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鱼养殖中病害的防治研究

2021-12-24杨丽爱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8期
关键词:鱼池鱼体鱼苗

杨丽爱

(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来宾 546119)

草鱼是淡水鱼的一种,以水草、藻类、幼鱼等为食,味美可口,可制作成多种风味各异的菜肴,如酸菜鱼、糖醋鱼、水煮鱼、菊花鱼、炸鱼块、剁椒鱼头、清蒸草鱼、烤鱼等,还可制作成腊鱼及鱼糕鱼丸等,且价格经济实惠,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草鱼养殖规模也顺应市场需求而不断扩大,然而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如若不重视病害防治,一旦发生草鱼病害,对于养殖户尤其是大规模养殖户及养殖企业而言,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血本无归的惨痛后果,既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又阻碍了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养殖户对于养殖技术的创新极为重视,养殖水平也得到了持续提升,但对于草鱼病害的防治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只有牢固掌握草鱼病害防治方法及防治技术,才能保证草鱼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高产高收的目标。以下针对几种常见的草鱼疾病类型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草鱼养殖水平的病害防治技术。

1.几种常见的草鱼疾病类型及防治方法

1.1 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是由一种病原体为水生呼肠孤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和致死性均高。3.5cm至15cm鱼种均可感染该病。草鱼感染该病后,内脏器官遭受病毒侵袭损伤,最终导致其脏器发生病变。健康草鱼感染该病后,从感染到发病到死亡仅需4至15天,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趋期、发展期。潜伏期,草鱼外观无任何不良症状显示,摄食及活动均正常;进入前趋期后,鱼体发黑发暗,不再摄食并离群独游;进入发展期,鱼体出现充血出血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浓度及水温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病毒浓度低、水温低则潜伏期长,反之则长。

防治方法:以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注射草鱼,或以0-50mg/L聚维酮碘(含浓度1%的有效碘)浸泡或沐 浴草鱼。 发病季节可以表面活性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鱼塘鱼池进行全面泼洒,以起到消毒鱼池的作用,也可全池施放1至2.5mg黄芩抗病毒中草药/L水体。草鱼出血病以发病初期即进行治疗为宜,此阶段用药具一定效果,日常应以预防为主,做好水源消毒及水质管理工作,并坚持“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投饲原则,为草鱼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1.2 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一种病原体为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常在水温超过15℃时开始发生,水温15~30℃范围内均可发生,水温越高越易发病,以每年7至9月为暴发流行期。由于柱状屈挠杆菌有着广泛的宿主范围,因此除草鱼外,青鱼、鲫鱼、鲤鱼、鲢鱼及其他野杂鱼类均可感染该病,传染性和蔓延性极强。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甚,游动缓慢、远离鱼群,食欲大减,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鳃片有白色、泥灰色斑点,黏液增多,常黏附于淤泥。该病为淡水鱼养殖中流行广泛的一种疾病。

防治方法:可以生石灰喷洒于鱼池中,按25mg生石灰/L水体的浓度喷洒,同是做好鱼苗的消毒工作,可将草鱼苗浸泡于浓度为2%至3%的生理盐水中5至10分钟,也可浸泡于10至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中15至30分。此外,高温季节对水质进行改良,可定期使用增氧底保净,为草鱼营造有利健康生长的水质条件。

1.3 细菌性肠炎病

草鱼细菌性肠炎病是由一种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病,健康鱼肠道内也存在该菌种,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健康鱼体内该菌种无优势,不会引起发病。当水质恶化、饲料变质造成鱼抵抗力下降时,便可导致草鱼肠道内的菌群失衡而暴发该病,且全年均可发生,4至9月为暴发流行期。草鱼感染后,鱼体呈黑色,游动缓慢,食欲下降或不摄食,有黄色粘液自肛门排出。

防治方法:由于该病的发生,与水质变化及投喂变质饲料有关,因此饲料应选用优质新鲜的饵料,定量保质投喂,不可让鱼过量摄食,未食用完的饵类应及时捞出,以防草鱼食用变质饵料。同时,饵料中增添杜仲叶提取物,具抗菌抗病毒之功效。该病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日常应定期添加新水,全池可泼洒石灰,使水体呈弱碱性并加以维持。若草鱼已经发病,可在鱼池泼洒漂白粉及土霉素药饵来治疗。

