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秩序场景中不完美焦虑程度的探究

2021-12-24李爽訾非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

李爽 訾非

摘要完美主义相关研究表明,不完美物体往往会唤起人们的不完美焦虑。结合生态主义心理学视角,这种不完美焦虑可能与不完美物体所在场景秩序感有关。本研究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和实验法,通过编制问卷,测量场景中特定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程度,初步探究不完美物体在不同秩序场景中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程度的变化。结果发现:(1)个体的不完美焦虑不仅是由不完美物体唤起的,还会被该不完美物体和其所在场景构成的整体所影响,所在背景的秩序感以及不完美物体与背景的相对位置都会影响不完美焦虑程度;(2)随着不完美物体所在场景的秩序感增强,这一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逐渐上升。

关键词完美主义;不完美焦虑;秩序感;生态主义心理学

分类号B8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11.001

1引言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项人格特质,被定义为“倾向于持有过高但非必要的标准”,完美主义者常常给自己设定极高、过于精确或无法实现的目标(Curran et al., 2020; Frost et al., 1990; Liu et al., 2021),许多心理病理都与之密切相关(陈恩佳, 2009; 张斌, 谢静涛, 蔡太生, 2013; 訾非, 2004)。訾非等(2010)提出,完美主义最狭义的概念就是对完美的期望和对不完美的焦虑,后来他又把这两方面概括为极大化倾向和不完美焦虑倾向。其中不完美焦虑(imperfection anxiety),指的是个体期望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所有物没有任何缺陷,一旦出现即便并不重大的缺陷,也会体验到明显的焦虑情绪(訾非, 马敏, 2010)。已有研究表明,向完美主义者呈现不完美(被破坏、破碎、不对称等)的物体或者图片时,他们会被焦虑情绪扰动,注意力会受到不完美物体的吸引(訾非等, 2011)。

“秩序”的原意为描述事物的一种状态,即事物按照一定的联系组织在一起。人类在生物进化和文化演变中已经形成了感受和追求秩序与规律的心理结构,即秩序感(高懿德, 牛磊, 2003)。秩序感使得个体在和谐、有序的物理环境中感到愉悦、舒适与安定;而处于混乱、无序的情境中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体验,并且很多时候人类面对混乱无序会急于改变现状,甚至做出一些牺牲去换取秩序之美(田宏杰等, 2010)。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2001)的研究表明,在幼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至第二年,是一个对秩序极其敏感的阶段。在这一年的期间里,如若物品被放在比较恰当的位置,幼儿会表现出兴奋快乐的情绪;如若这些物品没有被置于恰当的位置,幼儿很可能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和哭喊的行为。此外,在不同的时代场景中,人们对于秩序感有着不同的定义,对秩序的美有着不同的欣赏态度(贡布里希, 1999)。近年,有学者提出秩序感可以被分解为不同的基本感受,如完整感、对称感、平衡感、一致性等,对这些感受的破坏往往会造成情绪的唤起,强迫型人格在这些方面表现得尤为强烈(訾非, 2012)。

以往对不完美焦虑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集中于破损和不对称等特征唤起的情绪变化上(訾非, 2008),而对于不完美的物体所在的环境场景因素的探究很少涉及。场景(context)指的是与目标刺激相关联的刺激的集合,包括了伴随目标刺激出现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包括了影响目标反应的内部状态以及认知过程(Barrett et al., 2011)。场景效应指出,相伴随物体出现的场景对物体的加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Burns, 1980)。目前场景因素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物体识别的领域,而对于一个特定的物体所唤起的情绪反应是否会受到其所在场景内容的影响尚不清楚。

许多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者认识到个体的心理状态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因此开始对环境产生关注(窦东徽等, 2014; 訾非, 2014)。例如,完美主义领域以往有研究发现,人类对于事物不完美的在意程度,跟不完美本身的程度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訾非, 马敏, 2010),具体表现为虽然当物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唤起强烈的情绪体验,而当这个物体的场景的秩序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人们对于物品的不完美也可能更加在意(訾非, 2012)。但是,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会随着其所在场景的秩序感变化而发生怎样的改变尚不清楚。

