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胶相关产品标准现状分析

2021-12-24唐思琪来林涵吴羽嘉谭容佩李仝莹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蜂胶黄酮液相

唐思琪,来林涵,吴羽嘉,谭容佩,李仝莹,张 勇

1.江苏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镇江 212013) 2.江苏蜂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泰州 225300)

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分泌的树脂并混入自身上腭腺分泌形成的蜂产品,大量的研究表明蜂胶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包括酯类,脂肪烃,脂肪酸,高级醇,醚类,生物碱,有机酸,酚酸,黄酮等几十类数百种成分。因为蜂胶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麻醉,抗菌,促进伤口愈合,降血糖等多种功效,近几十年来蜂胶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国是蜂胶生产和使用大国,全世界蜂胶年产量约800 t,其中300多t在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蜂胶为原料的食品、化妆品、健康产品因为其功效明显,类型多样,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结果我国目前有蜂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批文570件,约占我国保健食品批文总数的3.4%,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市场现有品种包括口服液,片剂,胶囊,颗粒剂,牙膏,药皂、面膜、药膏等几十种。

大坝轴线位于托海电站水库回水末端上游河湾处,导流、泄洪和发电引水系统均布置在右岸,从左往右依次为表孔溢洪洞、深孔泄洪洞、发电引水洞、导流洞。发电洞进口及深孔泄洪洞进口联合布置,表孔溢洪洞进口单独布置。导流洞从发电洞底部穿过,与深孔泄洪洞采用“龙抬头”的形式结合布置,后期导流洞将被封堵废弃。厂房布置在下游右岸。

但是,和蜂胶市场的如火如荼相比,蜂胶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发展相对滞后。曾经一度,年产量只有300 t的蜂胶却销售出1 000多t。其中有一部分树脂冒充蜂胶,尽管主要成分比较接近,但因为缺少蜂胶独有的特殊成分,质量和功效远不如真的蜂胶。同时,作为一种混合物,因为胶源植物、蜂种,季节,区域等原因,蜂胶的组成分成份差异较大。这也给蜂胶质量标准的建立带来的较大的困难。

1 现行蜂胶标准的探讨

为了规范市场,支持企业发展,以及适应出口的需要,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农业部,工信部,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以及各蜂胶主产区陆续出台了20余项蜂胶的标准(如表1所示),同时也列出了目前国际上的蜂胶标准(如表2所示)。对这些标准的情况做简要分析如下,为进一步制定相关标准提供一些参考。

1.1 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共存

目前有关蜂胶原料的标准包括GB/T 24283—2018[1], NY/T 629—2018[2], SB/T 10096—1992[3], 还有涉及地理标志产品的GB/T 19330 ,DB41/T 989—2014, 这些标准中基本上都规定了蜂胶的感官指标检测,包括色泽,状态,气味,滋味等,理化指标包括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乙醇提取物含量,氧化时间,有的标准中还涉及到碘值,短叶松素,高良姜素等黄酮的具体含量。真伪鉴别方面GB/T 34782—2017[4]由GH/T 1081—2012升级而来,但目前二者同为现行有效标准,GH/T 1087—2013[5]则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法进行真伪鉴别。蜂胶生产技术规范方面有,和DB11/T 484—2007。GB/T19427—2003,GH/T 1312—2020[6],GH/T 1280—2019,GH/T 1114—2015,NY/T 2821—201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胶中的咖啡酸苯乙酯,阿替匹林c,高良姜素等成分的含量。而国外的标准相对来说比较集中,蜂胶生产大国巴西仅有一项标准。

1.2 标准覆盖面的问题

GB/T19427—2003,GH/T 1312—2020,GH/T 1280—2019,GH/T 1114—2015,NY/T 2821—2015都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胶中的高良姜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各标准间互有交叠,但都没有全面覆盖蜂胶主要活性成分。

早期,在蜂胶产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因为缺乏标准,导致蜂胶生产和加工无标准可以,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及产品外销。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部较早的推出了蜂胶的标准,随后农业部,中华供销合作总社陆续出台了蜂胶标准,后来蜂胶有了,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在不同时期为推动蜂胶产业的发展,规范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分散的标准让企业在选择使用时无所适从,如果产品在不同市场范围使用时可能还要选择不同的标准,尽管这些标准内容大同小异,但每一个标准企业都要去熟悉,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市场监管部门也会存在同样的疑惑,对市场上的每一种蜂胶产品,到底适用那个标准进行监管。如果能够对现有标准进行有效整合,在国家标准中覆盖现有其他部委、团体、地方标准,这样的话就会大大减轻企业负担,也更有利于市场规范管理。

