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碗

2021-12-24杨秀云

当代人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粉条蚕豆兰花

那时候,我家的年夜饭从入冬就开始筹备了。

先是不知从什么地方弄回两三棵白菜(我们叫它“京白菜”)、几个洋葱头,宝贝一样存放在地上,蒙着麻袋片,怕冻又怕干,专等过年做菜。第二件事是用莜面换大米。农闲时,零星的坝下人用马车拉了农产品走村串户换莜面,有香味扑鼻青绿色的苹果、红嘟嘟亮晶晶的海棠、一砣一砣敷着白霜的冻柿子,偶尔也来一个换大米的。我家人口多、劳力少,挣不回工分,分到的粮食不够吃,年年青黄不接时到坝下借玉米裹腹,自然惜粮如金,从来不舍得换水果,偏偏要换几斤大米,在年三十晚上吃一顿水捞大米饭。怕村里人笑话,父亲悄悄跟着换米人走到邻村再换。即使在村里换米,也要瞅四周无人。少不更事的我,看到莹白的大米,便欢欣鼓舞。

进腊月,先张罗着卖猪。母亲年初赊了猪仔,一把糠一把野菜地喂养到年底,一笔一笔的赊欠款等着它还,年货等着它置办,卖猪成为年终家里最大的事。也有肉猪病死或出不了手的年份,有卖猪钱一分不剩地还了债的年份,只能借钱置办年货。有钱没钱,这年也得过,年夜饭照样吃,这是父母亲与村人不同的执念。

母亲用盆子泡了蚕豆,放在炕头上,捂得严严实实,随着阳光移动。不几天,蚕豆胀得饱满胖大,圆鼓鼓的,父亲在蚕豆光溜溜的尾部横切一刀,准备炸“兰花豆”。剩下的蚕豆再泡几日,顶出嫩芽,母亲一粒一粒剥掉豆皮,用开水淖过,冻起来,留着炒菜。

一条儿红白鲜明的猪肉拎回家,常常是母亲从杀了猪的村民家赊的,要价虽高,却有一年的还账时间,解了眼下没钱之急。

该端豆腐了,这活儿由父亲承担。村里没有豆腐房,端豆腐要到邻村,先预订,排队,临年去取。父亲顶风冒雪出门,回家时满身满头皆白,脸冻得乌紫,胡子上哈满霜雪。他用冻僵的手费力捡开布包,几块方方正正的嫩豆腐冒着腾腾热气。

之后是轧粉条,擀粉片。磨土豆粉是母亲“半路”学到的手艺,需要把洗净的土豆擦碎、过水、沉淀、出粉、晾粉等繁复的过程……她始终没学会轧粉条,每年请赵婶帮忙。赵伯在供销社工作,也是小村后迁入的“外来户”。赵婶个子不高,微胖,双颊红扑扑的,很健谈。她伏在热气滚滚的锅台上轧粉条时,说东道西,俏皮话一串一串。父亲会顺便让赵婶擀一些粉片。母亲把轧好的粉条一砣一砣地摆在篦上,把菱形的粉片摊放在案板或大盘里,放到院里冻着。完活儿后,母亲和赵婶面对面盘腿坐到炕头上,互为对方“绞脸”。白线打着纽一根一根拔掉脸上的汗毛,整张脸立马容光焕发起来。我坐在炕沿上,端着碗“吸溜”凉拌粉条。

“叮咣”的炮仗声,“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时而从街上传来,年马上就到了。窗户上黑乎乎的旧麻纸换成浸过油的明亮的新麻纸,贴着红艳艳的窗花,下面玻璃上那道长长的裂缝也糊了红纸条。屋里新刷过大白,墙上贴了簇新的年画,比平日亮堂多了。年画是父亲买的“四扇屏”。母亲抱怨这年画黑压压、青幽幽的,不喜庆。我也喜欢别人家花红柳绿的年画。父亲不理会,年复一年买回四扇屏张贴。

腊月二十九,父亲上厨了。

他比画着把猪肉分成三块,一块又切成长方形小块,放在锅里煮到八成熟,捞出来,在猪皮上抹了红糖,清锅,烧油,“哧啦”一声,把肉块放进锅里过油……少倾,颤颤地取出,肉块焦黄中带着深红,油渍渍的,泛着亮光。父亲把另一块猪肉去皮剁碎,留一点做馅儿,其余的加调料,放土豆粉,团成小丸子,齐齐地摆开。还剩下的一小块肉,用来炒菜。

肉有了各自的归宿,就开始炸丸子,炸豆腐,炸“兰花豆”。炸好的肉丸儿放到一个带盖的阔口浅底瓷盆里,盆子釉色浅粉,镶了一圈细碎的白梅花,因盛了肉丸子,小梅花在我眼里也金贵起来。最后出油锅的是酥脆咸香的“兰花豆”,足有小半盆。村里产蚕豆和胡麻油,但村里人不会炸“兰花豆”。我家的“兰花豆”,大年初一分享给前来拜年的小孩子。

