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21-12-24陈广仁

中国商论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产业园区顶层设计招商引资

摘 要:在大湾区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三旧”改造项目推动下,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迎来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缺乏招商引资服务体系成为制约园区持续深度发展的瓶颈。本文依据顶层设计的理论框架和“互联网+”的系统逻辑,对创新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进行构建研究,构建包括运行机制、支撑平台、业务系统、战略路径四个核心要素的服务体系,研究结果可对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持续创新提供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产业园区;“互联网+”;招商引资;顶层设计

本文索引:陈广仁.<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23):-011.

中圖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2(a)--05

随着国务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及城市大量“三旧”项目的改造完成(徐耀宽,2018),各类产业园区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李静野,2016)。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9年以来,大湾区内再度掀起产业园区的建设热潮。产业园区作为聚集企业、培育新业态、承载创新、创新产业链的重要载体,成为未来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张敏,2018)。现阶段,国家大力支持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建设、发展以及转型升级,大量的优惠性、扶持性以及倾斜性政策陆续释放。另外各类园区运营主体面临抢夺稀缺产业资源、同质化招商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张凤臣,2015),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难以适应动态市场环境,无法满足大湾区内资源要素通过园区优化配置的需求,招商引资模式亟待创新。

学者对园区招商引资的研究主要围绕三点。一是政府对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导向进行研究(李万峰,2015;尹明,2017;杨震宁等,2012;高翔等,2017),认为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的提高有促进和引导作用。二是应用“互联网+”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张立群(2017)和殷诚杉(2015)提出招商引资应融合互联网,以形成工作闭环和资源平台。三是对招商引资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产业链式招商和改善营商环境进行招商的思路(吴俊勇,2016;严芳芳,2017;徐坚等,2014;赵巧艳,2016;高怡冰,2017;李海洋,2015)和创新招商引资方法的策略。

大量文献探讨了招商引资的模式创新、政策视角及策略优化,但多数偏于提出较为浅显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建议以及侧重宏观性的理论探索,未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设计以及可实施的创新路径。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趋势,产业园区的招商模式亟待转型升级(徐伟凝等,2016),令招商引资向“互联网+”战略方面进行创新成为可能。

产业园区的经营主体可依托互联网技术应用平台,将构建招商引资服务体系作为推动园区创新升级、契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集聚高端产业资源的重要引擎,创新具有系统性的招商引资模式,为园区的深远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基于顶层设计的理论框架,从招商引资的支撑平台、运行机制、业务系统和战略实施四个模块对招商引资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性设计,研究如何构建和实施依托“互联网+”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以为各类产业园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性参考。

1 招商引资体系的顶层设计框架

顶层设计是对各类改革项目的运营和模块要素进行系统性设计与安排,目的是通过洞察项目中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定义出不同的参与者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位置,以获得更大的系统性价值(倪春纳,2011)。顶层设计具有前瞻性、宏观性、全局性、系统性的特点(王建民等,2013)。

要从根本上破除招商引资的困局,需要创新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以实现招商引资由单个企业向产业链条、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功能向综合服务的模式升级(匡晖,2018)。参照顶层设计的理论视角,构建“互联网+”招商引资服务体系,顶层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2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分析

构建“互联网+”招商引资服务体系,需要遵循顶层设计的系统路径。首先对整体系统进行分析,包括从体系所在环境、体系建设的需求以及目标进行研究。其次再决定顶层设计的内容,从运行机制、支撑平台、业务系统以及实施战略路径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最后对体系运营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2.1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系统性定位

对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体系进行系统性分析,主要包括运营体系的创新环境、体系的功能需求以及创新目标三个方面。为改变碎片化、分散式、突击性招商引资机制,向一站式、集成化、专业型招商引资生态模式转型,招商引资服务体系需要定位为线上线下互动的招商引资“互联网+”平台。

2.2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设计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需整合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盘活各类资源,从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政策创新、制度设计以及执行流程方面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设计,打破行政性、教条化、粗放式的招商引资思维,从三个层次设计招商引资平台的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构成