GH/T 1137—2017,GH/T 1137—2018分别规定了蜂胶生产技术规范和蜂胶提取物生产技术规范,DB11/T 484—2007规定了蜂胶生产技术规范。但是在GB/T 24283—2018, NY/T 629—2018, SB/T 10096—1992中更多的是对蜂胶的品质要求,对于蜂胶及其提取物的生产过程涉及较少。所有标准中目前都不涉及蜂胶超临界提取物的相关规范。

1.3 标准方法的可操作性

窦性心动过速是暴发性心肌炎的显著特征,也可出现其它心律失常;因患者心功能不全及全身毒性反应,会引起血管活性异常,导致低血压或血压测不出[4]。为及早发现及处理血流动力学障碍,须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或PICCO监测[5]。本病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需24小时监测,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处理。

总黄酮检测方法现在是铝盐比色法(GB/T 20574—2006)和聚酰胺层析法(GB/T 24283—2018)并存,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互相之间缺乏可比性。

有些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于小的蜂场而言设备投入和方法操作需要的技术人员都很难实现。

2 建议

2.1 整合现有标准,形成新的国家标准

完善市县配套政策,将兜底保障所需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为兜底保障工程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加强县乡救助队伍建设,鼓励发展壮大社会救助志愿者服务队伍,帮助困难群众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建立各级各部门数据互通、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合力保障兜底的工作机制。建立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事。将所有社会保障救助政策项目梳理汇编成册,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依法依规理性寻求救助帮扶。

黄酮含量检测方法建议统一成一个标准,各设成方法一、方法二等多个方法,供企业选择,也有利于产品之间质量比较。

若某一对象和与它在空间上相邻并在一段连续时间内出现的邻居有着显著的差异,则该对象称为时空异常对象.时空异常检测旨在从时空数据中找出严重偏离正常模式的对象[9].Das等利用基于距离和邻居的异常探测方法从全球气候系统中检测出时空异常模式,这个模式已成功应用于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10].将此模型用于本系统中有两方面的用处,首先在云计算中分析人员的生理状况(如人员健康状况、女性生理期等),再而则可以分析建筑物内人员的异常流动,由此提前预估建筑物内的局部负荷.

2.2 开发一些便于操作成本较低的质量标准评价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目前有机化合物检测较好的方法,对于蜂胶中黄酮类,多酚的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多种成分等优势,但其昂贵的价格使得一半蜂农不可能去采购。因此实际使用中只有大型企业能够使用,不利于蜂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果能够基于液相色谱法开发蜂胶专用的国产化检测套件,将大幅降低设备采购及使用费用,满足规模较小蜂胶生产企业的需求。

在开发液相色谱方法时应该注意方法的覆盖面,尽可能多的覆盖到蜂胶主要活性成分,减少企业应用方面的负担。

2.3 蜂胶控制指标的选择

目前蜂胶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包括总黄酮,酚类,氧化时间,碘值,咖啡酸苯乙酯,阿替匹林c,短叶松素,高良姜素,槲皮素等黄酮,咖啡酸,绿原酸等酚类成分等。但是作为混合物的蜂胶因为胶源植物、蜂种、季节等原因蜂胶的主要成分会有较大变化,简单的规定这些成分的含量可能会限制部分产品的发展,国家标准GB/T 24283—2018中规定酒神菊蜂胶的指标的做法是个比较好的做法,建议可以分别规定多种区域性蜂胶的细化标准,采用统一检测方法,但是承认不同来源产品的个体差异。

2.4 在国际标准中站稳地位

目前ISO/NP 24381蜂胶国际标准正在紧张制定中,中国专家主导此项标准的制定,充分说明了中国在蜂胶研究和生产方面的实力。中国在蜂胶产业方面多年的经验将为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此项标准制定完成后中国蜂胶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基本确定。因此,标准制定过程更要充分考虑标准的覆盖面,可操作性和代表性,为全球蜂胶产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蜂胶黄酮液相
综述蜂胶的生物学功用和利用形式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牙膏中禁用漂白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0-2021)
枇杷糖中总黄酮检测前处理条件的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不同桑品种黄酮含量测定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藤三七茎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优化
2019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