年三十的午后,装碗的时候到了。父亲挽着袖口系着母亲半旧的蓝布围裙站在锅台边,切菜、放调料、上锅蒸。一般会凑六大碗,最丰盛时凑足八大碗,上面摆着肉品,下面堆着“撑碗”,有的出锅后还倒点煮肉汤,说是上色调味。父亲的忙碌郑重而有条不紊,还饶有兴致地讲故事,逗得我们响亮地大笑起来。母亲跟着乐,她烧开水在锅里煮大米,煮到米心稍硬时,用笊篱捞到铺着笼布的笼屉上,上锅蒸。锅盖上热气腾腾,浓浓的肉香、菜香、米香在屋里缭绕飘荡。

终于可以开席了。母亲在炕席中间铺好一小块塑料布,放了筷子。家里连小炕桌都没有。父亲上炕,我们几个孩子嘻嘻哈哈地团团围坐。母亲小心翼翼地把蒸好的肉菜依次端上来,整整齐齐摆到塑料布上。圆圆的外焦里嫩的肉丸子、薄厚均匀的褐红的梳篦子(爬肉条)、方方正正的酱紫色的瘦肉块……拨开上面的肉,就是底下的“撑碗”,黄灿灿的油炸豆腐、滑溜溜的土豆粉片、布滿纹理的洋葱头、乌黑的木耳、条块均匀的“京白菜”。每人面前,有一碗香喷喷暄腾腾的白米饭。母亲最后上炕,一条腿斜跨在炕沿上。她的短发乱了,鼻尖淌着细碎的汗珠。

父亲端起一杯酒。喝酒是他一生的嗜好,就如装碗是我家过年的必须。

“下放”农村后,无钱买酒,只有节日打几两解馋。在父亲轻轻的啜酒声中,我们的筷子纷纷伸向那一碗碗色香味俱佳的肉菜,大口大口拨拉着劲道清香的米饭,谁也不理会母亲几乎很少夹菜。

就在我们乐淘淘开怀大吃的时候,父亲忽然发脾气了,不停地斥责,出气越来越粗重……因患心脏病,他脸色黯黑,罩了一层酒晕后转为绛紫,混浊的眼睛也严厉起来。父亲为什么在年夜饭上发脾气,那时我还不懂。只听母亲说,他是个书生,替人要账流落坝上,应考加入教师行列便留下来。他靠肚里的文化水儿安身立命,娶妻生子,微薄的薪水勉强养家糊口。六十年代,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一个只有三十户人家的小村下放劳动。那年月,遇到外乡人,父亲总说自己“没文化,不识字”。偶尔有人称其“杨老师”,他像被揭了伤疤,颇不痛快。父亲经常告诫母亲要“忍”。然而,有些时候是“忍”不住的。比如,面对年三十丰盛的装碗。

父亲边喝酒边琐琐碎碎地骂,就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呼呼”生气,蔫头耷脑的子女个个不入他的眼。终于,母亲胀红了脸,重重放下筷子,不吃了,她一边下炕,一边怒声叫嚷:“还让不让人过这个年?”父亲立即不吱声了,饮一口酒夹一口菜,不再发脾气,脸色依然暗沉沉的冷冽。

这境况年年上演。年三十村里人不串门,他们不知道我家会借钱筹备年夜饭,不知道我家会“装碗”吃爬肉条、蒸丸子,更不知道父亲会在年节找茬儿发脾气,把亲手酿造的喜庆气氛搅出一片荒凉。

父亲在村里,带点技巧性的农活儿都不会做,只能受笨苦。春天,一步一陷地顶着漫天风沙跟在犁具后面泼粪,有的村民欺负外来人,把粪斗子装得堆成尖,他拼了死劲撑着,绳子勒进肉里,肩膀上留下一道一道的血印。冬天,他和一个又瞎又拐的老人给队里的牲畜铡草,冻得双颊青紫,鼻涕流淌。父亲病了,全身浮肿,喘着气呻吟,他说得了“鼓症”,怕是和祖父一样了,那时父亲恰好和祖父病逝的年龄相仿,全家人恓恓惶惶,吓坏了。幸好遇到好中医,父亲吃了几十副中药,捡回一条命。父亲病后,生产队照顾他做些铡草放猪的轻活儿。在滩里放猪的父亲头戴草帽,身穿母亲缝制的黑布制服,手攥皮鞭,仰着下颌高声吟诵:“天空中雄鸟乱飞……”阵阵微风吹来,鸟儿啾啾喳喳鸣叫,花蝴蝶在草叶上舞动,碧绿的蚂蚱飞起又落下,蜻蜓成双结对地掠过。和父亲一起放猪的我,感觉到他的畅快。

大年初一起五更,拢过旺火,天尚漆黑,村里的小孩们便挨家挨户拜年。这是缺亲少友的我家年节时最热闹的时刻。小孩子一拨一拨涌进门,高声叫喊:“大爷、大娘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都好……”父亲笑眯眯地回应,抓起一把“兰花豆”分送给孩子们,开心地看着他们“咚咚咚”呼啸而去……母亲也笑,似乎忘了年三十父亲发脾气的事。

(杨秀云,有作品见于《四川文学》《河北日报》等。出版散文小说选集《风过是旧年》。)

编辑:宁人

猜你喜欢

粉条蚕豆兰花
买粉条 学问多
种兰花
蚕豆花
兰花开
找蚕豆“耳朵”
天阳6FT自动蒸熟粉条机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
住在蚕豆里的故乡
我爱你兰花
兰花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