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蜂记(18)
——参加年会
2021-12-24程永春
程永春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天太供销社,吉林 龙潭 132021)
(续上期)
接上自来水以后,冬天就不用拉爬犁到山上取水了。其实,这反而减少了我的乐趣。我喜欢听打水时脚踩积雪发出的清脆响亮的嘎巴声和林间大树被严寒冻裂产生的巨大咔吧声,喜欢看泉眼上升腾的白色雾霭和周围的雾凇,喜欢体验寒冬里泼水成冰的感觉。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欣赏自然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当然,免去取水也就增加了我读书的时间。那天上午我正在看书,电话铃声响起,师傅来电话邀请我参加吉林市龙潭区养蜂协会的年会,我欣然答应赴会。
2002 年12 月30 日,我如约按时到达了会场。场内人员众多、座无虚席,主席台上坐着组织者和专家,后上方悬挂着“龙潭区养蜂协会2002 年年会”的横幅。
9:00 会议正式开始,会长杨革主持会议。他致开幕词并介绍参会的嘉宾,台上的嘉宾分别起身向台下参会者鞠躬致意,台下鼓掌欢迎。接着请吉林市龙潭区畜牧兽医工作总站站长邵国峰讲话。
邵站长简要介绍了吉林市养蜂业的概况,包括从业人数、蜂群饲养总量、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并传达了龙潭区政府对本次年会的祝贺与支持及对所有养蜂从业者的诚挚问候,希望在养蜂协会的引领带动下,在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吉林市的养蜂产业做大做强,创造新辉煌。邵站长说,吉林市有得天独厚的养蜂条件,悠久的养蜂历史,传统和深厚的蜜蜂文化底蕴。在城市养几箱蜜蜂成为许多退休人员的晚年爱好,在农村放几个木桶收养山蜂的景象更是比比皆是。邵站长鼓励参会的一线养蜂朋友放开手脚,扩大饲养规模,广泛吸纳养蜂爱好者,壮大养蜂队伍。团结在养蜂协会周围,依托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的科技支撑,再接再厉,勇创佳绩。
接着,邀请吉林省养蜂研究所所长葛凤晨讲话。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葛所长看上去60 多岁,瘦高个,面色白皙,戴一副眼镜,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谦逊儒雅,颇有学者风度。
葛所长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国外的养蜂新动态,利用投影仪播放国外养蜂业的小短片,短片中还有葛所长到国外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的一些内容。视频中,养蜂人身穿白色的防护服,遮得严严实实,打开白色双继箱的蜂箱,使用吹风机驱赶蜜蜂到底部的巢箱,提出继箱内一张张全封盖的蜜脾放到转运箱中,再用密闭的厢式卡车运到取蜜车间。电动割蜜机割除蜡盖,蜜脾框梁朝上立着放入一台分蜜机的卡槽中,透过透明的密封罩可以看到蜜脾的状况,一次能摇近百张蜜脾。机器开始像滚筒洗衣机那样由慢到快地旋转起来,分离出的蜂蜜模糊了密封罩,经过一阵快速旋转之后,摇蜜机停了下来,蜜脾上已经滴蜜无存、干干净净。在另一边,含有蜂蜜的蜡盖也挤压干净,只剩蜡渣留在那里。出蜜口那边,过滤后的蜂蜜缓缓地流入容器中。短片还介绍了蜂群转场的实况,画面中每4 个蜂箱摆放在底座上,用叉车搬到卡车身边,然后由车载吊车将蜂箱吊装到卡车上。葛所长结合着画面向大家讲解说明,稍后,又详细回答了大家用纸条递过去的提问。养蜂研究所的另外2 位专家分别讲授蜂种培育和疾病防治。台上专家讲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台下参会者听得如痴如醉,看得聚精会神,记得翔实无遗。
听了讲课,看完短片,真正体会到咱们与国外养蜂业的差距——高度的机械化降低了养蜂者的劳动强度,为大规模养蜂创造了条件;生产天然封盖蜜保证了蜂蜜的优良品质,减少了因频繁开箱摇蜜对蜂群的人为干扰,增加了产蜜量。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相比自己落后的生产方式,思想受到强烈冲击。时不我待,重任在肩,心里不由地燃起一股奋起直追的熊熊火焰……。
