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富小麻花螺丝线椒广西露地栽培管理技术
2021-12-24王健康董铁成赵李锋马志伟卫笑君李金霞
王健康 董铁成 赵李锋 马志伟 卫笑君 李金霞
栏目主持:马长生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河南省(瓜类)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山东临沂西甜瓜产业特聘专家;河南省西瓜产业创新联盟特聘专家等。先后被评为“河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服务‘三农’先进个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年活动先进个人’”“河南农业大学最美教师”等;从事瓜类遗传育种及推广至今30余年,先后承担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选育适合全国多地种植的瓜菜新品种并通过省审定20余个;已申请和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1个,通过品种登记151个;发表论文110篇左右,申请专利若干项,发表著作5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河南省星火奖二等奖1项等。
近年来,随着辣椒消费市场的迅速增长及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辣椒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人们对鲜食辣椒品质的要求也逐年提升,优质、特色、安全的品种更受市场欢迎。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艺种业)10多年前已经确立了优质育种的方向,陆续成功培育和推广了墨秀八号、椒之玉二号、美辣华之秀一号、豫艺大麻花、豫甜红水果椒等优质特色品种。2020年又成功培育出金富小麻花螺丝线椒,该品种结合了线椒抗性好和螺丝椒皮薄香辣质优的特点,充分满足了栽培者对品种抗性和消费者对品质两方面的需求。优质优价是农业发展的趋势,金富小麻花的育成和推广也将在乡村振兴、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户收入等方面发挥星火之势。
1 品种特性
金富小麻花,中早熟,果长26~32 cm,果粗1.5~1.6 cm,连续坐果能力强,上部果实不易变短,鲜果翠绿色,果实螺纹漂亮、比较顺直,商品性好,精品率高;果皮微皱,皮薄质嫩、口感香辣;长势稳健,小叶片,抗病丰产性好。适合北方春秋大棚种植,也非常适宜两广地区早春地膜覆盖栽培。
2 育苗管理要点
2.1 南方早春地膜覆盖育苗及播种时间
广西南部沿海地区建议9月20日至10月底育苗,广西南宁以北的地区,建议10月10日至11月10日育苗。广西北部属于丘陵和山区,有特殊小气候现象,具体地理位置育苗时间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而定。
2.2 育苗
①育苗方式和苗床整理 俗话说:壮苗一半收,培养壮苗是丰收的保证。南方雨水多,苗床需要搭棚避雨,同时准备遮阳设施。建议采用穴盘护根育苗,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壮苗,且可以减少根系损伤,缩短缓苗时间,减少苗期病害发生。育苗畦一定要整平后再铺上地布,预防根系从穴盘底部的透水孔下扎,避免土传病害侵染幼苗。
以72孔穴盘为佳,用30%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照每50 L基质配15 g杀菌剂,提前1天淋湿后搅拌均匀,第2天将处理好的基质装满穴盘,叠放并轻轻按压,使基质出现深浅一致的穴孔,然后摆放到苗床上,以备播种。
②精细播种 种子已经经过药剂杀菌处理,浸种时不必再加杀菌剂。播种前1天用常温清水浸种10~12 h,取出种子晾干表面的明水。辣椒种子小,为了避免损伤胚芽,建议浸泡后直播,没必要催芽处理。每穴点播1粒种子,播好后盖1 cm厚的蛭石,用木板刮平后洒水,浇水不可过猛,避免把种子冲出,然后在穴盘上方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湿。15天左右陆续开始拱土,撤去薄膜,一般20天左右幼苗可出齐。
③出苗前后的管理要点 出土前控制温度在30~32℃有利于种子出芽,大约80%顶土后温度控制在26~28℃,避免苗徒长出现“高脚苗”。由于穴盘基质水分蒸发快,需及时适当补水,避免苗缺水。苗出齐后,可以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1次,此后每隔12~15天用722 g/L霜霉威水剂1 000倍液或30%噁霉灵水剂1 500倍液交替喷施,可以有效预防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等病害发生。一般用控温和控水调控苗徒长,避免用药剂控制。如果遇连阴天,控温和控水达不到调控目的,可用0.1%磷酸二氢钾液喷雾,10天1遍,连续喷施2~3遍,能明显控制苗徒长,提高苗质量。
④壮苗标准 定植前7~10天建议去掉苗床棚膜,进行炼苗处理。定植时7~8片真叶,苗高20 cm左右,叶色深绿,茎秆粗壮柔韧,须根量大洁白,长势健壮,没有病害发生,为标准壮苗。
3 整地与定植
3.1 整地
深翻土地前,一般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6 m3、三元复合肥(17-17-17)50 kg、过磷酸钙30 kg;施肥后深翻土地2遍,土壤粉碎2~3遍。整平土地后,按照垄高25~35 cm,垄宽1.4 m划线作垄,垄间距50 cm,起垄后排好滴灌带,提前试水,保证出水均匀,垄面铺银黑双色地膜,防草、保温。建议每隔2垄深挖排水沟,避免大雨后田间积水。
3.2 定植
1月16日至2月10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定植时间,定植时环境最低气温度不能低于12℃,同时,定植前需要把苗移到通风口处降温培养1周左右炼苗,至阳光充足时幼苗不萎再蔫为止。定植前1天用11%精甲·咯菌腈·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30%噁霉灵水剂1 500倍液蘸苗盘,预防茎基腐病和根腐病。为保护根系,定植时轻轻带基质拔出幼苗,不易定植太深,以刚好埋住基质坨为宜,把苗扶正压实。宽窄行定植,大行距85 cm,小行距55 cm,株距40 cm,每667 m2定植2 400株左右,定植后浇透定植水。