2.2.1 顶层组织机制

顶层组织机制确立了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战略定位、项目目标、组织结构,是体系创建的关键。构建服务体系项目的战略定位是建立一站式、集成化、专业型的招商引资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目标是为产业园区引入包括区域资源、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及高端科技产业;组织结构是对参与主体的组织权利和义务分配方面进行科学设置与专业分工,维持体系稳定运行。

2.2.2 中层支撑机制

中层支撑机制是承接顶层组织机制的战略目标及底层实施机制的桥梁,也是资源整合的重要机制。为保障招商引资机制的运行,由各类参与主体、招商中介、产业集群机构、生产性服务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合作平台对资源方面如信息网络、资金储备、人力资源等进行整体规划与制度设计。

2.2.3 底层实施机制

底层实施机制是实现招商引资目标的执行系统和基础性保障,涉及对运营体系中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流程进行动态持续的创新与优化。包括招商引资支撑平台日常运行需要建立的各类业务流程、运行系统以及操作细则,并对具体的平台组织进行职能分工。

2.3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支撑平台

2.3.1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平台功能

通过构建招商引资平台,以区域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行机制驱动平台运作,为园区经营方对招商引资模式的重要创新(黄慧雅,2015),园区经营方需要定位支撑平台的功能与发展方向。从功能上进行定位,招商引资平台包括三大功能:基础功能、核心功能、延伸功能。產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功能,要以招商引资的创新模式为突破口,探索与创新具有区域性引领意义和标杆价值的招商引资机制,推动具有长期战略性的产业集群在区内形成,创建具有区域一流营商环境的产业园区,如图3所示。

(1)基础功能。平台的基础功能是招商引资部门通过平台对区内发展政策和战略导向,对各入驻企业与高端产业和招商对象、参与主体进行推介和引导的功能,包括从政策红利、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引导,也对参与的招商中介进行规范化引导。

(2)核心功能。平台的核心功能是突破现有招商引资依靠政策和区位优势为主的限制,以平台式运行机制引进产业聚集、构建区域性招商驻点服务网络及引入生产性服务机构,在区域范围内建立招商引资网络,真正实现大湾区区域性网络化,将招商对象由单体企业向产业链扩延,拓深招商引资的内涵。

(3)延伸功能。平台的延伸功能是构建区域内招商引资网络,在获得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引导龙头和品牌企业入驻、引入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机构后,通过积累和沉淀的项目资源进行系统性输出,对接区外其他资源平台,包括金融平台、服务平台及产业平台,产生招商引资的辐射和溢出效应。

2.3.2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平台资源

园区经营方凭借政策与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优质的营商环境,对招商引资平台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平台运行过程中的市场导向与资源配置,包括对政策资源的规制、商业机构的规范、土地资源规划及市场要素的引导等。其中主要的资源有:

(1)政策资源。产业园区应考虑与利用自身现有优势,并结合当前区域内的中观与微观经济背景,充分利用政府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契机,对当前规划的区域设计最优的招商政策,以争取政策红利、引进优质产业、推动区内企业发展。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为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带来挑战。现阶段产业园区的土地资源较为稀缺,园区经营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

(3)资金资源 。财政资金的支持与对招商引资配套资金的支持和奖励,是能够快速激发招商引资效应的动力之一。园区一方面应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另一方面应充分运用社会资本。

(4)中介资源。根据招商引资以园区为主向市场化转变的运行机制创新思路,以招商中介为主体,担负园区内招商引资的重要职能。招商引资平台是否能成功运行,取决于是否有优质与高度专业化的中介主体被吸纳到平台中,所以园区经营者只有加强对中介资源的整合,才能实现平台的价值。

(5)服务资源。除了提供招商引资功能的中介资源外,招商引资平台还需要延伸和深化有关服务功能,增加和引入服务资源,这些服务资源以提供生产性服务功能为主,包括金融、法务、信息、劳务、营销策划、管理咨询等服务机构。