1.4 白点病

白点病也称小瓜子虫病,是由大量多子小瓜虫寄生所引起的一种鱼病。草鱼鳃盖及鱼体表面出现白点状的小囊泡,情况严重时整个鱼体表面仿佛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由于粘液增多而湿滑,鱼体消瘦,浮于水面,游动迟缓。 防治方法:可以生石灰对鱼池进行彻底消毒,以使病原体减少,同时泼洒杀虫药物于全池,如浓度为40%的粉剂型鱼虫清、敌百虫,浓度为90%的晶体型敌百虫等,按不同药物使用说明使用2至3天。

1.5 锚头鳋病

锚头鳋病是锚头鳋寄生于草鱼所引起的一种鱼病,多寄生于草鱼鳞下,肉眼可见,头部插入鱼体鳞下、肌肉,身体裸露于鱼体表面,仿佛插入小针,因此又称针虫病。虫体寄生四周,病鱼组织红肿溃烂,鳞片遭虫体分泌物溶解,腐烂消失形成缺口。造成病鱼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游动缓慢、鱼体瘦弱。该病多暴发流行于春末及夏季,感染率较高,可致草鱼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以生石灰进行全池彻底消毒清塘,以杀灭锚头鳋幼虫及其虫卵。鱼苗放养前,以浓度为10至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苗1至2小时。病鱼治疗可以浓度为0.3至0.5mg/L的90%晶体敌百虫进行全池泼洒,半月内连续用药2次。

2.草鱼病害防治技术探讨

2.1 定期消毒鱼池

鱼池鱼塘定期消毒是预防草鱼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草鱼放养前,事先应清洗鱼池并消毒,确保鱼池干净消毒到位,可选择晴朗天气暴晒鱼池达到杀菌目的。鱼苗同样要进行消毒后再投入鱼池放养,并对鱼苗进行筛选,健康鱼苗方可投入鱼池,以免病鱼苗感染健康鱼苗。其次,鱼池水体定期更换,以确保水中含氧量能满足草鱼健康生长需要,从而提高鱼群食欲增强其抗病能力。最后,鱼池应定期消毒,以质量优良的光合菌消毒鱼池,以免鱼群代谢产生较多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质,由于水质的恶化而致鱼群感染鱼病,造成经济损失。

2.2 加强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关系到鱼群能否健康生长甚至存活,虽然鱼离不开水,有水鱼就能生存,但若水中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氮等含量过高,即便这些有害物质浓度整体不高,也会对草鱼生存构成不利影响;若水体营养过于充足,则为病菌、病早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草鱼健康生长构成威胁。同时,鱼池中草鱼放养数量比例应科学合理,过量放养会导致养殖密度过高草鱼缺乏一定的生存空间,造成缺氧而引起草鱼的大量死亡。因此,平常需要加强水质管理,生活废水禁止排水鱼池鱼塘,水中残余饲料应及时捞出。除定期采用小排小进方式更换水体且增水量控制在10cm/次外,还应配备增氧设备。炎热夏季,可打开曝气机,以增加水中氧含量,只有当水中氧含量越高时,才会减少有害物质含量,才能为草鱼生长提供充足氧气。此外,平时应注意监测和控制水的PH值,这是因为水的酸碱度对草鱼生长存在影响,当水质偏酸性时,水中的酶可致生物活性丧失,水体环境遭受破坏,不仅易腐蚀草鱼表皮,还会使草鱼增加感染风险。总之,鱼池中水体含氧量充足且营养成分均衡才能保证草鱼的质量和产量。

2.3 鱼苗消毒及免疫接种

鱼苗投入鱼池放养前,除用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进行体表病菌的杀灭等初步消毒外,还应对鱼苗进行相应病害疫苗的免疫接种。经过消毒杀菌后的鱼苗在注射三联疫苗后先放置于养殖箱中观察,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确定其良好吸收接种疫苗后再投入鱼池放养,从而保证鱼群整体的健康。

综上所述,草鱼病虫害的发生与水质、鱼体、病原体有极大关系,只有掌握草鱼病害防治技术,才能针对不同病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进行预防的控制,确保草鱼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鱼池鱼体鱼苗
设计鱼池图
设计鱼池图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鱼池这样挖 养鱼能高产
鳄鱼池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谨防购买鱼苗计数中的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