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4杨秋波
摘 要:何伯森是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仲裁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知识创新和学术贡献。他在创建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过程中,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形成了系统化的理念。
关键词: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理念;高质量发展
何伯森(1932—2017年)是我国自主培养的国际工程管理专家,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仲裁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知识创新和学术贡献。他也是实践型国际工程管理教育专家,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套“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丛书”,探索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快培养高质量国际工程管理人才,从而塑造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因此,重新梳理和思考何伯森关于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的理念,加快构建高质量国际工程管理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的主要理念
何伯森国际工程教育理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并完善的,集中体现在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实践和一系列教学研究论文之中,主要包括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1.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设置
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生产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高校某一本科专业的独立设置主要是基于知识整合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结果,也标志着某一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成熟或基本成熟。
何伯森深切认识到,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高校要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设置专业、培养人才。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创建,正是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生动案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承包工程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截止到1991年,我国已有91家中国企业从事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当年在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1171份,总金额25.2億美元[1]。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开展,为国家赚取了宝贵的外汇,带动了国内货物出口,相关企业学到了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国内建筑业水平。
1987年,何伯森在顺利完成伊拉克DIBBIS大坝重建项目后回国。基于自身多年来在水利领域的教学科研实践和海外工程经历,他深切认识到对外开放事业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1989年,何伯森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发表文章《建议工科院校开设工程招标与承包新课》[2],强调要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对外开放的需要,在高等工科院校工科专业新设一门选修课“工程招标与承包”,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用商品经济和竞争观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更快地成长为外向型人才,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提速期,何伯森敏锐感受到创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时任天津大学校长吴咏诗的支持下,向国家教委申请试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以支持我国技术大军走向海外。1993年初,经国家教委委托,天津大学召开了由有关部委、对外公司及商会等方面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一致认为开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十分必要且又迫切。同年3月,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专业论证报告获批,并列入当年国家计划正式招收本科生。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充分说明了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必要性。
2.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3]。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是何伯森思考最为深入的重要问题,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也最多。1993年天津大学创建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时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土木工程基本训练和按国际惯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主要指知识结构要“硬” “软”结合,即一方面应具备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具有管理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很好的专业外语水平。外向型主要指了解和熟悉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
2002年何伯森在《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文中除复合型、外向型的要求之外,增加了开拓型的要求,强调从事国际工程咨询或承包事业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包括判断决策能力、善于抓住机遇、拼搏奋斗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组织管理能力、讲究公关技巧等[4]。2007年他在《适应走出去形势发展,大力培养国际工程管理人才》一文中指出,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应是基于爱国主义情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创新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增加了创新型的要求,强调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5]。
何伯森关于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多样性的思考也非常深入,强调要大力培养各种类型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包括国际工程企业家、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国际工程咨询专家、合同管理专家、投标报价专家、工程施工专家、物流专家、财务专家、投资和融资专家、风险和保险专家、索赔专家、信息系统管理专家、安全管理专家、环境保护专家、法律专家、国际工程翻译专家等,对于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6]。
3.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1993年天津大学制定的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国际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国际工程管理所必需的相关商务知识和较强的外语能力;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涉外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了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法规、外语等方面,学制五年。
