也会“认得是回家去的大路”[1]10。整首诗娓娓道来,逻辑层层递进,在口语化、散文化的诗歌中已属较为可贵之作。

应修人的多番探索是新诗发展初期的缩影,几乎囊括了新旧诗转变时期,各种思想与艺术资源。中国新诗发轫期面临着题材类型不够多样,双音节词相对匮乏等困难。因此,诗歌的口语化、散文化成为白话新诗的主要革新路径,应修人早期的部分新诗也是如此。但应修人并不像某些诗人那样完全突破格律,而是试图容纳一部分格律诗的技巧。在早期的新诗史上,许多人都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胡适的口语诗,刘大白的歌谣诗,郭沫若的宏大抒情诗,冰心的小诗等。他们无不是较早选定了自己的艺术方向,而此时的应修人还处于整合资源的阶段,故而呈现出新旧融合的特征。不过,由于各种创作方法和诗体都有其内在的审美规律和审美逻辑,想要完全将其融合并非易事。因此,应修人此时的诗歌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足。

三、诗学探索的意义与局限

应修人的诗学探索折射出早期中国白话新诗的问题。从诗歌形式上来看,应修人的诗歌由规整的旧体诗转向口语化、散文化的新诗。随后他继续探索新诗的发展路径,并从民谣和外国诗歌中借鉴形式、思想以推动诗歌的成熟。从诗歌内容上看,既有救亡图存的言志诗,又有表达自己内心真情实感的抒情诗,还有吸纳外国人道主义、乐观主义的说理诗。具体来说,他早期诗学探索的意义集中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旧体诗的创作经验,尤其是韵律、意蕴寄托等,为汉语新诗吸纳旧体诗的艺术悠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朱光潜认为:“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诗和散文如果有分别,那分别就基于这个事实。”[8]259在这个意义上,应修人较早地为新诗节奏化提供了有益探索。由于旧体诗创作的路径依赖,应修人在新诗中适当保留了韵律和节奏感,常用叠词、反复和复沓等修辞。如《夏夜歌》中使用重复、比兴等手法,增加了诗意和诗情,而不全然如胡适所言:“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9]182在新诗史上,我们往往比较关注新月派关于新格律诗的主张。实际上,早期新诗作者的诗学探索中已有格律化的倾向,应修人便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有少量诗歌并不注重平仄用韵等,而是随情感的起伏变换句式,但仍是通过诗歌的内在节律和情感的匹配度,发挥了诗歌抒情功能,如《速写》中没有比较明显的韵律逻辑,但句式变化的节奏与情感表达相呼应。因此,刘桂萍认为:“这就使新诗摆脱了胡适‘诗体大解放’理论主张中,一味强调形式上无拘无束的粗疏与突出的理性色彩的偏失,回到了诗歌是抒情艺术的本质上来了。”[10]

其次,他较早地探索民谣、民歌与新诗发展的关系。贺圣谟认为“早在一九二零年修人就着意借鉴民歌,识见颇为难得”[11],并详细地分析了《小学时的姊姊》中的民歌色彩和民族风格。然而,应修人对民谣的借鉴不止于此。他早期的不少诗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听玄仁槿女士奏伽倻琴》《雨后》《暴风去后》《我不知》和《怕》等等。他引用民谣的衬字补韵、复沓重叠等技巧,使诗歌情感层层深入,读来朗朗上口。这对于改善早期新诗浅显粗陋,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尽管诗歌选用口语入诗,乃至将其散文化,至今依然存在争议,却是当时新诗寻求突破的可能性之一。毕竟,在中国新诗的发轫期,多样化、个性化的尝试,能够更加拓宽新诗的发展道路。“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一些诗派要求只写一种诗——即他们的那种诗”[7]122,但诗歌如果规定了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则难免陷入僵化状态。中国现代诗人要彻底改弦更张是颇为艰难的,因此,全面、多元的探索,有助于培养新的读者,建立系统的新诗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应修人早期容纳、尝试各种艺术资源,具有值得肯定的意义。

