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构建
——评《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

2021-12-24李璇

社会科学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傩戏美学传统

由王次炤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一书,基于文化学与美学的双重视角,系统性论述了我国传统音乐,通过对士大夫音乐、京剧音乐、闽南音乐与傩戏音乐审美与意识形态关联性的分析,推进了传统音乐的美学哲学研究,利于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学术理论的构建,对音乐文化的深化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文化学与美学视域对传统音乐进行评析,引出了传统音乐思想内核。第二章从士大夫的生存发展哲学看该领域音乐的美学范畴,叙述了先秦时期主流哲学、魏晋玄学风潮影响下的音乐哲学。第三章通过京剧音乐中的“悲情”审美特性说明京剧发展兴盛时期社会现状对其文化塑造与审美意象产生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对南音的乐感进行研究,系统解说了南音的产生发展与独特个性,简要指出了其传承危机。第五章说明了民间傩戏的表演形态、主体与受众等发展基础,深入探析了其文化审美内涵。

中国文化学将事物看做人之外的客观主体,认为其具备独有的意识品质与精神内涵,形成了文化学基础上的艺术美学。基于文化传承,国人对传统意象、意境的理解总能得到其中旨趣。然而,当前我国传统音乐理论缺失,我国音乐学界与演唱、演奏界面临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境,传统音乐中的意蕴、意境等中式文化概念尚未构建,行业人才的专业创作只能尽力向传统音乐之美靠拢,其成果灵魂性与博厚性缺乏。面对此种情形,传统音乐研究者应当着重从文化维度构建美学理论。

研究人员应结合传统音乐的艺术之美与实用性进行美学构建。自远古时代的祭祀音乐到近代潮流音乐,不仅具备强烈的审美特性,也体现了音乐的实用功能。无论是人生节点的情感表达,还是艺术作品中的氛围烘托,音乐都发挥着现实的促进作用。传统音乐生存发展期为我国礼乐制度的高度发达期,我国基于礼乐制度构建起完整的音乐与文化体系,其实用性与社会性不言而喻。因而,传统音乐文化的构建过程应当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传统音乐美学构建应切实彰显人文特性与辩证统一性。文化学视角下传统音乐的情感表达与人文关怀已成为其本质特性,音乐出于人们情感的表达,音乐的演奏催生人类的情感体验,唯有引起听众共鸣的音乐才能备受认可与传承,音乐的美学构建应当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同时,传统音乐的审美与实用功能、不同层级与统一体系、时代引发的形式变化与精神内核的一致贯彻都应成为其辩证统一的美学内容。

书名:《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

作者:王次炤编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文化学、美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通过若干重要美学范畴对文人士大夫的音乐观念、实践活动与中国哲学美学的关系研究;通过美学思想、形态唱段对于京剧音乐“悲情性”的审美特征研究;通过“乐感”的培养和表达,对福建南音的社会、文化根源和传承的美学研究;通过对农村社会关系中傩戏音乐形态、表演与生存状况及其社会成因的分析,进行傩戏音乐的美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有力推动传统音乐和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领域的发展,对丰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猜你喜欢

傩戏美学传统
盘中的意式美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外婆的美学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江西傩戏符号构建研究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德江傩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