年会上,我见到了分别多年的蜂友单福友和杨德全。单福友中等个头,长脸,神情骨俊。他和师傅过去同住在蛟河市天南乡的一个小渔村,后来相继迁至吉林市郊区。单福友是养蜂协会的理事,协会的创立,他做了大量工作,也是本次年会的组织者之一。单师傅夫妻二人饲养100 群蜂,5 月中旬就加继箱生产蜂王浆,每天采浆时,购买者坐在旁边等候,采浆结束立刻拿走。杨德全师傅个子偏矮,黑脸庞,目光炯炯,透着睿智。杨师傅把蜂场设在著名的松花湖风景区一所大型疗养院的后山,这里依山傍水,苍松翠柏,鹤鸣莺歌,清幽雅致。夏季前来疗养的人员一批接着一批,到杨师傅蜂场购买蜂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乐事。看蜜蜂在花蕊间飞舞,观养蜂人采浆摇蜜,捎带再买点蜂蜜回去。杨师傅这种销售模式让同行羡慕不已。
今天好友重逢欣喜高兴,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语。回忆过去,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展望未来,前程勃勃于胸,豪情无限。
晚上,远道而来的蜂友聚在旅店里交流甚欢。有来自蛟河、磐石、舒兰、永吉、桦甸周边县市的蜂友50 多人,他们穿梭于各个客房之间相互认识攀谈,有的递着名片,有的记着电话号码,有的绘着交通地图。有与我同龄的养蜂新秀,有年富力强的中流砥柱,有古稀耄耋的养蜂前辈。当得知我在蜜源丰富的桦甸五道沟养蜂时,纷纷与我搭讪想去放蜂,我满口应承。当然,结交最为深厚的还是同住一个房间,来自蛟河的宣文、永吉县的胡德瑞和磐石的商殿军。他们3 人在后来的养蜂生涯中与我有着深厚的交往经历,对我帮助很大。
第2 天上午的会议是蜂友互动交流,邀请养蜂能人到主席台讲述各自的成功经验。师傅郭仁学就是其中一位。他的“郭氏蜜蜂园”在吉林市开了5 家连锁店。师傅在台上的讲话谦虚低调,他说:“大家好!我其实就是坚持做一件事,即以优质的产品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来赢得顾客的青睐,通过顾客的口碑相传和日积月累的从业时间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顾客群。取得顾客信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在营销服务上确保每一个顾客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而失去顾客只需一次怠慢或服务不周就足够了;我在开展蜂疗的过程中也扩大了社交范围,增加了影响力,在给患者服用蜂产品时,宣传蜂产品知识,介绍蜂疗的独特疗效,从而使更多的人熟悉了解蜂产品养生保健的神奇功效,这也为蜂产品销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上就算是我的经验总结吧,谢谢大家!”师傅讲完后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后续还有多位蜂友上台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
会长杨革听师傅说我常在《蜜蜂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在会议期间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诗,来表达对年会的赞美感激之情,便邀请我在会议结束前,上台朗诵这首诗。
当时,受会场轻松欢快的气氛感染,我从容地登上主席台,手持话筒开始朗诵:参加年会———恰逢岁末年终日,数九寒天最冷时。松花江上腾云起,雾凇景观天下奇。蜂友齐聚卧龙潭,疾风暴雪只等闲。信念在胸情高涨,共创养蜂新气象。会场庄重又活跃,专家学者来讲课。科技引领蜂业兴,理论实践在其中。互动交流把嗑唠,取长补短很重要。见贤思齐找差距,力争早日赶上去。今朝立下凌云志,蜜蜂国里建功绩。激流勇进争第一,下次年会选高低。朗诵完后,获得热烈的掌声,我向台下深深鞠躬致谢,便缓步走下台。
这次年会聆听了专家的讲课,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结交了许多蜂友,深刻体会到政府对养蜂业的重视支持及龙潭区养蜂协会的组织引领作用。协会把过去单打独斗的个体养蜂户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增强了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将养蜂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