最后,应修人全面拓展诗歌的艺术资源,也有助于反思当时诗歌发展的核心问题,如诗歌程式化思维的突破、格律的存留、白话式的抒情方式等问题。其一,在思维突破的问题上,应修人摒弃了传统诗歌意象的程式化。他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使其诗歌有着较为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时代印记,实现对旧诗的突破。显然,程式化思维的突破问题是当时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在旧诗对人们影响较深的背景下,所有可意象化的事物,都带有特定的情感指向,容易成为胡适所说的“滥调套语”。为了寻求新诗的发展,创作主题在意象方面,需要突破能指和所指固化的对应关系。其二,在格律存留问题上,应修人在新旧诗创作的转变中,已经朦胧地意识到诗歌格律的重要性,这也是他仍部分地保留格律要素的重要原因。诗歌的格律问题是新诗争论的一大热点,胡适在“八不主义”中便提出“不讲对仗”的主张。然而,格律是提升诗歌审美的重要手段,难以完全撇除。因此,在符合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习惯的基础上,有效运用格律为提升审美服务,而非创作被格律束缚,是可行之举。其三,在抒情方式上,尽管应修人创作了不少说理诗,但是亦不乏情感强烈的言志诗和抒情诗。如何用白话抒情,又不损害诗歌的审美品质,是新诗作者要面对的又一问题。在诗歌情感问题上,胡适提出诗歌“不作无病之呻吟”固然有理,而郭沫若开启了无边的抒情亦有贡献。相较于他们,应修人的诗歌抒情方式兼顾诗歌文体的审美规律和主体情感表达的需要,既不做作又不浅陋,这也为他后来的情诗写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应修人的早期创作,尽管对中国白话新诗发展有所贡献,但辩证地看,70首诗的水平参差不齐,仍具有局限性。应修人的旧体诗经验虽然有助于新诗创作,但他旧体诗创作还未臻成熟之境。由于他自学旧体诗,受传统诗歌的熏陶并不深,故其部分旧体诗缺乏艺术想象力,难以完全把握旧体诗创作技法的精髓,诗意和诗情还称不上精妙。此外,自“五四”之后,应修人和白话新诗创作人一样,在部分诗歌中用白描手法,如实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显示出客观写实的倾向,直陈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索。在这些诗中,尽管他仍保留了部分格律,然而诗歌的意义生成过于直接,难免影响艺术美感,流失了诗歌的独特韵味。毕竟,诗歌需由精妙的意象营造独特的意境,进而表达深刻的意蕴,而应修人在部分意象的打磨上还有所欠缺。

意象的简单化和口语化的写作,使部分诗歌缺少意境的营构。他虽重视日常生活,但有时不加研磨便将其入诗,意境结构较为简单,易使诗歌流于散文化的叙事性。如《哭哑的小孩》《悔了》《小小儿的请求》等虽然刻画了真挚形象,但审美意境单薄,有时甚至只用几句日常口语,便写就一首诗如《或者》《彷徨》等。散文终究和诗歌不同,朱光潜在《诗论》中认为“要明白诗和散文的分别,须先明白情趣和事理的分别。事理是直截了当,一往无余的;情趣是低回往复,缠绵不尽的”[8]101。其个别诗作叙事性的加强更像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记录,诗意寡淡,如《送橘子》《田里的》等。

四、结语

应修人早期的诗歌通过融合旧体诗和新诗,为新诗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借鉴民谣和外国诗歌。在情感抒发上,虽然保留了旧诗含蓄的特点,但无碍于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都是新诗发展中的有益经验。然而,广采博纳虽能开拓视野,也容易自我矛盾,而这种矛盾是吸纳各类诗歌的特点时,不可避免产生的问题。毕竟,每一种类型的诗歌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严格遵循其审美规律。因此,他在融合各类诗歌创作技法时,虽然有不少成功之作,但亦会有互不相容之时,故而有的诗作在形式与内容上缺乏必要的张力,也影响了他此时诗歌的艺术成就。在这个意义上,他在后来“湖畔诗社”时期,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在艺术资源上也有所取舍,提升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1] 应修人. 修人集[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2] 应修人. 应修人日记[M].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3] 曾岚. 战斗的一生[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59.

[4] 朱自清.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诗集[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2.

[5] 张直心, 王平. 湖畔诗社史实的还原与重构[J]. 文艺争鸣, 2014(4): 114-119.

[6] 屈光.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3): 162-171.

[7] 赵毅衡. “新批评”文集[M].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8] 朱光潜. 诗论[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

[9] 胡适. 胡适文萃[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1991.

[10] 刘桂萍. 论应修人的诗歌观[J]. 江西社会科学. 2012(11):107-111.

[11] 贺圣谟. 论应修人的诗[J]. 宁波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2): 10-21.

Ying Xiuren’s Early Experience and Poetry Creation

LIU Yang, LIU Yun-feng

(Faculty of Humanit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Before joining the “Lakeside Poetry Society”, Ying Xiuren had diversified social experiences and artistic resources. This has affected the poetic characteristics of his early poetry creation, which has obvious traces of exploration of the blending of the old and the new. His early poetic features are shown in his tendency to humanitarianism and optimism, focusing on the selection of flowers and plants and pastoral images to create a quiet pastoral mood. His language contains the metrical features of old poems, the colloquial features of new poems, folk songs and ballads. His multiple attempts are the epitome of poetic explor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new poetry, which almost covers all possible paths. He has provided useful experience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rhyme retention and lyric style. However, the frequent conversion of creative resources also makes the thought and art of some poems not mature enough.

Ying Xiuren, early experience, imagery, language, poetic exploration

I206.5

A

1001 - 5124(2021)06 - 0008 - 06

2020-11-2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文学史料学”(20CZW053)

刘杨(1989-),男,安徽六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E-mail:20170021@hznu.edu.cn

(责任编辑 夏登武)

猜你喜欢

旧体诗新诗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新诗之页
意象、形神
新诗之页
再谈现当代旧体诗词“经典化”与“入史”问题
新诗之页
新诗画
《青年杂志》刊发旧体诗现象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