本研究将结合访谈法、问卷法和实验法,探究不同秩序感场景中,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的变化。首先,通过编制量表,探究特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程度;然后通过访谈法和问卷选择制作实验材料;最后探究由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与物体所在场景的秩序感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结合以往研究和相关理论,本研究预期不完美物体在不同的场景中所唤起的不完美焦慮是不同的,并且随着不完美物体所在场景的秩序感上升,该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也是上升的。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在校大学生。以网络(问卷星)形式发放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792份。被试平均年龄为27.32±8.24岁,其中男性316人,女性476人。

2.2工具和材料

2.2.1特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问卷

(1) 问卷编制

首先对《消极完美主义问卷》与《不完美焦虑》问卷进行分析评估,发现个体面对不完美物体时,往往会产生情绪唤起、进行认知调整以及出现特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如回避、改变等。之后,结合以往对完美主义的描述(张斌, 谢静涛, 蔡太生, 2013; 訾非, 2004)和以上评估结果,采用访谈法,从上述三个方面对被试进行访谈,以确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的具体特征描述。访谈对象为20名在校大学生,年龄为22.56 ± 4.37岁(男性7人,女性13人)。

初步问卷共有9个项目,包括个体面对不完美物体可能产生的情绪唤起、进行的认知调整以及出现特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这三个方面。每个项目为5点评分,其中2个项目为反向计分。

(2) 被试

初步问卷编制完成后,通过网络平台招募被试进行施测。共收集有效数据124份,被试年龄为25.07±3.82岁(男性57人,女性67人)。

(3) 结果

对问卷进行了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因素分析。首先将各项目得分与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得到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的绝对值rs>0.50, ps<0.001(邦费罗尼校正)。对问卷的9个项目进行信度分析得到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分半信度为0.6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斜交旋转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巴特利球形检验结果显著(χ2=515.38, df=36, p<0.001),KMO值为0.88,满足因素分析的标准。因素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初始因子共有2个。两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63.08 %,其中第一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51.82%。根据碎石图,从第一个因素以后曲线趋于平坦。因此该问卷为单因子问卷,保留所有项目(表1)。

2.2.2实验材料

(1) 场景及其秩序感的定义

本研究中,将场景定义为办公桌面,并通过改变桌面上放置的物体之间相对位置操纵其秩序感。将桌面上的物体设置10种不同的相对位置,并拍摄相应的10张照片。将10张照片编制成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通过单项选择的方法选出秩序感最佳的场景。共收集有效问卷56份,被试年龄为24.05 ± 5.31岁(男性25人,女性31人)。

将秩序感最佳的场景定义为10分,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让被试通过与秩序感最佳的场景进行对比,对其余9个场景的秩序感进行10点评分,1表示非常没有秩序感,10表示非常有秩序感。共9份问卷,每份问卷中包含两张照片,一张为秩序感最佳的场景,另一张为其余9个场景中的任意一个,每位被试只能填写一份问卷,即只能对9张照片中的1张进行评分。共收集有效问卷426份,被试年龄为27.41 ± 8.56岁(男性141人,女性285人)。之后,按照10个场景秩序感得分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其中,S10场景秩序感得分为研究者设定的10分),分别以S1-S10进行编号。

(2) 特定不完美物体的选择

通过访谈法,选取了三种在办公桌面上可能会唤起不完美焦虑的物体(果核和果皮、打翻的咖啡和面包屑)。访谈对象为20名在校大学生,年龄为21.28 ± 3.58岁(男性10人,女性10人)。

利用Photoshop软件,在场景中(同样为办公桌面的照片,但是不同于上述S1-S10)的同一位置分别加上这三种可能唤起不完美焦虑的不完美物体,编辑三份独立的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利用编制的特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问卷分别测量这三种物体在同一个场景中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程度。共收集有效问卷136份,被试年龄为23.95 ± 2.02岁(男性77人,女性59人)。

对三种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进行统计,将唤起的不完美焦虑最强的物体设置为最终的实验材料(打翻的咖啡) (三种物体不完美焦虑的得分为果核和果皮: 36.15±5.32;打翻的咖啡: 41.06±4.27;面包屑: 38.73±5.68)。