4 田间水肥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蔬菜作物,不耐旱也不耐涝,整个生育期合理浇水非常重要,土壤缺水,容易造成植株矮小,进而影响果实膨大。定植初期,浇过定植水后,短期内不要浇水,以中耕保墒为主。缓苗后根据土壤墒情可再浇1次水,地表见干后进行中耕保墒、蹲苗,蹲苗期间应中耕2~3次。辣椒根系较弱,蹲苗不宜过度,蹲苗期间尽量少浇水。出现3~4次分枝,植株进入发棵期,适当控水,避免徒长。开花结果期,浇水不可过勤,水量不要过大,做到见干见湿,地皮不发白不浇水,严禁大水漫灌、田间积水,否则易发生沤根、疫病、根腐病等。雨季来临前,一定要保持田间沟渠畅通,大雨过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采取中耕使根际土壤尽快恢复透气,并及时用防治疫病、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配合全田喷洒,预防落叶、落花、落果及死棵现象的发生。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前期一般不需追肥。在门椒和对椒膨大期,可结合浇水667 m2适量补施平衡型或高钾型三元素复合肥10~15 kg或辣椒专用水溶肥10 kg左右。采收期间,根据品种特性每采收1~2次果,追1次肥料,每次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追肥后立即浇水。为了保证辣椒生长中后期养分平衡,建议盛果期每隔7~10天叶面喷洒99%磷酸二氢钾300倍液+螯合态钙肥800倍液+液体硼肥800倍液,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保花保果,促进膨果,减少脐腐病发生,提高抗病性、抗逆性和商品果率。
5 常见病害防治
5.1 辣椒疫病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茎、叶、果实均能发病,茎基部和枝杈处呈水浸状,有暗褐色病斑,甚至变褐腐烂,绕茎一周后皮层缢缩,染病部位以上叶片逐渐枯萎死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根部呈褐色腐烂状,发病迅速,造成田间植株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采取深沟高垄栽培,注意排水;辣椒生育期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吡唑·代森联悬浮剂1 500倍液,间隔7~10天喷雾1次,预防病害发生;发病初期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70%烯酰·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0%唑醚·氟吡菌胺悬浮剂1 5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倍液、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50%氟吗·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杀菌剂,任选2种,配合叶面肥喷雾防治,间隔7~10天1次,连续2次。
5.2 辣椒病毒病
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症状,一般发生在中后期,被害植株新叶皱缩、黄绿相间、畸形,严重的造成落叶、落花、落果。
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从苗期开始,间隔7天喷洒1次3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000 4%羟烯腺嘌呤1 500倍液,连喷2次,提高植株自身抗性;②切断蚜虫、白粉虱、蓟马等传毒媒介,建议使用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30%螺虫·呋虫胺悬浮剂1 500倍液、6%联苯·啶虫脒微乳剂500倍液、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10%烯啶虫胺水剂800倍液或10%吡丙醚乳油1 000倍液等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③最好在发病初期喷洒8%宁南霉素水剂1 000倍液+3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氨基寡糖素水剂800倍液+0.04%芸薹素内酯水剂1 500倍液+螯合态锌肥3 000倍液,间隔4~5天1次,连用3次。
5.3 辣椒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先产生水浸状黄褐色长圆形凹陷斑,斑面有同心轮纹和黑色小粒点,潮湿时有黏稠物,干燥时病斑破裂。叶片染病初生褪绿色水浸状病斑,后变褐色,中间淡灰色,病叶易脱落。
防治方法:可用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45%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或10%丙硫唑悬浮剂1 500倍液等,任选1~2种喷雾防治。
5.4 辣椒疮痂病、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青枯病
4种病害都属于细菌性病害。
辣椒疮痂病:叶片染病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黄绿色至黄褐色斑点,隆起呈疮痂状,叶片脱落;茎上病斑呈不规则形条斑或斑块,纵裂呈疮痂状,果实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
细菌性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不规则形、油渍状黄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变成红褐、深褐或铁锈色不规则形病斑,病健交界明显,病斑边缘不隆起,区别于辣椒疮痂病。常造成叶片大量脱落。
软腐病:主要为害果实,病果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有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稍遇外力即脱落。
青枯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中午阳光强烈时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挤压,可见乳白色菌脓溢出,有臭味。
综合防治方法:叶部和果实病害,用20%嘧菌·噻唑锌悬浮剂800倍液、6%春雷霉素水剂1 500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1 500倍液、50%春雷·喹啉铜悬浮剂1 500倍液、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1 500倍液等杀菌剂,任选2种配合喷雾,隔7天1次,连用2~3次。青枯病,用3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1 500倍液+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1 500倍液灌根,每穴灌药液200 mL,间隔6~7天用药1次,连用2次效果较好。
6 采收
辣椒达到商品果大小或手摸果实硬度较好时即可采收上市,门椒和对椒要早摘,有利于促使植株生长和上部结果,及时摘除老叶、黄叶和内膛弱枝,促进顶端生长,尽量延长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