(6)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属于招商引资平台的隐性资源,决定平台能否持续性发展及发挥辐射和战略的导向作用,园区必须整合区域性的网络资源,特别是产业链服务网络,包括引入产业服务机构,构建区域内招商引资驻点网络和互联网动态招商网络。

2.3.3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平台主体

构建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必须考虑到运营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及所属的行业范畴、所面临的营商环境,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方向与目标。其中,参与主体包括作为主管部门的政府、入驻企业、产业聚集机构、生产性服务机构、招商中介主体以及区域招商驻点网络,最后从顶层设计的视角来满足不同主体的价值主张,如表1所示。

2.4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业务系统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业务系统包括招商系统、引资系统、服务系统三个子系统。招商系统是确定招商主体以及在招商过程中确定的业务要素的组合;引资系统是在引进各类产业孵化器与企业后,对其资金到位以及筹措方面提供实施方案;服务系统是对入驻企业或产业集群后续的服务运营。

2.4.1 招商子系统

招商子系统是园区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途径,引入各类符合园区规划的企业群体的业务系统。园区可以通过招商中介机构、产业聚集机构(商协会、智库等)、区域内外驻点机构、其他企业以及直接向目标企业进行招商,在网上平台或线下招商驻点收集相关企业信息。

2.4.2 引资子系统

引资子系统是通过引入各类能提供创投基金、产业基金、金融资本的运营方作为入驻企业的资本提供方,解决入驻企业运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园区经营者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别,依政策规定向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2.4.3 服务子系统

服务子系统是园区通过招商引资服务平台为企业的正常经营提供动态性、持续性的各类服务的子系统。第一,对初期入驻的企业,园区会在政策、公共服务、规划发展等方面给予培训与宣导。第二,园区会向入驻企业开放区内的生产性服务资源,包括各类已经备案并入驻平台的法务、管理、财务、营销、物流等服务机构,以供企业选择。

2.5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2.5.1 组建项目小组

构建招商引资服务体系,要以园区经营者为主导,组建项目小组,成员包括园区经营者各职能部门的具体经办人员、各类具有产业招商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行业专家,构成综合性的招商引资服务团队,为构建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做好铺垫。

2.5.2 设计运行机制

项目小组将设计招商引资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顶层机构的战略定位、目标、组织结构;中层机制包括体系的参与主体界定,参与主体的职能和分工,沟通与管理制度,平台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信息的投入与安排、业务系统的设计等;底层机制包括体系中平台各个系统的具体流程、操作细则与方案的设计等。

2.5.3 引入参与主体

项目小组引入体系的参与主体,将包括招商子系统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各类招商中介和区域内外驻点机构、各类招商渠道提供者如会议论坛举办方、各类产业聚集者如商协会及各类可带来优质标的企业如区内龙头企业和产业基金机构等;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园区内的其他职能部门。另外,不仅包括引资子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如金融机构和产业基金,而且包括服务子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如平台的技术提供方,各类生产性服务机构如法务、管理咨询、财务管理、金融服务等。

2.5.4 建设线上平台

项目小组将建设线上“互联网+”招商引资服务平台,以服务平台为载体,动态发布与汇集招商引资数据,实施线上平台服务工程,将参与主体和招商项目统一汇集到平台上,形成招商引资网上服务机制,包括招商、引资、服务一体化,建立企业库和服务主体库、招商项目库。

2.5.5 布局线下机构

项目小组在建立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线上平台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布局线下机构,特别是通过授权和授牌给各类招商中介和产业集群机构、特定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招商驻点机构、金融机构,扩大招商引资的渠道和服务网点,并对线下机构进行针对性地培训,形成招商引资服务网络,扩大园区的区域性影响力。

2.6 評估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综合效益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构建完成后,园区经营方或主管部门作为主体应设计系统性的评估机制与指标体系,并以科学地评估指标进行持续性跟踪评估,保证体系的运行能产生战略性的综合效益,对综合效益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维度。