为满足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1996—2011年何伯森推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天津大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组建了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丛书编委会,组织国内外99位专家学者历时6年完成了20种教材的编写,包括国际工程承包总论、国际工程咨询、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国际工程估价、国际工程施工索赔、国际工程谈判、国际工程市场学、国际经济合作法律基础、国际工程融资与外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国际公司理财、国际房地产管理概论、国际房地产投资分析与物业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实用英语口语、国际工程管理专业英语阅读选编、国际工程管理英语信函与合同写作、国际工程管理英汉汉英词汇等。该丛书填补了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建设的系统化教材的空白,对我国高校和相关企业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作为常务副主任承担丛书的组织协调工作之外,何伯森还亲自主编了《国际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管理英汉/汉英词汇》两本教材。
4.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
何伯森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反映在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专业20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之中,包括重家国情怀、重实践能力、重技术基础、重外语应用等。
在家国情怀教育方面,何伯森认为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从事国际工程管理的人员都应该具有国家振兴感和民族责任感,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海外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个人、代表所在的企业,更是代表了中华民族、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因而应该在各方面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3]。
在实践教育方面,何伯森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银行贷款的大型国际工程项目,1997—1999年连续3届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小浪底工程项目实习。他们依靠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对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合同条件的掌握,在小浪底工程的反索赔工作中,为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领导、加拿大工程咨询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肯定。重实践的传统已经成为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
在技术教育方面,何伯森认为合格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必须懂技术,掌握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学生应具有一个专业领域工程師的知识结构和基础,这个领域可以是土建,也可以是化工、水利、电力和通讯等。
在外语应用方面,何伯森认为,学生不仅应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阅读、信函合同书写的能力,还要特别熟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用语,能够熟练地阅读和正确地理解国际上通用的合同条件等文本,看懂本专业的外文技术资料。他通过直接采用FIDIC合同条件原文进行教学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四重”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天津大学的教育传统。2001年9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一篇报道中指
出:“天大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小浪底工程实习中的出色表现,是反映天大人才模式的典型代表,那便是: 基础扎实、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勤勉谦虚、任劳任怨。”
5.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关于师资队伍建设,何伯森认为,一是要注重师资结构的多元化,通过接触不同学科专业、工作背景的教师,真正实现跨学科的教育。二是要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海外工程实践经历。
二、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理念的思想来源
教育思想来源于系统的教育实践。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理念来源于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一线的国际工程经历以及扎实的国际工程管理学术研究。
1.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何伯森先后在重庆南开中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学习工作,深受南开中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和天津大学“实事求是”“家国情怀”精神所影响,终身践行“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爱国”。笔者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原因,在十余年的接触中深切体会到何伯森的爱国主义情怀。2012年,他拿出多年积蓄发起创办了“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全国的国际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引导并激励更多优秀青年投身于国际工程事业,致力于国际工程管理的研究和创新,促进本学科的长足发展。在该基金启动会上,何伯森提起自己儿时遭遇日寇侵华,烽火连天,深感国家积贫积弱,不禁热泪纵横,几度哽咽。2014年何伯森出版了最后一本著作《建设工程仲裁案例解析与思考》,在后记中他写道:“光阴似箭,一转眼,跨入了‘80后’的行列,回顾二十多年来在两个新的领域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我把对事业的梦想纳入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去,充分地享受着为事业而拼搏的幸福和快乐。我想,这就是人生。”[7]
2.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何伯森自1953年从天津大学水利工程系水力发电专业毕业留校任教以来,先后参与了天津市金钟河闸设计施工、湖南镇水电站混凝土梯形坝应力研究、天津海洋石油公司浮动平台沉放应力原型观测研究、天津市大刘庄扬水站设计等工作。作为连续5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他还主持和参与了数十个仲裁案件的审理工作。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使他深切体会到工程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加深了对工程管理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3.一线的国际工程经历
1986年何伯森被借调到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担任伊拉克DIBBIS大坝重建项目的技术顾问,负责项目的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变更、索赔以及技术谈判等工作。他后来回顾说:“在项目实施的一年中,我经历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看到了国内外教育的差异和人才的差距。中国的工程师一条腿粗壮,一条腿细弱。粗壮的是技术,细弱的是管理。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8]1987年回国后,他把在伊拉克时编写的讲义加以整理,新开设了“工程招标承包学”课程,创办了国际工程管理辅修班。1989年何伯森从水利工程系调到管理工程系任系主任,开始探索创建国际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此后,他还担任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施工招标咨询顾问、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技术委员会合同管理专家组专家、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业主反索赔咨询顾问、中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西气东输项目国际招标评标专家、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咨询专家等,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工程管理实践经验。
4.扎實的国际工程管理学术研究