(3) 实验材料的制作

使用Photoshop软件对S1-S10这10张不同秩序感的照片进行处理,在照片中的同一位置加上同一形态的不完美物体(图1)。分别编辑10份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每一份问卷中设置一张包含不完美物体的照片以及编制的特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问卷,测量不同秩序场景中同样的不完美物体唤起被试的不完美焦虑程度。10份问卷的编号分别为A-J,对应的场景分别为A问卷—S9,B问卷—S3, C问卷—S10,D问卷—S7,E问卷—S2,F问卷—S5,G问卷—S1, H问卷—S4, I问卷—S6, J问卷—S8。

3研究结果

通过对问卷A-J中特定的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场景的秩序感的主效應显著(F(9,782)=16.424, p<0.001),表明场景的秩序感对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以场景秩序感为横坐标,不完美焦虑得分为纵坐标做图(图2),总体趋势表明,随着场景秩序感的增强,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逐渐增强。

结合前人的研究,已知当秩序感越强,唤起的不完美焦虑水平越低。因此量表测得的不完美焦虑可能是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和场景本身唤起的不完美焦虑感的叠加结果。因此,假设 S1-S10共10个场景的秩序感唤起的不完美焦虑感为45(场景中特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问卷总分)减去场景秩序感的得分(场景秩序感得分为S1: 4.76 ± 2.96;S2: 5.12 ± 1.55; S3: 5.86 ± 2.18;S4: 5.73 ± 2.49;S5: 5.95 ± 2.23;S6: 6.41 ± 1.97;S7: 6.60 ± 1.94;S8: 6.76 ± 1.65;S9: 8.09 ± 1.22;S10: 10±0),得到10个场景唤起的不完美焦虑感得分。之后,用问卷测得的不完美焦虑的分数减去场景唤起的不完美焦分数得到不完美物体唤起不完美焦虑(图3)。从图3可见,在总体趋势上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随着场景秩序感的增强在逐渐增强。

4讨论

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测量特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程度。且通过操纵不完美物体所在场景的秩序感,探究不完美物体在不同秩序感的场景中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程度的变化。研究结果与假设基本一致,具体而言,随着场景秩序感的增强,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逐渐增强。此外,控制场景本身带来的不完美焦虑之后,这一趋势依然存在。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提出了生态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及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通过揭示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来研究、解释和预测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方双虎, 2011)。生态心理学所强调的重要一点是将人与环境的关系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提倡运用生态整体交互作用的方法进行人类心理行为的探究(崔诣晨, 印杰, 2013)。本研究结合生态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考虑到唤起不完美焦虑的对象往往不会单独呈现在个体面前,而是总会伴随着一些场景出现,而相伴随物体出现的这些场景对物体的加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Burns, 1980)。此外,前人研究也表明(訾非, 2012),秩序感的破坏往往会引起情绪的唤起。因此,本研究在探究特定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时,考虑到了唤起不完美焦虑的物体所在的场景的秩序感,发现当不完美物体所在场景的秩序感不同,唤起的不完美焦虑会发生变化。并且个体的不完美焦虑不仅是由这一不完美物体唤起的,还和这一不完美物体与其所在场景构成的整体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所在场景秩序感的逐步上升,特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并不是以固定的速度线性上升的,而是随着场景秩序感的增强,场景中的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上升得越来越快。在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研究领域,临床工作者也观察到,当人们过分追求秩序和计划性的时候,对于不完美事物的容忍程度也会降低(訾非, 2012)。訾非(2010)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完美主义者在工作进度不同的阶段中,在任务完成初期,遇到不完美时的不完美焦虑程度较轻。但在工作接近完成时,当完美主义者遇到不完美,其焦虑感很强,且在此阶段不完美程度的升高所导致的不完美焦虑程度的升高也比在任务初期更加迅速(图4)。可见,本研究中的发现与前人研究一致,即在秩序感相对较低的场景中,随着秩序感的上升,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上升初期较为缓慢,但随着场景秩序感越来越强,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会迅速上升。

在本研究中,不完美物体在场景S3中唤起的不完美焦虑显著高于在S4、S5、S6、S7场景中(图3)。对10个场景的图片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场景S3、S4、S6、S7中包含空白纸张,而在S3中空白纸张与打翻的咖啡之间的距离最近,并且白纸与咖啡之间没有遮挡物,白纸上放有一个棕色的茶杯(图1)。由此推测,在S3中除了打翻的咖啡这一不完美物体可能唤起不完美焦虑感,咖啡这一有色液体以及茶杯对于其下白纸的污染也有可能会引发焦虑感。

