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调今情

2021-12-24王贤友

辽河 2021年12期
关键词:风俗读书

王贤友

对话冯其庸之读书

冯其庸先生说:农村的孩子年龄很小就要下地劳动,他那时才小学五年级,也照样天天下地劳动……白天是没有时间读书的,只有晚间和清早,“所以我的读书,一直是与蜡烛和油灯相伴的。夏天蚊子多,我就躲在帐子里……”

生长于巢湖之滨农村的我,每每回味冯老的这段话,就在脑海中荡漾起牛、鸭子、鹅、小狗,桃树……还有父亲砍草挑柴的背影,以及我在蚊帐里点蜡烛读书而将帐子烧个洞的“昨天”!

如今,我常常躺在藤椅上读书,阅读是走出去看世界的路。

不朽的著作之所以能不朽,在于它超越了空间和时间,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依然能给读者启示和感染,从而成为人类的文学经典……

如巴尔扎克的《公务员》:政府一个部门的司长因病逝而位子空缺,两位处长围绕着谁来补缺,展开了一场勾心斗角的争夺。

作者以夹叙夹议的笔法,揭示了一个庞杂、臃肿的官僚体制,“只有懒汉、低能儿或小人才有立足之地”,正直有才能的人只有摧眉折腰才会生存下去。“逼得聪明人玩世不恭,天才走向绝望,勇敢的人心灰意冷,甚至看门的杂役都劝告新来的年轻人不要那么卖力气,那是绝对爬不上去的!”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报告尽管写得漂亮,法国却濒于破产了!”

不论是上级公务员,还是诗人、画家,刚考上公务员的年轻人,当初纵然有梦想,有抱负,一旦卷进这台官僚机器,渐渐地,热情、意志、希望,就会统统被磨掉,成为一群“侏儒”,胸无大志,每天死气沉沉地在小天地里苟苟营营,或是为有可能再挤上一层台阶而苦苦挣扎……

所以,好的文学作品绝不是供消遣之用的,是一面镜子,需要深阅读。

如《白鹿原》《蛙》《软埋》……读这类作品,绝不像吃冰淇淋那样清凉快意,倒好像是嚼橄榄,初尝多嫌苦涩,慢慢品味,自会感到其味无穷!

黄山谷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我们倘能借春风捎来一杯酒,在灯下读书而“析疑问难、探讨学问,之后,有幸与‘三观’相似之友,共话日月,则是一往深情也”。

冯老以为好,我则深以为然。

对话冯其庸之话红楼

拆了红楼,放飞了梦。

薛宝钗是一位正统思想的功利主义者,她的容貌、品德、才智,将她推到她渴望得到的地位上,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最美满的女性……她所要的是宝玉夫人的地位,不需要恋爱只需要婚姻。而黛玉所要的是宝玉的感情,不需要封建囚笼只渴望恋爱的状态。

宝钗读书,是“学以致用”,而黛玉读书,醉心于浪漫传奇。

宝钗把握现实,黛玉沉湎于意境。

宝黛之别,使我们理解了正统之外,尚有更瑰丽的灵魂存在……冯其庸认为:读书首先是改变自己的气质,使自己的见解、志向、学识从不高到高,从不能到能!

读书,就是改造自己。

我们往往把改造用在别人身上,其实,我们真要把改造用自己身上,包括思想,灵魂。

这倒使我想起佛家语:开天门……又想起:文化化人之功——文化如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然后改变低处,可谓是觉他!

不知何故,驀然忆起李清泉——1919年3月生于江西临川,从参加新四军始,任驻外大使,至任安徽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他在去世前扳手指算着对俞乃蕴(省政协副秘书长,上世纪50年代冯其庸在中国人民大学时的学生)说,我这辈子,可能被后人记住的事,有三件:1、率部队解放浙江奉化,但没有扒蒋介石家的老坟。2、在任瑞士大使时,成功地将李宗仁先生送回祖国。3、代表中国与法国建交……

我以为,少有人甘于寂寞,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跃跃欲试赶历史的考场!

可见,若心为魔,必进鬼域!

对话冯其庸之张伯驹

若论气质和境界,民国达人,被冯其庸先生誉为旷世奇人的张伯驹,当是翘楚而无愧……

他虽为富家子弟,故过着诗酒豪纵、裘马清狂的生活,却是一个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但他似傻如狂的不是玉,是书画收藏。启功先生说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如中国书法由隶变草之始的晋陆机的《平复帖》,中国山水画最早期的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李白、杜甫的绝笔墨迹……计27件,1949年后,他都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馆!

在其收藏过程中,历尽难险,经历绑票与险遭撕票之险事大,他竟置生命于收藏外,嘱咐夫人:宁死魔窟,绝不许变卖所藏书画赎身…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谁料,天要下雨,到头来,却给他一顶“右派”的帽子。当陈毅副总理关心他时,问及其事,张伯驹回答道:我老老实实地说,此事太出我意料,受些教育,未尝不可……我只盼望国家真正富起来!

冯其庸说:我读到这段话时,总经不住潸然泪下。一个受了如此之大的冤枉打击的人,却念念不忘国家的富强。

我又何尝不是百感交集:我们习惯于控诉,批判、指责、抱怨,何时有忏悔,反思,居安思危?