经历了丰富的国际工程实践,何伯森敏锐把握住了国际工程管理研究的学术前沿。FIDIC合同文献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由于从事国际工程实践和教学的需要,早在1988年何伯森便开始了对 FIDIC合同条件的学习和研究,主持翻译出版了《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应用指南》,并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开设了FIDIC合同条件课程。1988—1996年,经FIDIC正式授权,何伯森主持翻译了5本FIDIC合同文献,包括《电气和机械工程合同条件应用指南》《业主/咨询工程师标准服务协议书应用指南》《设计—建造与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设计—建造与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应用指南》和《土木工程施工分包合同条件》,为我国学习国际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被公认为FIDIC合同在中国推广的领路人[9]。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何伯森对FIDC新版合同条件的编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FIDIC合同委员会在1999年新版合同条件中专门致谢。
何伯森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委托的重大课题,1993年出版了《工程招标承包与监理》一书,此后又完成了《国际工程招标与投标》《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国际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管理英汉/汉英词汇》《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仲裁案例解析与思考》等,其中部分著作多次修订。由于学术成就突出,何伯森先后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建筑业协会建设项目管理突出贡献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建设监理事业特殊贡献奖”等。
三、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弘扬
何伯森曾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工程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评估方案制定等工作。他主持的“《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体系的开拓与实践”项目于1993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其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的理念已经在一大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当前,我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国际工程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继承和弘扬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理念,胸怀“国之大者”,构建高质量国际工程管理教育体系,加强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支撑服务国际工程事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准确把握新时代国际工程管理教育定位。从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起步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我国国际工程事业走过了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企业仍在184个国家(地区)开展了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当年签订合同9933份、合同额2555.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59.4亿美元,实现了平稳发展[10]。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必须实现从对外承包工程到全球工程经营的转变,具备全球化管理素养和集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工程项目快速增多的迫切需要[1]。截至2020年底,全国高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布点454个,年招生2.37万人,在校生接近12.6万人。我们建议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所在高校深入研判人才培养基础和社会需求,不断强化所在高校办学特色,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要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推动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国国际工程事业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代代对外承包工程的前辈们积极投身国家“走出去”战略,用青春和汗水在世界各地书写了“中国故事”、树立了中国品牌,推动了我国国际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要深入挖掘,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造就支撑国际工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工程管理教育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产业界,主动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充分吸收新工科建设经验,重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积极开展主辅修制度、双学士学位、跨校联合人才培养、微学位等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等合作,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总结推广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学的经验,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大力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
四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高校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不断健全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创造学生参与科研的良好条件,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推动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鼓励高水平专家学者编写既符合国家需要又体现个人学术专长的高水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加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打造一批高质量开放课程、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践基地,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以何伯森为榜样,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做人格高尚、学术典范、育人楷模的“大先生”。
五是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高校要加快建设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推动更多专业接受专业评估或认证,支持第三方建设学生发展数据库,不断完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0 年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统计公报[R].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
[2]何伯森.建议工科院校开设“工程招标与承包”新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9(3):75-76.
[3]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六)——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1-16.
[4]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58-361.
[5]何伯森.培养国际工程管理人才:思路与途径[J].国际经济合作,2007(1):45-49.
[6]何伯森,张水波.论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素质要求与培养[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6(3):68-71.
[7]何伯森.建设工程仲裁案例解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8]冯国梧.他创办了中国首个国际工程管理专业[R].科技日报,2017-06-05(5).
[9]何伯森,吕文学,陈勇强,张水波.采用FIDIC文献教学,培养高水平国际工程管理人才[J].中国工程咨询,2005(7):50-52.
[10]张水波,康飞.论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9(12):20-22.
[责任编辑:夏鲁惠]
杨秋波,教育部办公厅,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