此外,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在问卷编制方面。由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通过查阅文献没有找到测量特定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的问卷,因此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虽然对《消极完美主义问卷》与《不完美焦虑》问卷进行了分析评估,并且进行了访谈,确定了不完美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的具体特征描述,但是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还是相对较低。第二,在不完美焦虑的测量方面。本研究过程中,没有采集不同秩序感场景本身唤起被试的不完美焦虑程度,而是根据前期研究的发现,秩序感的被破坏会引起焦虑情绪的唤起(易晓明, 2002; 訾非, 2012),用不完美焦虑得分减去问卷测得的场景秩序感得分以获得场景带来的不完美焦虑感得分。这种做法虽然有理论基础,但是不够直接。

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可以以不同程度的完美主义者为被试,探究这种变化是否会受到个体本身完美主义倾向的影响。此外,也可以进行纵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以探究这一变化与个体未来形成完美主义人格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对于个体不完美焦虑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和研究视角于对完美主义、强迫症等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在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对其带来的影响,结合这些因素理解症状的产生原因,考虑如何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5结论

不完美物体会与其所在场景构成一个整体,唤起个体的不完美焦虑。并且随着不完美物体所在场景的秩序感逐渐增加,该物体唤起的不完美焦虑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陈恩佳 (2009). 青少年依恋,完美主义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7(2), 240-242.

窦东徽, 石敏, 赵然, 刘肖岑 (2014). 社会生态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新取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45 (5), 43-54.

高懿德, 牛磊 (2003). 论社会秩序问题与社会哲学的主题. 学术论坛, 159 (4), 1-5.

贡布里希 (1999). 秩序感.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蒙台梭利 (2001).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2 ed.).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田宏杰, 王福興, 徐菲菲, 申继亮 (2010). 场景知觉中物体加工的背景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 18(6), 878-886.

易晓明 (2002). 秩序感是儿童道德成长中的重要情感资源. 学前教育研究, 2(15), 15-17.

张斌, 谢静涛, 蔡太生 (2013). 完美主义人格的结构及特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7(3), 215-219.

訾非 (2004).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心理科学, 27(4), 943-945.

訾非 (2008). 幼儿的不完整焦虑及其应对方法. 教育导刊, 714(4), 45-45.

訾非 (2012). 感受的分析: 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訾非 (2014). 走向生态主义的心理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2), 1-8.

訾非, 马敏 (2010). 完美主义研究.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訾非, 周晓林, 刘兴华, 潘苗苗 (2011). 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形的注意偏好研究. 心理科学, 34 (3), 532-537.

Barrett, L. F., Mesquita, B., & Gendron, M. (2011). Context in emotion percep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5), 286-290.

Burns, D. (1980). The perfectionist’s script for self-defect. Psychology Today, 14(6), 34-52.

Curran, T., Hill, A. P., Madigan, D. J., & Storns, A. V. (2020). A test of social learning and parent socializ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0, 109925, 1-6.

Frost, R. O., Marten, P., Lahart, C., & Rosenblate, R. (1990).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itive Therapy & Research, 14(5), 449-468.

Liu, Z., Zi, F., & Chen, M. (20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attachment and the tendency to abuse. Psychology of China, 3(1), 83-93.

Imperfect Anxiety in Contexts with Different Sense of Order

LI Shuang1; ZI Fei2

(1 The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t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Some studies related to perfectionism showed that imperfect objects often caused individual’s imperfection anxiety. Combined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sychology, imperfection anxiety might also be affected by the context where the imperfect object was located.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imperfection anxiety in contexts with different sense of order by combining interview method,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We developed the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the imperfection anxiety led by imperfect objects in certain contexts,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imperfect object and the contexts which the object was located in could simultaneously affect individual’s imperfection anxiety; (2) With the increasing sense of order of the contexts, the imperfection anxiety caused by the imperfect object was also increasing.

Key words: perfectionism; imperfection anxiety; sense of order; ecological psychology

通訊作者: 訾非, E-mail: Fei_z@yahoo.com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
你是完美主义的领导吗?
完美主义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及进展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后悔倾向的关系研究
完美是个坑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敏感的关系探究
医学生完美主义的纵向研究*
完美主义害死人
大学生自尊与内隐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
运动领域完美主义研究进展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