2.6.1 经济效益

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平台进行招商引资,能为产业园区以及区域带来经济回报。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既能推动招商引资盘活各方资源,引入更高端的产业和龙头企业,最大程度地激发区内政策红利的释放,又能促使园区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体系运行后的引资额、入驻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就业人数的数量、创新孵化的成果、项目运营的后续税收等。

2.6.2 社会效益

科学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能推动园区引入高端产业资源要素、营造优质的环境、驱动政策红利的释放及盘活土地资源。除此以外,在社会效益方面,主要涉及对城市经济及周围社会环境的优化,包括维护和推动自然环境的美化及合理规划,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产业和企业的短期运营与长期战略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和谐,防止破坏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社会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招商引资的产业和企业对居民居住环境的适宜性、自然环境的完好性、居民对项目的满意度等。

2.6.3 政治效益

由于现阶段多数园区的建设是在区域层面,以政府主导或市场主体运营的政策性工程,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大、层次高的特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园区要注重有关项目具有较为重要的政治意义与标杆引领效应,同时需要将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对接各类区域性产业论坛和产业组织,以彰显园区的政治影响力。

2.6.4 生态效益

依托创新后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通过创新招商引资,变招商引资为招标选资,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形成筛选能力,排除高耗、污染型企业,选择高效、环保型企业入驻。通过大力发展高端现代服务经济等绿色经济,改善产业结构,形成与区域产业定位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3 结语

本文梳理现阶段对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主题的相关研究,表明现有研究文献普遍缺乏对招商引资的体系式研究,基本弥补此方面的研究空白,基于顶层设计的理论框架,结合“互联网+”的运营模式设计,提出产业园区“互联网+”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设计路径。首先对服务体系的环境和设计目标进行分析,其次剖析包括运行机制、支撑平台、业务系统、战略路径的顶层设计模块,最后诠释服务体系的综合性效益构成。研究得出三点结论:一是产业园区目前已进入同质化竞争、园区资源低效利用的阶段,招商引资的创新需要进行体系式设计,并根据园区的战略定位进行系统性创新。二是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需要突破以线下为主的传统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构建“互联网+”服务体系。三是服务体系属于一种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整体性的要素融合机体,需要依据顶层设计的理论框架进行设计。

本文对产业园区在“互联网+”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研究,可从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两个方面对园区的规划、建设有所借鉴。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上,可为管理学界对如何解决园区招商引资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另一方面,在行业实践上,可为产业园区由线下向线上、打破传统招商引资的资源边界,进而为持续创新提供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徐耀宽.从“退二进三”到价值创新园区——广州市工业用地的转型与回归[J].规划师,2018,34(12).54-62.

李静野.新型工业化视野下产业园区集聚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16,473(9):46-53.

张敏.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8(1):65-71.

张凤臣.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创新性途径思考[J].新经济,2015(10):66.

李万峰.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招商引资政策研究[J].理论研究,2015,328(2):17-21.

尹明.招商引资政策工具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J].学术研究,2017(11):67-73.

楊震宁,陈昊.中国科技园区政策、资源禀赋和招商服务的地理与功能差异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10):80-88.

高翔,严萍波.园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之道[J].三江论坛,2017(4):30-32.

Research on Investment Attraction Service System of Industrial Park Based o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Guangdo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Polytechnic

CHEN Guangren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and the promotion of renovation projects of run-down towns, factories, villages, the industrial park,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has ushered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while the lack of investment attraction service system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sustainable and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op-level design and the system logic of “Internet plu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ervice system for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 innovative industrial parks, and builds a service system including four core elements including operation mechanism, support platforms, business system and strategic path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logical and systematic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parks.

Keywords: industrial park; “Internet plus”; investment attraction; top-level design

猜你喜欢

产业园区顶层设计招商引资
浅议招商引资与地方经济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招商引资研究
人社局荣获全市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奖
园区产业的投融资规划测算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毕节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探讨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策略研究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