故我十分喜欢,几乎是痴狂了他的《浣溪沙·咏秋》之《秋梦》:砧杵声声万里思西堂虫语沸如丝。轻随落叶只灯知。偏是乡遥嫌夜短,多因醉早恨眠迟。刀环盼寄总成痴。

冥冥之中,沉淀在脑海深处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龙虫并雕斋”几个字忽然冒了出来,故突发妙想:我世居巢湖之西,籍贯乃肥西,出生地为周西村,若以“西堂”为斋名,自谓西堂真人,岂不是以张伯驹的精气神改造自己?倘若也弄出一些“西堂虫语”,却也歪打正着,真是快哉,快哉……

对话冯其庸之文化

冯其庸先生借着窗外的月色,似乎是自语:“中华民族的文化永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会被外来文化所淹没”。(冯其庸《我在人民大学的三十二年》)

我在合肥市一次2017年工作年会上,兴致勃勃,情随心动:我以为当前社会,是传统文化经历黎明之前的阵痛,我们与其等待,不如迎接。等待的方式是落后的,是消极的,迎接的方式是先进的,是积极的。

我们文艺工作者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一条是使命。对于自己喜爱的、所从事的文艺,仅有热闹是不行的,不能老是跟跑,要敢于领跑。

如果在民间文艺的弘扬、研究方面,一味地跟跑,迟早是会跑丢的,也不能满足于被撵跑,要敢于发声,敢于领跑,在当前就是研究、实践传统文化如何走进现代生活!

年终坐下来,扳扳手指头,一、二、三、四、五,大大小小的事,干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荣誉也获了不少,可真要算一下,有几件事,有几篇作品,被社会认可,被人们记住?要心中有数!

对于当前文艺所处的状态,不要盲目,也不要悲观,靠商业保驾护航不是方向。如农民种庄稼,两季不种,地就荒芜了,是长不了庄稼的,这时就要翻地犁耙,放水沤肥,然后才能生长出青青绿绿的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文艺工作者,要自觉、自信、自强,民族文化之花必将万世盛开!

对话冯其庸之署名

闲来无事,思想的脉搏似乎又开始骚动……

冯梦龙先生与安徽有缘,在他主编的《南北时调集》一书中,收有桐城民歌十多首,我是受桐城文化老人叶濒先生所指,方在网上购得。谁料,我却读出冯先生别出心裁的“情”来了:在中国文学的楚河汉界上,唯有生死与爱情之河浩浩荡荡……

他说:人之为情而生,如果没有了情,这个人就没有了意思了,人可以死,情永远不会死的。

冯其庸先生活学活用,一语破天机:这对研究《红楼梦》就有深刻的意义,启迪价值,特别是宝黛的爱情……

而我对此确有感触,深有同感,一个人对老百姓有感情,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一个人对社会事业有感情,社会同样会记得这个人的;如果一个人除对自己以外的一切都没有感情,他死了,什么也就没有了,谁也不会记得他……

馮其庸先生以《关于孙桐生》例证了。

孙桐生是一位晚清的好官,“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正直,不与那种黑暗社会、污浊社会同流合污”。相反,“他在那样的时代,敢于挺立起来,坚守自己的情操,敢于到群众中生活,敢于把自己的财产变卖,为大家办事。”

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孙桐生应该算一个,冯其庸先生如是说。

他变卖了自己的田地,夫人的首饰,给人家刻书就是资助别人出书,而不署上自己的名字,这种风格,很难得。

孙桐生,虽为古人,但精神永存。他心中有情,是为他人,为社会……

冯其庸在探访孙桐生旧居时,曾想为孙桐生建立一个纪念馆未能如愿。

对话冯其庸之风俗

我不知何故,曾暗下决心,就《红楼梦》里的风俗,独撰一书,下了些工夫,也写了些文章,美其名曰“对话经典之风俗”,后因笔力不逮,也就不了了之。

忽见冯其庸先生忆及1975年任国务院文化组《红楼梦》校对组副组长(兼职)时的点滴往事。当时,组长是袁水拍,副组长还有李希凡,顾问是周汝昌、启功先生。他说:我们去启功家,他更多的是给我们讲讲清代满人的风俗习惯等等,因为这涉及到《红楼梦》的注释,关系到人们对书的理解……仅此一点,也可见启先生之宽厚和奖励后进之心。

宽厚和奖励后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也是一种风俗。当然这风俗的传承也需要“两头热”,一头是长者要有此心,一头是后者(后学)更要有恭敬、谦卑、好学之心。

启功可谓有此风俗之心,冯其庸先生更得奇妙:“启先生那天在我处聊了两个多小时,直到饭前,才送先生进城吃饭。冯先生一再请求启功留下吃饭,启功不愿,秘书说还是尊重启老的意见吧,不行,下次在你处吃饭。”在冯其庸先生的字里行间,我发现这么一行别人看似不重要的文字,却不禁热泪盈眶……

那是1996年,我谋生于肥西一家企业,因工作之故,结缘合肥市文化局老诗人谭国纲,他引荐著名作家完颜海瑞老师去看望我,相谈忘记时间,见同事纷纷离开,才发现已是中午十一点多了,临近吃饭,他们却坚持要回合肥。我送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心儿随之而去:“一回忆,则心动……”

风俗的传承不是靠哪一两个人,它的形成也不是哪一两个人心血来潮就行的,当然亦不会一下地就消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人们心理转变为社会活动的“行为”,存在于社会背景。

冯其庸先生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中,闲笔而叙:启功先生喜欢小动物,奇怪的是我家养的狗,见启先生来都一声不叫,启先生还伸手去摸摸它,它很亲和,如对熟人一样,看来动物也有灵性。

狗是有灵性的。我就见到也听到过关于狗的“灵性”之举,有一家老人去世后,年轻人都搬走了,他家的那条狗,沦为流浪狗,但人们见它每晚都睡在老人的坟前……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我愿此风俗,山高水又长!

让我们走出户外,给自己一次感受生活的文字巡礼吧,匾额对联、招牌标志、舞蹈绘画,那些文字不再只是文字,它们都有触动人心的美丽与惊喜。

猜你喜欢

风俗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六下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
读书使人进步
六下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跟踪导练(四)4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